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1.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涯,不知不觉踏进了初一的大门.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经历了多少次放假,开学.放假时,心早已飞出了校园,恨不得扔掉书包;而每次开学,又是那么令人期盼,:初一的老师怎样的呢?同学怎样的呢?.
走进初一(*)班,我发现,除了认识一名小学同学外,其他同学完全是陌生的.要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有点难.还有那从小学时六排的座位到猛然增加到七八排的桌椅,那如一堆小山的书、本,光本子就有*本……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啊!我失落地望着窗外,我想:是啊,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陌生.
一会儿,我们的班主任来到了教室,“一本正经”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我叫徐群,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语文老师,以后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 徐老师又说:“同学们,能认识你们真的很高兴,希望你们以后能好好学习,为自己的远大的目标而奋斗┈”
开学第一天我对这个新集体的印象非常好,对新老师.同学我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我自己也会做得更好.
初一,如同云中的月亮,神秘莫测,令人幻想;初一,好像初升的太阳,充满希望;初一,如同升起的太阳,一片光明,蕴藏硕果!
2.09.3.11 周五 晴
近二日天气骤寒.午间坐办公室读《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楼内静寂无人.大约是私人信函与日记的缘故,月旦人物,禁忌较少,可以见到知堂的真意见.如谓丰子恺无翻译《源氏物语》之能,“丰子恺文只是很漂亮,滥用成语,不顾与原文空气相合与否,此上海派手法也.文洁若予以校正,但恨欠少,其实此译根本不可用”;又评价林语堂,谓其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对于林语堂批评他的好抄古书不发表意见,则径直讥为皮相之见,盖没有意见亦无从钞书也.溥仪撰写《我的前半生》,知堂称之为上好的应制文,又云大约是有人捉刀,“有人说是他的同族老舍与有力焉,其实八股功夫顶好的自然要算是郭老了”.在这些被或责或骂的人物中间,最重的要算是许广平了.49年后,许氏大约地位颇为尊贵,在公开场合常常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评价知堂,又好谈兄弟二人决裂细事,遂为知堂大不满.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日记云:“下午偶阅许氏所作回想录第四章,记鲁迅事,意外的述原信中语云,请以后不要进后边院子里来,关于此事,雅不欲谈,乃许氏自愿一再发表,由此一语,略可推测全事矣,妾妇浅见,亦可哀也”.对于兄弟反目的原因,一向众说纷纭,其实这种家庭私事,外人何必置喙?从这条日记看,知堂的意思已经很明白,至于是否确有那事抑或出于信子的无聊挑拨,则又属不可知,吾人亦不愿知矣.晚间风寒,与人饮酒,九时始回,街上已少行人.
3 09.3.17 周四 大风
午间读黄裳《笔祸史谈丛》.对于黄裳先生,一向喜欢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议论,但这部《笔祸史谈丛》是例外.卷末后记云:“因为笑骂皇帝而被迫害,这些都是属于诽谤罪,与政治思想并无关系,虽然在定罪时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来装点门面,但人们都明白,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独而空虚的统治者就要千方百计制造舆论,以传统的礼教为依据,把种种罪名都拉扯到‘离经叛道’上来,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愤慨,扇起众怒,这样站在统治者身旁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譬如钱名世,连笑骂皇帝都够不上,不过是拍拍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的马屁,间接开罪了翻脸无情的皇帝,被抓住作为典型,赐了一块“名教罪人”的牌匾,还要组织大批判,让天下的士子都来写诗骂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识分子,仿佛全天下拥护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钱先生得罪了.这种手腕,确实把传统专制君王的能量发挥到了极点,真是让人佩服.与钱一样成了君臣斗争牺牲品的是汪景祺,因为做年羹尧的亲信,被皇帝从所著的《西征随笔》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说是味道,是因为雍正的证据是“文稿中‘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一止’之象”,这样的攀援构陷,实际上是毫无标准,一仍皇帝个人的喜好憎恶来决定.最可怜的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与皇帝有隔膜的读书人,盖后者有点儿像今天的愤青,脑袋一热,跑到皇帝面前说,主子,天下兴亡,俺也有份儿,我来给你出个主意提个建议罢,结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讳,稀里糊涂掉了脑袋,实在很可惜的.这种愤青,有时候简直是被诱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为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要实行双百方针了,于是主动探头被揪出来的.在时兴瓜蔓钞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诛后,妻子要“发黑龙江披甲人为奴”.“景祺之妻,巨室女也.遣发时,家人设危跳,欲其清波自尽,乃盘躃匍匐而渡”.躃是个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约从高处被推到水中的时候摔伤了腿,可是还能盘躃匍匐而渡,也真够难为她的.晚间大风稍稍停歇,读《希腊精神》二节.接通知,明日上午大会,又可有半日读书时光.
