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问答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期中复习,跪谢!比如经纬线、地图分类、比例尺、山的形状、七大洲、七大洲分界线等等…………各位行行好帮忙列一下,我明天就要考了!跪谢!不要百度文科里的!大恩不言谢,

2019-06-01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期中复习,跪谢!
比如经纬线、地图分类、比例尺、山的形状、七大洲、七大洲分界线等等…………各位行行好帮忙列一下,我明天就要考了!跪谢!
不要百度文科里的!大恩不言谢,
优质解答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假想轴
2、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D.数量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数量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时差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
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66.5°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昼短夜长,越往南去,黑夜越长,到66.5°S以南出现极夜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66.5°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昼长夜短,越往南去,白昼越长,到66.5°S以南出现极昼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23.5°N~~ 0°~~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六、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比例尺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A在B的什么方向的方法:在B处画十字光标,标出东南西北,看A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答案就是哪个方向,
指向标指向的地图:绘制十字光标时要注意与指向标指向一致,绘制办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B处,再以此为基础绘制十字光标(南北方向定出来后,将试卷翻转,将北N转到上面,就可以方便地判断左西右东了!
经纬网地图: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参照点B如果就在经纬线交点,那就直接在B点标注方向判断即可.
提示:指向北极点为北,反方向为南,然后将北转到上方,左为西右为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td]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td]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3、地形剖面图(直观看出高低起伏)
绘图步骤:
(1)绘出剖线AB
(2)在剖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上标出字母
(3)绘制一坐标,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标注高度(如图)
(4)将字母下垂放到其所在高度
(5)用平滑曲线将坐标图上字母连接起来(注意:鞍部部位下凹,山顶部位上凸)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1、地球表面三分(29%)为陆地,七分(71%)为海洋大体上成3:7
2、大洲大洋的分布
读图分析:
(1)图中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洲和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洲;大陆部分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是洲和洲,岛屿部分被赤道横穿的是洲和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洋,它南临洲、洲和洲;
(2)图中左边半球为半球,右边半球为半球,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洲和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是、、、和等5个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洋.
(3)从图上看:7大洲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四大洋呢?;
(4)读图回答:北5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洋和 洋,北4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洋,北3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洋.注意分别是哪些大洲包围了他们.
(5)南北美洲之间分界线叫运河,亚非两洲之间分界线又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之间隔着海峡,非洲和欧洲之间也有一个海峡叫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3、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看到三叶虫: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田: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板块构造学说:地表由岩石组成;分为6个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根据箭头判断运动方向);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七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①太平洋与北冰洋 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②太平洋与印度洋 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至南极大陆.
③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为界.
④大西洋与北冰洋 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⑤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
行政区划的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庆回归.
有些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假想轴
2、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D.数量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数量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时差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
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66.5°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昼短夜长,越往南去,黑夜越长,到66.5°S以南出现极夜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66.5°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昼长夜短,越往南去,白昼越长,到66.5°S以南出现极昼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23.5°N~~ 0°~~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六、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比例尺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A在B的什么方向的方法:在B处画十字光标,标出东南西北,看A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答案就是哪个方向,
指向标指向的地图:绘制十字光标时要注意与指向标指向一致,绘制办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B处,再以此为基础绘制十字光标(南北方向定出来后,将试卷翻转,将北N转到上面,就可以方便地判断左西右东了!
经纬网地图: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参照点B如果就在经纬线交点,那就直接在B点标注方向判断即可.
提示:指向北极点为北,反方向为南,然后将北转到上方,左为西右为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td]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td]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3、地形剖面图(直观看出高低起伏)
绘图步骤:
(1)绘出剖线AB
(2)在剖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上标出字母
(3)绘制一坐标,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标注高度(如图)
(4)将字母下垂放到其所在高度
(5)用平滑曲线将坐标图上字母连接起来(注意:鞍部部位下凹,山顶部位上凸)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1、地球表面三分(29%)为陆地,七分(71%)为海洋大体上成3:7
2、大洲大洋的分布
读图分析:
(1)图中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洲和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洲;大陆部分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是洲和洲,岛屿部分被赤道横穿的是洲和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洋,它南临洲、洲和洲;
(2)图中左边半球为半球,右边半球为半球,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洲和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是、、、和等5个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洋.
(3)从图上看:7大洲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四大洋呢?;
(4)读图回答:北5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洋和 洋,北4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洋,北3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洋.注意分别是哪些大洲包围了他们.
(5)南北美洲之间分界线叫运河,亚非两洲之间分界线又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之间隔着海峡,非洲和欧洲之间也有一个海峡叫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3、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看到三叶虫: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田: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板块构造学说:地表由岩石组成;分为6个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根据箭头判断运动方向);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七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①太平洋与北冰洋 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②太平洋与印度洋 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至南极大陆.
③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为界.
④大西洋与北冰洋 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⑤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
行政区划的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庆回归.
有些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