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
儿时,父母是我们不成熟心灵的保护伞,他们把种种黑暗挡住,而告诉我们许多美丽的童话,有王子公主,有英雄美女.上学后,教师是我们获得系统性认知的构建者,他们弃糟粕取精华,教给我们科学、艺术和哲学,教给我们爱因斯坦、孟德斯鸠.
社会的教育呢?与前两者相反,无处不体现着残酷之美.
当我们长大成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满怀憧憬的社会新人,一趟这潭浑水时,社会把我们美好的梦想逐个击破.它告诉我们肮脏的现实,有官商勾结,有冷眼旁观,有许多已建立和将成形的潜规则.当我们被一堵堵厚重的墙壁碰得头破血流后,我们才逐渐摸索出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估算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便体现出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在受伤流泪后,找准自己的定位.挫折和失败丰满了我们的羽翼,它教会了我们怎样搭好自己的人生舞台,怎样增添生活的华彩,怎样在隐忍痛苦中酝酿出彩色的芬芳.
最近几十年的政治和经济的冲突已把上个世纪人们没有想到的危险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事情似乎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我们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心灵邪恶的一面被放大后的影子,社会残酷地向我们揭示人的劣根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明白高尚品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由此体现的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可概括为:一个人如果不承认对客观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是人的最高和终极目标,他将不会受到尊重.
社会日趋复杂及其自身结构的多元性,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早地陷入迷惑而不停地追问与思考,发现自己只是孤寂地生活着.其实,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这驱使我们联合众多局部的力量,去平衡这个不平等的世界,让这个世界的秩序更为合理,更有公信力.更能让每个个体,包括动植物,获得益处.所以,社会用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来教育人们追求更加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所以,纵使它曾经残酷地破坏了我们的乌托邦蓝图,但这一残酷又用它自身的另类美消弥了伤疤,描绘出更为合理的社会模式图.
因此,虽然社会的教育与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背道而弛,但它们殊途同归,引领我们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所以,不要怀疑社会教育的残酷美,它是命运给予我们的不偏不倚的爱.
背道而弛的另一种教育
对于羽翼未丰的雏鹰,它需要的是老鹰的翅膀为它遮风挡雨;它需要的是母亲的庇护和安全的环境,需要的是老鹰的奔波给他以食物.
而对于长大之后独立生存的鹰,它则需要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给他以钢铁的翅膀和翱翔苍穹的勇气,它需要与恶枭凶鸷流血厮杀的磨砺.
对于人类来说,前者好比是孟德斯鸠所说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后者则是来自社会的教育.
两种教育背道而弛.
若说家庭和学校是一个让稚嫩心灵成长的庇护所,那么社会即是一个锻炼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的冶炼厂.
已接受了十几年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我们,对于这种教育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家里,我们的父母会经常跟我们讲述做人的道理,如何去做一个好人;在学校,老师亦会教导我们如何做好学问,我们便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信息的灌输是的,家庭、学校教育即是一种正面而积极地善意的灌输.
那么社会呢?在家庭、学校的呵护下成长的我们,并非与社会完全隔离,比如每天我们或许会看新闻,看报纸,接收来自社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索取,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份.好比我们经常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了某人在某地犯了什么事并被法律制裁,接受这类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的教育,社会通过媒体向人们传播信息,但不会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而以反面例子来告诫人们不该做什么由此看来,社会教育是一种反面的教育.
所以,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背道而弛
两者的背道而弛,不仅体现在方式上,亦体现于受教育者身上在家庭与学校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父母老师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而在社会中,人必须转为主动,比如拿现今大学生就业来说,只有大学生主动地去找工作,主动去尝试,尽管四处碰壁,但碰壁的同时也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守株待兔的人难以接受到这种经验,没有这样的经验,亦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是不能像在大树底下等撞死的兔子一样偶然地等出来,而是需要在不断地碰壁中锻炼出来.
对于即将成人并走进社会的我们,现在便处在这种截然不同的分界点.我们该如何面对与适应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形?无论从哪个方面去探讨,都无不警示着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和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并非是未雨绸缪,而是饮鸠止渴,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鼓起勇气面对挑战,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
现在的我们,已不是在巢中等待喂养和接受呵护的雏鸟,而是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就让暴风雨和恶枭凶鸷来得更猛烈些吧!只有拥有钢铁的翅膀,才能让我们翱翔九天!
以教育之名生存着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被程式化了.从呱呱落地之时,孩子便开始接受家庭的启蒙教育,接着被送进了校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最后,我们正式步入社会的大熔炉,以自身的才能去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轨迹.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人生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明白地说,你接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的一生.
