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
运用了通感的优美句子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运用了通感的优美句子相关句子,欢迎阅读分享!
第1篇. 运用通感造10句句子,谢了.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第2篇. 关于通感的句子有哪些关于通感的句子有:
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三、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四、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五、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六、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七、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时飞球满路旁。
八、冬天像一个冬姑娘,在雪上飘来飘去,是多们的美丽,是多么的美丽!
九、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十、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十一、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十二、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十三、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十四、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十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3篇. 通感的句子1、通感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础。作家通过描写外界景物来抒发情感,似乎是景物决定了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观心理限制的。比如同样是菊花,陶潜见之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豁达而无拘束;黄巢见之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一种豪迈中带有杀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又是一种至死犹香的孤傲。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过起了一种引发作用。也许还有别的物象照样能引发这种情感。因而,人的心理状况是有定的、可领会的,表达方式却是无定的、多样的。
2、从发展过程看通感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很早就意识到通感的存在,从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论乐云:“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评价《大雅》之乐,就物之曲中有直,是听觉、视觉、触觉相通。
唐李白有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诗人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这是视觉通于嗅觉,从而写出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明代《永乐大典》载体东美《西湖亭》诗:“避鸟声如剪,隔岸厅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犹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沟通,无形化为有形。后句写花色欲燃,是说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这两句诗不过写了鸟声和花色,却使人觉得听之有声音、视之有形色、触之有温度,其形象之具体,因三种感觉两两沟通,联合作用而获得充分的确证,情景的交融又形成令人愉悦的意境。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只是沧海一粟。从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准确表达,含义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3、通感的构成方式
由例句分析,从语言的角度看,通感这种修辞方式大体有这样几种构成法。
第一种,直觉借助感觉的互通转移。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风声能悲,是听觉通于意觉。
第二种,兼有比喻的通感。即借助比喻手法去写事、抒情、状物,但它只限在感觉挪移的范围之内。
第三种,兼有拟人的通感。通感有时与拟人手法结合起来,很难分开。不过,两者仍不能等同,尽管通感兼有拟人,却也是限定在感觉挪移的范围之内。比如宋代王质《山行即事》:“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鸡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醉三日醒。”开头两句说浮云时聚时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议”字既是拟人,同时又把视觉移向听觉。末尾两句“山色不言语”实际上是说它有言语,因为它“唤”字将山色拟人化,也沟通了视觉与听觉。由于一前一后运用了兼有拟人的通感,于是无情之物移注了情,无声之物发出了声。形态活泼,声情并茂,山行道中无限情趣,山景之中一片生机。运用拟人的通感,使具体物象有了人的灵性,形成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
第四种,有夸张的通感。这类通感,既有“增一至十,增十至百”的艺术表现力,又能多感觉多角度地刻画,使事物毫发毕现。如李白的《劳劳亭》:“春风知别苦。”这是移情,拟人化。别苦即离愁,不言愁而说苦,是将视觉、意觉通于味觉。
总之,通感的构成方式是极其灵活的,其共同点是各种感觉的相通,各种感受的挪移。不论哪一种通感,都可起到别的语言方式无可替代的表达作用。
第4篇. 古诗词中运用通感的句子利用通感的诗句: 一、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二、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附录一、《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附录二、石柔的《绝句》赏析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 1)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重点在旅愁、离情、意思相近即可.)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 ,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今译]我比那随风轻扬的杨花更飘忽不定,杨花的绝飞离散,仅仅忙一个春天. [赏析] “杨花”,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古人常以杨称柳,杨、柳通用,如司空图《暮春对柳》:“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在古典诗词中,则用以表达某种愁绪,如北魏胡太后《杨白花》的“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的“似花还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诗人不仅把自己转徙流离的生涯和“飘荡”的杨花比,而且超出传统手法的窠臼,要同杨花比出个程度,在结构上递进一层,使其郁积于心的客愁乡情通过着力反衬,显得格外深切动人,从而取得从正面说难以获得的抒情效果.第二句,用点即点的手法收束全诗,至于何以要说“杨花只是一春忙”,这以后还有什么话未说,作者有心留下一段空间,由人猜想.。
第5篇. 描写通感的句子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第6篇. 求十句运用通感修辞的句子你好!
一、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
二、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三、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四、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五、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六、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七、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八、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九、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十、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十一、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十二、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十三、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你自己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运用了通感的优美句子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运用了通感的优美句子相关句子,欢迎阅读分享!
