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行业标准(FZ) >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
FZ/T 12010-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2010-2011

中文名称:棉氨纶包芯本色纱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英文名称:Cotton covered spandex grey yarn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05-18

实施日期:2011-08-01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氨纶 色纱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2棉纱、线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FZ/T 12010-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建祥、贾云辉、汤道平、王惠琴、宋桂玲、叶戬春、王憬义、潘馨

起草单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新光纺织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棉纤维包氨纶长丝纺制)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3%~20%环锭纺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10-2011
代替FZ/T12010--2001
棉氧纶包芯本色纱
Cotton covered spandexgreyyarns2011-05-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1-08-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12010—2011
本标准代替FZ/T12010-200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与FZ/T12010--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氮纶含量的范围;
修改了第3章分类,将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的计算放人附录A中,删除线密度要求内容,修改了氨纶代号;
-项目名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分别修改为“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技术要求中的技术指标适当提高,优等品增加千米细节(一50%)、千米粗节(+50%)、千米棉结(+200%)考核;
-取消顺降指标考核,按技术要求中最低一项品等评定;取样规定作了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新光纺织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资任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祥、贾云辉、汤道平、王惠琴、来桂玲、叶戳春、王僚义、潘。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12010—2001。
1范围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
FZ/T12010-2011
本标准规定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棉纤维包氮纶长丝纺制)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氮纶纤维含量在3%~20%环锭纺棉氮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氮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98棉本色纱线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于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996.2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FZ/T01050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10007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3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FZ/T1000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Ecore-missing
空芯纱症
包芯纱截面中氨纶长丝断头,使纱条的一段仅有包缠棉纤维而无氨纶长丝。3.2
包覆不良纱imperfectcover
包芯纱中棉纤维没有均匀包氨纶长丝,使氨纶长丝点状外露。3.3
Ecore-basseted
露芯纱疮
包芯纱中氨纶长丝外无包覆棉纤维,使氨纶长丝全部裸露。FZ/T12010—2011
4产品分类、标识
4.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分类
4.1.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产品以不同线密度分类。2棉氮纶包芯本色纱的线密度(tex)以10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4.1.2
(tex),其公称线密度的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应按附录A计算确定。2棉氮纶包芯本色纱标识
4.2.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原料代号,棉为C,氮纶为Pu。4.2.2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标识按纺纱工艺、原料、混纺比例(棉的含量/氨纶的含量)、纱线密度、氨纶长丝的规格(加阅括号)以及用途表示。示例:针织用精梳棉氮纶包芯本色纱,其线密度为13tex;氨纶长丝的规格为44.4dtex;棉与氮纶混纺比例为C/Pu93/7.其品种代号为:JC/Pu93/713tex(44.4dtex)K。注:其他标识可按贸易双方要求执行。5要求
5.1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见表1。2
FZ/T12010-2011
(%002+)
(%09+)
(%0S-)
染期米士
8:2:010
0:81210
010181
1:11010
0181210
010112
812+0:0
0:8+2:0
81110:0
010121
811010
0101110
01010:
0:E+210
(---)
(2~8t)
(61~82)
FZ/T12010—2011
(%002+)
(%09+)
(%09-)
0:018-0
010181
111110
011210
010101
E:L-00
010101
1110:0
0:-2:0
0:0:8:1
8121010
0--2-0
士致业
(=-=--+4)
(18)
(6)
(95~02)
5.3纤维含量偏差
FZ/T12010--201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0.8%,例如JC/Pu93/713tex(44.4dtex)K,其允许含量为:92.2%~93.8%为棉,6.2%~7.8%为氨纶。5.4分等规定
5.4.1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单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个或多个检验批。按规定的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棉氮纶包芯本色纱的品等。5.4.2棉氮纶包芯本色纱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作三等品。5.4.3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干米棉结、十万米纱疵十一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5.4.4检验单纱条干均匀度可以选用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或黑板条干均勾度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准。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6.2取样规定
