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1
阅读下文,完成题。(18分)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儿地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地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地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地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小题1:读完全文,如果给文章加一个标题,你是选“孩子的秘密”,还是选“梦是夜的花朵”,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2:为了让女儿找回阳光灿烂的自我,父亲主要为女儿做了哪些事?(3分) 租光碟、下载游戏、 、 、 小题3:从语言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2分) (2)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2分) 小题4:本文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请找出一处,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3分) 小题5: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父亲感到了困惑:是让女儿留在虚幻的梦中,还是引导她从梦中走出来?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100字左右。) |
小题1:示例1:我选“孩子的秘密”这一标题,因为全文围绕“孩子的秘密”来写,这个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示例2:我选“梦是夜的花朵”,这个标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运用比喻,富有诗意。且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小题2:带女儿吃肯德基,带女儿看心理医生,领她去滑旱冰。 小题3: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的痛苦,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 小题4: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 小题5:示例一:我觉得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需要父亲用细腻、深沉和智慧的爱去用心呵护的。本文的孩子每天晚上九点和母亲在梦中相约不见不散,这是她每天最大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应该和孩子母亲一样,不需要打破孩子的梦,为孩子营造一个没有伤痛、没有阴影的爱的天堂,让这梦成为她心灵的慰藉。示例二: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勇敢地从梦中走出来。因为是梦就会醒,与其让孩子生活在虚幻的梦境中,不如让她早一点学会面对。过程中暂时也许有痛苦,当她坚强地面对无情的现实后,就能在挫折中成长,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3:试题分析:(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极度痛苦的心理,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也表明女儿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想念。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4:试题分析:“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多处埋下了伏笔,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小题5:试题分析: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 |
小题1:示例1:我选“孩子的秘密”这一标题,因为全文围绕“孩子的秘密”来写,这个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示例2:我选“梦是夜的花朵”,这个标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运用比喻,富有诗意。且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小题2:带女儿吃肯德基,带女儿看心理医生,领她去滑旱冰。 小题3: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的痛苦,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 小题4: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 小题5:示例一:我觉得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需要父亲用细腻、深沉和智慧的爱去用心呵护的。本文的孩子每天晚上九点和母亲在梦中相约不见不散,这是她每天最大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应该和孩子母亲一样,不需要打破孩子的梦,为孩子营造一个没有伤痛、没有阴影的爱的天堂,让这梦成为她心灵的慰藉。示例二: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勇敢地从梦中走出来。因为是梦就会醒,与其让孩子生活在虚幻的梦境中,不如让她早一点学会面对。过程中暂时也许有痛苦,当她坚强地面对无情的现实后,就能在挫折中成长,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3:试题分析:(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极度痛苦的心理,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也表明女儿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想念。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4:试题分析:“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多处埋下了伏笔,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小题5:试题分析: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