第1篇. 运用通感造10句句子,谢了.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第2篇. 关于通感的句子有哪些关于通感的句子有:
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三、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四、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五、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六、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七、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时飞球满路旁。
八、冬天像一个冬姑娘,在雪上飘来飘去,是多们的美丽,是多么的美丽!
九、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十、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十一、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十二、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十三、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十四、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十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3篇. 通感的句子1、通感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础。作家通过描写外界景物来抒发情感,似乎是景物决定了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观心理限制的。比如同样是菊花,陶潜见之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豁达而无拘束;黄巢见之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一种豪迈中带有杀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又是一种至死犹香的孤傲。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过起了一种引发作用。也许还有别的物象照样能引发这种情感。因而,人的心理状况是有定的、可领会的,表达方式却是无定的、多样的。
2、从发展过程看通感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很早就意识到通感的存在,从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论乐云:“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评价《大雅》之乐,就物之曲中有直,是听觉、视觉、触觉相通。
唐李白有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诗人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这是视觉通于嗅觉,从而写出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明代《永乐大典》载体东美《西湖亭》诗:“避鸟声如剪,隔岸厅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犹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沟通,无形化为有形。后句写花色欲燃,是说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这两句诗不过写了鸟声和花色,却使人觉得听之有声音、视之有形色、触之有温度,其形象之具体,因三种感觉两两沟通,联合作用而获得充分的确证,情景的交融又形成令人愉悦的意境。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只是沧海一粟。从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准确表达,含义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3、通感的构成方式
由例句分析,从语言的角度看,通感这种修辞方式大体有这样几种构成法。
第一种,直觉借助感觉的互通转移。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风声能悲,是听觉通于意觉。
第二种,兼有比喻的通感。即借助比喻手法去写事、抒情、状物,但它只限在感觉挪移的范围之内。
第三种,兼有拟人的通感。通感有时与拟人手法结合起来,很难分开。不过,两者仍不能等同,尽管通感兼有拟人,却也是限定在感觉挪移的范围之内。比如宋代王质《山行即事》:“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鸡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醉三日醒。”开头两句说浮云时聚时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议”字既是拟人,同时又把视觉移向听觉。末尾两句“山色不言语”实际上是说它有言语,因为它“唤”字将山色拟人化,也沟通了视觉与听觉。由于一前一后运用了兼有拟人的通感,于是无情之物移注了情,无声之物发出了声。形态活泼,声情并茂,山行道中无限情趣,山景之中一片生机。运用拟人的通感,使具体物象有了人的灵性,形成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
第四种,有夸张的通感。这类通感,既有“增一至十,增十至百”的艺术表现力,又能多感觉多角度地刻画,使事物毫发毕现。如李白的《劳劳亭》:“春风知别苦。”这是移情,拟人化。别苦即离愁,不言愁而说苦,是将视觉、意觉通于味觉。
总之,通感的构成方式是极其灵活的,其共同点是各种感觉的相通,各种感受的挪移。不论哪一种通感,都可起到别的语言方式无可替代的表达作用。
第4篇. 古诗词中运用通感的句子利用通感的诗句: 一、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二、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附录一、《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附录二、石柔的《绝句》赏析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 1)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重点在旅愁、离情、意思相近即可.)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 ,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今译]我比那随风轻扬的杨花更飘忽不定,杨花的绝飞离散,仅仅忙一个春天. [赏析] “杨花”,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古人常以杨称柳,杨、柳通用,如司空图《暮春对柳》:“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在古典诗词中,则用以表达某种愁绪,如北魏胡太后《杨白花》的“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的“似花还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诗人不仅把自己转徙流离的生涯和“飘荡”的杨花比,而且超出传统手法的窠臼,要同杨花比出个程度,在结构上递进一层,使其郁积于心的客愁乡情通过着力反衬,显得格外深切动人,从而取得从正面说难以获得的抒情效果.第二句,用点即点的手法收束全诗,至于何以要说“杨花只是一春忙”,这以后还有什么话未说,作者有心留下一段空间,由人猜想.。
第5篇. 描写通感的句子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第6篇. 求十句运用通感修辞的句子你好!
一、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
二、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三、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四、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五、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六、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七、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八、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九、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十、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十一、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十二、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十三、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你自己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