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20个简子,各项目所需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按表3规定。表3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各项目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的规定项目
线密度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单纱断裂强度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黑板条干均匀度)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千米棉结十万米纱症
纤维含量俏差
注1:若检验批中的筒子数小于20个,则全部抽取作为样品。简子数
每筒试验次数
总次数
注2: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空芯纱疵、包不良纱施、露芯纱疵可进行在线产品取样,具体取样规定参见附录C,但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
6.3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摇取绞纱长度应按GB/T4743一2009规定执行,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5
FZ/T12010—2011Www.vV99.net
序3,摇纱张力为(1.2士0.2)cN/tex。线密度偏差率应将烘干后的绞纱折算至100m质量,并按式(1)计算:
D=m=md×100
式中:
线密度偏差率,%;
“百米”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百米”试样设计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6.4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按GB/T3916规定执行,试验条件中预张力为(1.0士0.1)cN/tcx。6.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及千米纱症试验按GB/T3292.1规定执行。
6.6黑板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1)
按GB/T9996.2规定执行,摇黑板时纱的张力为(1.2土0.2)cN/tex。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4,精梳棉氮纶包芯本色纱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5。表4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英制支数)
11~15(55~37)
16~20(36~29)
21~30(28~19)
32~60(18~10)
61及以上(9及以下)
标准样照编号
表5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英制支数)
7.5及以下(71及以上)
8~15(70~37)
16及以上(36及以下)
标准样照编号
6.7+万米纱症(A,+B+C,+D,)试验按FZ/T01050规定执行。
6.8纤维含量偏差试验
FZ/T120102011
按GB/T2910.1、FZ/T01095规定执行,发生质量争议时,以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纤维含量为准。6.9棉氮纶包芯本色纱成包净重
按GB/T398规定执行。
6.10试验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6规定执行。6计算值的数字修约规定
线密度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百米质量(每批平均)/(g/100m)单纱断裂强度/(cN/tex)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十万米纱斌/(个/10m)
平均线密度/tex
折算质量用回潮率/%
抢系数
线密度开方
7检验规则
按FZ/T10007规定执行。
8标志,包装和贮运
8.1按FZ/T10008规定执行。
8.2产品在贮存、运输时,要注意通风、防潮、防晒,防止发生霉变。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生产厂与用户可另订协议。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FZ/T12010--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百米质量的计算A.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混纺比例,以棉公定回潮率8.5%,氨纶公定回潮率1.3%,按式(A.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WeXPe+WuXPa
式中:
公定回潮率,%;
棉公定回潮率,%;
氮纶公定回潮率,%;
棉净干含量比例,%;
氨纶净于含量比例,%。
A.2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按式(A.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
式中:
-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T,—纱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A3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T
式中:
-100m纱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T,-纱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
示例:
公定回潮率,%。
JC/Pu93/713tex(44.4dtex)K针织用棉氮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质量的计算:a)JC/Pu93/713tex(44.4dtex)K针织用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定回潮率W(%)的计算:W(%)=8.5×93±1.3×7
b)JC/Pu93/713tex(44.4dtex)K针织用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最(g/100m)的计算:
c)JC/Pu93/713tex(44.4dtex)K针织用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g/100m)的计算:13.00x
B.1取样数量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拎度试验
在检验批中随机抽取20个卷装纱,每个卷装纱测试两次,总数为40次。B.2
纱实际抢系数建议值
实际抢系数控制范围建议为340~530。有特殊要求的双方另订协议。3试验方法
FZ/T12010—2011
抢度试验方法按GB/T2543.2规定执行,测定参数中预加张力为(0.5土0.05)cN/tex,并按式(B.1)计算:
式中:
一抢系数;
抢度,单位为抢每10厘米(抢/10cm);T一—纱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B.1)
FZ/T12010--2011
C.1在线产品取样周期及卷装形式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在线产品取样及试验
C.1.1一般两天取样试验一次,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纤维含量偏差试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两周。C.1.2取样的卷装形式为管纱。
C.2在线产品取样数及试验次数
在线产品取样数见表C.1。
在线产品取样数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数
总管纱数
30及以上
C.2.2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取1缕,总数为3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产品,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可相应减少拔管数,拔取15个管纱,每管摇取2缕)。
C.2.3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为20个管纱,每管测5次,总数为100次。C.2.4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纱疵需在各机台随机抽取10个管纱,试验次数为10次。C.2.5企业需严格控制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的产生,以满足后道加工要求。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