1.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涯,不知不觉踏进了初一的大门.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经历了多少次放假,开学.放假时,心早已飞出了校园,恨不得扔掉书包;而每次开学,又是那么令人期盼,:初一的老师怎样的呢?同学怎样的呢?.
走进初一(*)班,我发现,除了认识一名小学同学外,其他同学完全是陌生的.要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有点难.还有那从小学时六排的座位到猛然增加到七八排的桌椅,那如一堆小山的书、本,光本子就有*本……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啊!我失落地望着窗外,我想:是啊,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陌生.
一会儿,我们的班主任来到了教室,“一本正经”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我叫徐群,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语文老师,以后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 徐老师又说:“同学们,能认识你们真的很高兴,希望你们以后能好好学习,为自己的远大的目标而奋斗┈”
开学第一天我对这个新集体的印象非常好,对新老师.同学我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我自己也会做得更好.
初一,如同云中的月亮,神秘莫测,令人幻想;初一,好像初升的太阳,充满希望;初一,如同升起的太阳,一片光明,蕴藏硕果!
2.09.3.11 周五 晴
近二日天气骤寒.午间坐办公室读《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楼内静寂无人.大约是私人信函与日记的缘故,月旦人物,禁忌较少,可以见到知堂的真意见.如谓丰子恺无翻译《源氏物语》之能,“丰子恺文只是很漂亮,滥用成语,不顾与原文空气相合与否,此上海派手法也.文洁若予以校正,但恨欠少,其实此译根本不可用”;又评价林语堂,谓其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对于林语堂批评他的好抄古书不发表意见,则径直讥为皮相之见,盖没有意见亦无从钞书也.溥仪撰写《我的前半生》,知堂称之为上好的应制文,又云大约是有人捉刀,“有人说是他的同族老舍与有力焉,其实八股功夫顶好的自然要算是郭老了”.在这些被或责或骂的人物中间,最重的要算是许广平了.49年后,许氏大约地位颇为尊贵,在公开场合常常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评价知堂,又好谈兄弟二人决裂细事,遂为知堂大不满.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日记云:“下午偶阅许氏所作回想录第四章,记鲁迅事,意外的述原信中语云,请以后不要进后边院子里来,关于此事,雅不欲谈,乃许氏自愿一再发表,由此一语,略可推测全事矣,妾妇浅见,亦可哀也”.对于兄弟反目的原因,一向众说纷纭,其实这种家庭私事,外人何必置喙?从这条日记看,知堂的意思已经很明白,至于是否确有那事抑或出于信子的无聊挑拨,则又属不可知,吾人亦不愿知矣.晚间风寒,与人饮酒,九时始回,街上已少行人.
3 09.3.17 周四 大风
午间读黄裳《笔祸史谈丛》.对于黄裳先生,一向喜欢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议论,但这部《笔祸史谈丛》是例外.卷末后记云:“因为笑骂皇帝而被迫害,这些都是属于诽谤罪,与政治思想并无关系,虽然在定罪时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来装点门面,但人们都明白,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独而空虚的统治者就要千方百计制造舆论,以传统的礼教为依据,把种种罪名都拉扯到‘离经叛道’上来,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愤慨,扇起众怒,这样站在统治者身旁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譬如钱名世,连笑骂皇帝都够不上,不过是拍拍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的马屁,间接开罪了翻脸无情的皇帝,被抓住作为典型,赐了一块“名教罪人”的牌匾,还要组织大批判,让天下的士子都来写诗骂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识分子,仿佛全天下拥护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钱先生得罪了.这种手腕,确实把传统专制君王的能量发挥到了极点,真是让人佩服.与钱一样成了君臣斗争牺牲品的是汪景祺,因为做年羹尧的亲信,被皇帝从所著的《西征随笔》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说是味道,是因为雍正的证据是“文稿中‘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一止’之象”,这样的攀援构陷,实际上是毫无标准,一仍皇帝个人的喜好憎恶来决定.最可怜的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与皇帝有隔膜的读书人,盖后者有点儿像今天的愤青,脑袋一热,跑到皇帝面前说,主子,天下兴亡,俺也有份儿,我来给你出个主意提个建议罢,结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讳,稀里糊涂掉了脑袋,实在很可惜的.这种愤青,有时候简直是被诱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为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要实行双百方针了,于是主动探头被揪出来的.在时兴瓜蔓钞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诛后,妻子要“发黑龙江披甲人为奴”.“景祺之妻,巨室女也.遣发时,家人设危跳,欲其清波自尽,乃盘躃匍匐而渡”.躃是个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约从高处被推到水中的时候摔伤了腿,可是还能盘躃匍匐而渡,也真够难为她的.晚间大风稍稍停歇,读《希腊精神》二节.接通知,明日上午大会,又可有半日读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