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问答
以下是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内府藏书,插架不为不富,然古往今来著作之丰,无虑数千家,或逸名山,未登正史,今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四日诏谕   材料二 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互异,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即或字义独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愿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藏书人乎? ——乾隆三十八

2019-04-08

以下是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内府藏书,插架不为不富,然古往今来著作之丰,无虑数千家,或逸名山,未登正史,今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四日诏谕

  材料二 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互异,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即或字义独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愿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藏书人乎?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诏谕

  材料三 ……其或字义触碍者,亦当分别查出奏明。或封固进呈,请旨销毁,或在外焚弃,将书名奏闻;方为实力办理……况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诏谕

(1)材料一中乾隆帝所标榜的征书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百姓对朝廷征书的态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诏谕用意何在?

(4)材料三中乾隆帝下令销毁的主要有哪些书?目的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评述乾隆帝这一活动。

优质解答

  (1)弘扬千古文化。

  (2)态度是“畏首畏尾”,不肯献书。原因是惧怕文字狱。

  (3)用花言巧语,诱使百姓献出藏书。

  (4)主要是有“诋毁”清朝的内容或言论的书。目的是阻止反清思想的传播,实质是文化专制主义。

  (5)纂修《四库全书》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一大贡献。但乾隆帝借此为名,采用欺骗手法取得大量民间藏书,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销毁,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典籍被毁绝,给中国文化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弘扬千古文化。

  (2)态度是“畏首畏尾”,不肯献书。原因是惧怕文字狱。

  (3)用花言巧语,诱使百姓献出藏书。

  (4)主要是有“诋毁”清朝的内容或言论的书。目的是阻止反清思想的传播,实质是文化专制主义。

  (5)纂修《四库全书》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一大贡献。但乾隆帝借此为名,采用欺骗手法取得大量民间藏书,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销毁,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典籍被毁绝,给中国文化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