首页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
JC/T 741-1988(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C/T 741-1988(1996)

中文名称: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

标准类别: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英文名称:Non-shrinking and rapid hardening portland cement

标准状态:已作废

作废日期:2008-01-23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硅酸盐 水泥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10水泥、石膏、石灰、砂浆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1水泥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该品种水泥已没有生产厂家,被市场淘汰。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标准价格:15.0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
全文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1000积分
委员会
产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气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徐伟曹阳徐宏庆寿炜炜黄维陈焰华裴清清姚国琦许永峰余凯山村新治郎防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郎四维
大农马友才何广钊
童杏生徐秋生翟松林
邵宗义
1总则
石文星
吴哲兴
成建宏
夏卓平
1.0.1为规范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以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机组为主要冷热源的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o.1多联机空调系统multi-connectedsplitairconditioningsystem一台(组)空气(水)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2.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theminimumallowablevaluesofIPLv(C)免费标准vv99.net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规定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制冷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C)]的最小允许值。
2.o.3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air-to-airenergyrecoveryequipment对空调区域通风换气的同时,对排风实现能量回收的设备组合。2.0.4等效长度equivalencelength冷媒配管的管道长度与弯头、分歧等配件的当量长度之和。3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根据建筑的规模、类型、负荷特点、参数要求及其所在的气候区等,经技术、经济、安全比较确认合理时,可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3.1.2下列地区或场所,不宜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1当采用空气源多联机空调系统供热时,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2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等场所:3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等场所。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二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时的总供热量(W)/总输入功率(w)
3.1.3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各设备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4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建筑宜设有机通风系统;当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时,宜设置热回收装置。
3.1.5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应设置分户计量装置,公共建筑宜分楼层或分用户设置计量装置。
3.1.6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表、空调系统图、平面图及详图等内容;2设计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的要求。3.2室内外设计参数
3.2.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要求。
3.2.2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
人员活动范围内风速(m/s)
相对湿度(%)
注:1人员活动范围内风速指通过设计可加以控制的空气流动速度:2表中冬季相对湿度的限定仅适用于有加湿要求的房间。3.2.3室内空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对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控制等的有关规定。
3.2.4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的公共建筑的主要房间,其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公共建筑主要房间的设计新风量建筑类型与房问名称
餐厅、宴会厅、
旅游旅馆
多功能厅
大堂、四季厅
商业、服务
5星级
4星级
3基级
5星级
4星级
2星级
4~5星级
4~5星级
2~3星级
美容、理发、康乐设葩
~三级
设计新风量[m*/(h·p)]
文化娱乐
续表3.2.4
建筑类型与房间名称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
游艺厅、舞厅(包括卡拉OK歌厅)酒吧、茶座、咖啡厅
体育馆
商场(店)、书店
饭馆(餐厅)
3.3负荷计算
设计新风量[m\/(h·p)]
3.3.1空调负荷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3.3.2间歇空调的房间,负荷计算时应考虑建筑物蓄热特性所形成的负荷;不同时使用的房间,负荷计算时应考虑邻室空调不运行时所形成的围护结构传热负荷。3.4系统设计
3.4.1应根据建筑的负荷特点、所在的气候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选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类型。
3.4.2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系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使用房间的朝向、使用时间和频率、室内设计条件等,合理划分系统分区;
2室外机组允许连接的室内机数量不应超过产品技术要求:3室内、外机组之间以及室内机组之间的最大管长与最大高差,均不应超过产品技术要求:
4通过产品技术资料核算,系统冷媒管等效长度应满足对应制冷工况下满负荷的性能系数不低于2.80,当产品技术资料无法满足核算要求时,系统冷媒管等效长度不宜超过70m。
3.4.3负荷特性相差较大的房间或区域,宜分别设置多联机空调系统;需同时分别供冷与供热的房间或区域,宜设置热回收型多联机空调系统。3.4.4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容量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室内冷热负荷,初步确定满足要求的室内机形式和额定制冷(热)量:2根据同一系统室内机额定制冷(热)量总和,选择相应的室外机及其额定制冷(热)量:
3按照设计工况,对室外机的制冷(热)能力进行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机负荷比、冷媒管长和高差、融霜等修正:4利用室外机的修正结果,对室内机实际制冷(热)能力进行校核计算:5根据校核结果确认室外机容量。3.4.5室外机布置宜美观、整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且应避免其噪声、气流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应远离高温或含腐蚀性、油雾等有害气体的排风:3侧排风的室外机排风不应与当地空调使用季节的主导风向相对,必要时可增加挡风板。
3.4.6室外机变频设奋应与其他调频设备保持合理的距离,不得互相干扰,3.4.7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机的布置、室内气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房间特点、内部装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确定室内空气分布方式,并应防止送回风(排风)短路。
2当室内机形式采用风管式时,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宜采用侧送下回或上送上回,送风气流宜贴附:当有吊顶可利用时,可采用散流器上送;房间确定送风方式和送风口时,应注意冬夏季温度梯度的影响。3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不宜少于5次/h。4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送风风量、送风射程、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5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当采用侧送风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6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要求。
3.4.8当管道必需穿越防火墙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3.4.9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的划分宜与多联机系统相对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对消防的有关规定:
