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石油储罐液压安全阀
SY/T 0525.1-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0525.1-1993

中文名称:石油储罐液压安全阀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1-06

实施日期:1994-06-01

作废日期:2011-05-01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石油 储罐 液压 安全阀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石油及相关技术>>75.200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储运设备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E98油、气集输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SY/T 0511.2-2010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SN/T2360.25-2009
全文语读造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25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SN/T 2360. 25-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开本880×12301/16印张4字数112千字2010年1月第一版2010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20136
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SN/T2360.25—2009
SN/T2360以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200G年后增补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为对象,根据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FAO/WHO的JECFA、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结合我国及国际上其他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制定。SN/T2360《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酸度调节剂;
第3部分:抗结剂;
第4部分:消泡剂;
第5部分,抗氧化剂;
第6部分:漂白剂;
第7部分:膨松剂;
第8部分: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第9部分:若色剂;
第10部分:扩色剂;
第11部分:乳化剂;
第12部分:酶制剂;
第13部分:增味剂:
第14部分:面粉处理剂;
第15部分:被膜剂;
-第16部分:水分保持剂;
第17部分:营养强化剂;
第18部分:防腐剂;
第19部分:稳定和凝固剂;
第20部分:甜味剂;
第21部分:增稠剂;
第22部分:香料香精;
第23部分:复合食品添加剂;
第24部分:特定用途食品添加剂;第25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本部分是SN/T2360的第25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伟、贾彤、朱梦棚、秦永明、邹志飞、陈文锐。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范围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25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SN/T2360.25—2009
SN/T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监督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36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535—1995
GB1886—1992
GB1887—1998
GB 18971995
GB1898—2007
GB3149-2004
硫酸铵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GB/T3634.1—2006
GB4853—2008
GB5175—2008
食品级白油
食品添加剂
GB/T6009—2003
GR 71891994
GB102871988
GB10343—2002
GB10621—2006
GB13206—1991
GB14751-1993
GB14936—1994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氢氧化钠
工业无水硫酸钠
食品用石蜡
食品添加剂
食用酒精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
液体二氧化碳
维生素B:(盐酸硫胺)
硅藻土卫生标准
GB/T15895—1995
GB16629—1996
GB17514—1998
GB176021998
GB19104—2008
GB19106—2003
HG2302—1992
HG2452—1993
化学试剂1,2-二氯乙烷
6号抽提溶剂油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
工业已烷
过氧乙酸溶液
次氯酸钠溶液
食品添加剂4-氯苯氧乙酸钠
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HG/T2569—2007
活性白土
HG/T2765.1—2005
A型硅胶(细孔硅胶)
SN/T2360.25—2009
HG2789—1996
HG2790—1996
HG2919—2000
HG2920—2000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钙
碱式碳酸镁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
HG/T3268—2002工业用三乙醇胺LY/T16412005
QB/T2244—1996
食用单宁酸
乙酸乙酯
QB2554—20021
食用氯化钾
QB255520021
食用硫酸镁
SH/T0767—2005
食品级凡丰林
9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第1部分:通则SN/T2360.1-2009
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7号)卫生部公告2008第13号
FAO/WHO的JECFA标准
2008/84/EC、95/45/2004/EC欧盟食品添加剂指令FCC,2004美国食品化学法典
