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材料二  《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苏州风俗考》: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

2019-04-2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材料二  《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苏州风俗考》: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  鄱阳湖东部,至清末已有21圩(即圩田,在江湖岸边浅水处,筑堤排水,形成田地)。长江中游湖区垸田(垸田:与圩田相似)集中分布于洞庭湖区、长江荆州段和汉水下游沿岸。康熙年间,两湖垸田有较大发展。清廷特旨鼓励垦荒,无力之家由官府捐给牛种。清末,湖北荆州府各县垸田数量也明显增多。

  ――摘编自孟昭华编著《中国灾荒史记》

  请回答:

  (1)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的“湖广熟,天下足”,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试从经济的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农业生产商品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有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因素。(4分)

(3)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优质解答
答案:(1)变化:由太湖平源转移到江汉平源。(2分)原因: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每点2分,共4分)(2)实行“一条鞭法”和“地丁银”;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国内市场扩大;大量产品投放市场。(4分)(1点1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得满分)(3)原因:明清封建政府鼓励垦荒;长江中游湖区(江汉平原等地)大量辟田;农民辛勤劳作。(1点1分,共3分)
答案:(1)变化:由太湖平源转移到江汉平源。(2分)原因: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每点2分,共4分)(2)实行“一条鞭法”和“地丁银”;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国内市场扩大;大量产品投放市场。(4分)(1点1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得满分)(3)原因:明清封建政府鼓励垦荒;长江中游湖区(江汉平原等地)大量辟田;农民辛勤劳作。(1点1分,共3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