2当设置能量回收装置时,其新、回风入口处应设过滤器,且严寒或寒冷地区的新风入口、排风出口处应设密闭性好的风阀。3.4.10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媒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合理选用线式、集中式等冷媒管道布置方式,并应进行冷媒管道布置优化:2冷媒管道的最大长度及设备间的最大高差等,不应超过产品技术要求:3冷媒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道配件等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用,且其主要配件应由生产厂配套供应。
3.4.11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应有组织地排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3.4.12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3.5绝热
3.5.1下列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均应采取绝热措施:1可能导致冷热量损失的部位:
2有防止外壁、外表面产生冷凝水要求的部位。3.5.2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冷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2管道和支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均应采取防止“冷桥”、“热桥”的措施。
3当采用非闭孔材料保冷时,外表面应设隔汽层和保护层:保温时,外表面应设保护层。
4室外管道的保温层外应设硬质保护层。3.5.3设备和管道绝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和《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要求确定,并应优先采用导热系数小、湿阻因子大、吸水率低、密度小、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材料;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3.5.4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保温层厚度,应接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和《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要求确定,凝结水管应防止表面凝露。
3.5.5电加热器前后0.8m范围内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3.6消声与隔振
3.6.1多联机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和振动级,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6.2住宅、学校、医院和旅馆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规定。3.6.3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不宜靠近对声环境、振动要求较高的房间。当其噪声及振动不能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时,应采取降噪及减振措施3.6.4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机及配件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设备或采取隔声隔振等措施3.6.5多联机空调系统其他设备的振动,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取其他隔振措施。3.6.6当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机为风管式空气处理末端时,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3.6.6选用。
表3.6.6风管的风速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
35~50
风管风速(m/s)
3.6.7消声设备及隔振装置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3.7监测和控制
3.7.1根据建筑所属类型,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7.2多联机空调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与监测系统,并应根据产品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设计。
3.7.3当建筑物内设有消防控制室时,集中新、排风风道上的防火阀宜选用带有电信号输出装置的防火阀。
3.7.4集中新风与排风系统宜具有新风空气过滤器进出口静压差超限报警和新风机与排风机启停状态监控功能。
3.7.5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置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连接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4设备与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中采用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以及新风处理设备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1.2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与材料应经进场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4.2材料要求
4.2.1多联机空调系统管道、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以及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管材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得有分层、砂眼、粗划痕、绿锈等缺陷:2管材截面圆度和同心度应良好:3管材应经过脱油脂处理;
4管材应保持干燥、密封。
4.2.2冷凝排水配管材料宜采用排水塑料管或热镀锌钢管,管道应采取防凝露措施。4.2.3空调系统的风管材料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的有关要求4.2.4所有保温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书或国家认定资质的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且其种类、规格、性能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4.2.5设备和管道的保冷、保温材料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的有关要求。5施工与安装
5.1一般规定
5.1.1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安装应与建筑、结构、电气、给水排水、装饰等专业相互协调,合理布置。
5.1、2多联机空调系统中室内机、室外机、管道、管件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备外表面应无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5.1.3空调用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不得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5.2室内机安装
5.2.1安装机组时,应留有足够的检修保养空间,同时应满足整体美观要求5.2.2吊装的室内机吊环下侧应采用双螺母进行固定5..2.3现场安装的室内机应进行防尘保护。5.2.4风管式室内机与管道之间宜采用软连接。5.3室外机安装
5.3.1室外机安装时,应确保室外机的四周按照要求留有足够的进排风和维护空间,进排风应通畅,必要时室外机应安装风帽及气流导向格栅。5.3.2室外机应安装在水平和经过设计有足够强度的基础和减振部件上,且必须与基础进行固定。
5.3.3室外机安装时,基础周围应做排水沟。5.3.4当室外机安装在屋顶上时,应检查屋顶的强度并应采取防水措施5.4制冷剂管道的施工
5.4.1制冷剂配管的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1铜管切割必须使用专用割刀;
2切割后的铜管开口应使用毛边绞刀去除多余的毛边,应用锉刀磨平开口并把黏附在铜管内壁的切屑全部清除干净。5.4.2铜管喇叭口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使用专用夹具,末端露出夹具表面的尺寸应符合夹具安装要求:2扩好的喇叭口连接前,内外侧表面均应涂抹与设备相同的冷冻机油;3喇叭口与设备的螺栓连接应采用两把扳手进行螺母的紧固作业,其中一把手为力矩扳手,且力矩应符合表5.4.2的要求。表5.4.2喇叭口紧力矩
配管尺寸Do(mm)
紧力矩(kN·cm)
1.42~17.2
3.27~3.99
5.4.3铜管弯曲应使用弯管器。
5.4.4切割后的铜管开口应使用专用工具胀管。4.95~6.03
6.18~7.54
9.27~11.86
5.4.5钎焊人员应持有焊工操作证。铜管束接的最小插入尺寸和与铜管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表54:5的要求,焊接应采用充氮焊接,焊接的部位应清洁、脱脂。表5.4.5铜管束接的最小插入尺寸和与铜管之间的距离(mm)铜管外径X
8≤X<12
12≤X<16
16≤X<25
25≤X35
35≤X45
最小插入深度
5.4.6严禁在管道内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焊接。5.4.7制冷剂配管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间隙尺寸
0.05~0.21
0.05~0.27
0.05~0.35
1应对水平安装的制冷剂配管进行支吊,横管的支吊间距应符合表5.4.7的要求。
表5.4.7横管的支吊间距要求
铜管外径(mm)
支吊间距(m)
12.7以上
2应对垂直安装的制冷剂配管进行卡固:当对立管进行卡固时,应把液管和气管分开进行固定,卡箍距离宜为(1~2)m。3当液管和气管共同吊装,应以液管的尺寸为准;铜管系统和水管系统应分开吊装。
5.4.8当管道穿越墙或楼板时,应使用套管,套管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4.9多联机空调系统制冷剂管道的吹扫排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压力为(0.5~0.6)MPa(表压)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按系统顺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