JSSFA,2007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3技术要求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丢.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我国允许使用的加工助剂共有108种,包括氨水、凹凸楠粘土、钯,白油、6-苄基腺嘌呤、1-丙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丙酮、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次氯酸俩、单醇胺氮气、1-丁醇、二异腊氰尿酸钠、1,2-二氯乙烷、二氧化氰、二氧化碳、凡士林、高岭土、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固化单宁、鞋胶、硅酸钙铝、硅藻土、过氧化氢、过氧乙酸、6号轻汽油、琥珀酸酶、滑石粉活性白土、活性炭、已二酸已二酸酐、已烷、甲醇、甲醛、焦磷酸四钾、聚丙烯酰胺、聚甘油聚率油酸酯、矿物轴、离子双换树脂、磷酸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钙、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酰酸硫酸铵、硫酸镁、硫酸、硫酸锌、硫酸亚铁、4-氯苯氧乙酸钠、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钾、氯化磷酸三钠、尿素、镍、膨润≠、氢气、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硅酸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十二烷基磺毅钠、石蜡、石油醛、食用单宁、松镁、三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七香甘油酯、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镁、磷酸钠、碳酸氢钢、碳酸钠、铁粉、维生素B族、五碳双缩醛、纤维素、硝酸、亚硝酸铵、盐酸、氧化钙、氧化镁、氢化铁、乙醇、乙七胺因乙酸二钠、乙醚、乙酸钠、乙酸乙酯、银、油酸、蔗糖聚丙烯醚、珍珠岩、脂肪醇酰胺、脂肪醚硫酸钠、植物活性炭、聚二甲基硅氧烷、丁烷、聚苯乙烯和丙烷等物质,具体技术要求参见附录A。4报检
按SN/T2360.1—2009第5章的规定进行。5检验
按SN/T2360.1一2009第6章规定的检验依据、现场检验、抽样与送样、样品管理和实验室检验进行。
6结果评价
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按SN/T2360.12009第7章的规定进行。2
综合评定与处置
按SN/T2360.1—2009第8章的规定进行。8
SN/T2360.25-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货主或其代理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按照《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规定办理。SN/T2360.25-—2009
A.1氨水(ammoniasolution)
A.1.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英文名:ammoniumhydroxide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性状与技术要求
编码:INS527;CAS7664-41-7(ammonia),1336-21-6(aqueousammonia)A.1.2性状
透明无色液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快失去氨,比重约0.90;对口腔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A.1.3技术要求
氨水的技术要求见表A.1。
表A.1技术要求
含量(以NHs计)/%
铝铅/(mg/kg)
非挥发性残留物/%
硫化物
可氧化物
碑/(mg/kg)
FAO/WHO,2003
通过试验
凹凸棒粘土(attapulgiteclay)A.2.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凹凸棒石粘土;凹土编码:CAS1337-76-4
FCC,2004
27.0~30.0
2000/63/EC
3(以As计)
JSSFA,2007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A.2.2性状
一种富镁粘土矿物。呈青灰、灰白或鹅蛋青色纤维状、棒状,集合体呈束状、交织状。潮湿时显粘性,有可塑性,干燥后收缩少,不产生龟裂。浸入水中崩散成粒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脱色能力。A.2.3技术要求
暂无参考标准。
3钯(palladium)
暂尤相关资料和参考标准。
白油(whitemineraloll)
A.4.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石蜡油;矿物油
其他英文名:liquidpetrolatumiparaffinoil编码INS905a;CAS8012-95-1
SN/T2360.25—2009
无色半透明油状、白天无(或近乎无)荧光性液体。冷却时无臭无味,加热时有较弱的石油气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挥发性油,混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不包括葩麻油)。有一定抑菌作用,易乳化,有渗透性、软化性和可塑性。
A.4.3技术要求
白油的技术要求见表A.2、表A.3。表A.2
5%(质量分数)蒸增点碳数
5%(质量分数)蒸馏点温度/℃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颜色,赛氏号
水溶性酸或碱
易淡化物
稠环芳烃,紫外吸光度(260nm~420nm)/cm固态石蜡
铅/(mg/kg)
砷/(mg/kg)
重金属(以Pb计)/(mg/kg)
运动黏度(100℃)/(mm2/s)
运动黏度(40℃)/(mm2/s))
初馏点/℃
运动黏度(100)/(mm2/s)
5%(质量分数)蒸幅点碳数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酸碱度
易炭化物
稠环芳烃
固态石蜡
铅/(mg/kg)
技术要求(1)
GB4853—2008
低中黏度
1(以Ag计)
3.0~7.07.0~8.58.5~11
技术要求(2)
FAO/WHO,2003
低中黏度
480~500
400~480
300~400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高黏度
高黏度
SN/T2360.25—2009
A.5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A.5.1编码
CAS:1214-39-7
A.5.2性状
白色细针状结晶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酸或碱。A.5.3技术要求
暂无参考标准。
A.61-丙醇(1-propanol)
A.6.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正丙醇
编码:CAS:71-23-8;FEMA2928
A.6.2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乙醇特殊气味。混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A.6.3技术要求
丙醇的技术要求见表A.4.
表A.4技术要求
含量/%
水分/%
非挥发性残留/(mg/mL)
酸度(以乙酸计)/%
酸酮/%
其他醇、醚和挥发性杂质/%
任一种醚
铅/(mg/kg)
A.71,2-丙二醇(1,2-propanediol)A.7.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英文名:propyleneglycol
编码:INS:1520;CAS:57-55-6FAO/WHO,2003
10号标准色
A.7.2性状
无色透明糖浆状液体,稍有特殊味道。几无臭。在潮湿空气中易吸水。混溶于水、丙酮、醋酸乙酯和三氯甲烷,溶于乙醚。对热、光稳定。A.7.3技术要求
1,2-丙二醇的技术要求见表A.5。6
含量/%
水分/%
馏程(99%体积分数)/℃
硫酸盐灰分/%
游离酸
铅/(mg/kg)
灼烧残留/%
重金属(以Pb计)/(mg/kg)
神/(mg/kg)
A.8丙三醇(glycerol)
A.8.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甘油
其他英文名:glycerine
FAO/WHO,2003
185~189
通过试验
编码:INS422;CAS:56-81-5
A.8.2性状
技术要求
FCC,2004
185~189
通过试验
7.035~1.037
2000/63/EC
185~189
1.035~1.040
SN/T2360.25—2009
JSSFA,2007
185~189
(95%体积分数)
通过试验
1.036~1.040
4(以AseO计)
无色透明糖浆状液体,有甜床。无臭或略有特征性气味。
有强吸湿性,水溶液呈中性。混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和发性浊或非摔发性油A.8.3技术要求
丙三醇的技术要求见表A6。
色度(黑曾单位)
含量/%
密度(20℃)/(g/mL)
氯化物含量(以CI计)/%
硫酸化灰分/%
酸碱度/(mmol/100g)
皂化当量/(mmol/100g)
碑/(mg/kg)
重金属(以Pb计)/(mg/kg)
还原性物质
氯化合物(以CI-计)/%
GB132061991
2(以As计)
无沉淀或银镜
技术要汞
FAO/WHO
通过试聘
Fgc,2004
通过试验
98/86/EC
3(以As计)
JSSFA,2007
1.250~1.264
4(以As2Os计)
通过试验
SN/T2360.25—2009
脂肪酸和酯/%
丁三醇/%
铅/(mg/kg)
水分/%
易炭化物
灼烧残留/%
丙烯醛、葡萄糖和铵基化合物
汞/(mg/kg)
钙/(mg/kg))
丙酮(acetone)
其他名称与编码
表A.6(续)
GB13206—1991免费标准vv99.net
FAO/WHO,2003
通过试验
其他英文名:2-propanone;dimethylketone编码:CAS:67-64-1
A.9.2性状
FCC,2004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98/86/EC
通过试验
JSSFA2007
透明无色易挥发液体。易与水、乙醇、醚、三氯甲烷和大多数挥发性油混合。高度易燃。A.9.3技术要求
丙酮的技术要求见表A.7。
表A.7:
技术要求
含量(以CHaO重量计)/%
酸度(以乙酸计)/%
碱度(质量分数,以NH;计)/%
醛类物质(以甲醛计)/%
铅/(mg/kg)
甲醇/%
非挥发性残留/%
水分/%
滤点/℃
可氧化物
蒸发残留(体积分数)/%
FAO/WHO,2003
≤0.001%(w/w)
0.790~0.793
55.5~57.0
通过试验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polyvinylpolypyrrolidone)FCC,2004
99.5~100.5
通过试验
JSSFA,2007
通过试验
0.790~0.795
55.5~57.0
通过试验
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英文名:crospovidone,PVPP;1-vinyl-2-pyrrolidonecrosslinked insolublepolymer编码:INS:1202;CAS:9003-39-8A.10.2性状
SN/T2360.25-2009
白色易吸湿自由流动粉末,是一种纯化乙烯吡略烷酮的交联均聚物。不溶于水和其他普通溶剂。A.10.3技术要求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的技术要求见表A.8。表A.8技术要求
含量(以N计)/%
铅/(mg/kg)
pH(1%悬浮液)
可溶性物质/%
酸-醇介质中
不饱和度(以乙烯吡略烷酮计)/%水分/%
次氟酸钠(sodiumhypochlorite)A. 11
A.11.1编码
CAS:7681-52-9
A.11.2性状
FCC,2004
11.0~12.8
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有氯臭。有1、2.5、5、6或7四种水合物。一般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如混有苛性钠则在空气中不稳定。A.11.3技术要求
次氯酸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9
表A.9技术要求
有效氯(以CI计)/%
游离碱(以NaOH计)/%
铁(以Fe计)/%
重金属(以Pb计)/(mg/kg)
砷/(mg/kg)
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A.12.1其他名称与编码
GB19106—2003
1(以As计)
其他英文名:2-hydroxyethylamine;ethanolamine编码:CAS:141-43-5
A.12.2性状
JSSFA,2007
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呈碱性。能与水、乙醇、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