如我以上所说,人一生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美好中前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给孩子的都是诚实善良,经常为孩子讲故事,在诸多童话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坏人总会受到惩罚,而好人都得到幸福的结局.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幸福和快乐永远是结局,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认为自己生活的社会也是一样,家庭教育中的孩子觉得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迷茫中摸索
短暂的家庭教育结束,怀着对一切的热爱,来到校园.在这里,教师接过父母递过来的火炬,继续对孩子们进行着以美好为主的教育.教师教给我们各方面的知识,并晓以我们做人的准则,还会让我们接触少许社会的知识.于是我们迷茫了,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并非那么美好,但此时美好仍在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带着些许的迷茫和满腔的热血,我们迈出校园……
在痛苦中奋起
载着才能和热情的我们,怀着征服一切的壮志走入社会,突然发现我们在这里依然接受着教育,不过是教育者换成了全社会,而且这里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非常不适应,简直与以前的教育背道而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尔虞我诈,知道了阳奉阴违,见识了勾心斗角,学会了笼络人心,在痛苦中我们唯有选择奋起.
我认为社会教育是真正的实体,是最有用的教育,社会中的知识才是最为丰富而实用的.它不像家庭和校园时刻呵护着我们,反而不停地伤害才是它的教育方式,而我们在舐舔伤口之时,便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给我们看到它的丑恶,同样给我们以它的温情它以独特的方法教育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我们把这看成它对我们的教育即可
我们以教育之名生存着,证明自己不菲的价值
学的三重奏
如果说,学,是为了丰富精神,塑造人格,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目的得以确立;在学校中,这种目的得以修正完善;而在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
无可否认,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为树立一种理念和人格要有成才的雄心,仁义的处世态度,才为人生追求的正道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理念,也以它们为道德准则行走人生.
但社会教育留给我们的并不只如此如果将教育比喻为一锅汤,那家庭和学校都是口味平淡的清汤,而社会却是一锅沸腾的浓汤它不仅有仁义道德,更有贪嗔痴会;它不仅有家庭学校中所教育的人格,有所谓的高尚、诚实,也有它所不提倡的欺骗、出卖甚至是恐吓社会中所含的教育成分是复杂的,教育内涵是双重的只有你投身其中,几番体会,才能挖掘出哪些是我们塑造人格真正所需的.
在家中,有一个已确定对的价值由你去领略在学校,我们听的是岳飞,学的是孔子可走出社会,已看不到有人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反而会被告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麦道夫的骗局,华南虎事件,商场的尔虞我诈,这些不知不觉地迷惑了我们,我们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
社会中价值观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我们选择的太多,有时会迷惑我认为,我们所具有的判断力,太多是在关注外在社会,试图寻求一种准则作为处世的标准但很少有人懂得反观内心,反问自己:“这个社会中到底哪种事物值得我们选择,可拿来作我们人格的标准到底是哪种方向,才能将我们心中所认为可行的理念发扬光大”这是社会教育极具挑战性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社会,才真正不为一种观念所束缚,以自身的认知去寻求一种人生方向.
韩信终究在社会中选择了报效君主,为才所用;陶渊明终究看透功名利禄,反归田园;苏轼晚年看破得失,笑对贬谪,游于赤壁之下;梵高最终看透生命穿越生死局限,饮弹离世这都是他们在社会中学习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一份归属,一个追求.
所以,学无止境,在家庭中衍生,在学校中补充,在社会中再一次选择,发扬光大它们是三种教育,也是完全不相同的三重奏,是知识的递进,也是人格的升华
那一种锤炼
人的一生,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被锤炼孟德斯鸠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如果说父母的教育是为未成型的我们塑形,教师的教育是琢玉一般的敲凿,那么社会的教育就像沙砾打磨珍珠一样细微,是隐隐的痛楚,道不明,说不出.
父母教导我们要相信,信这个世界,信这个社会然而我们怀着一颗信任的心走入社会社会却告诉我们要猜疑,要戒备
教师教导我们要正直,诚实地对待他人,真诚地看待自己然而社会却告诉我们,如果不会奉承,如果不会讨好,或许社会会否定掉你一切的内在,让你停留在原地.
于是,无数怀着热血梦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人步入社会,却和多少先辈一样输给了生活,输给了社会或许几年,或许十几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和大街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庸庸碌碌,疲于奔波了.
当昔日的“可能”被今日的“不可能”取代,当往日的“无畏”被今日的“畏惧”取代,当曾经的梦想被今日的现实取代,当热情缓缓熄灭,当棱角渐渐磨平,我们成熟了,历练了,却也沧桑了,冷淡了不再轻易地快乐悲伤,不再为了一个目标而挥洒汗水,不再将真实的自己敞开于世人之间那样的未来,只剩悲哀.
社会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静默无声的,也是冷血无情的,它让在瑰丽温暖的花室中成长的我们,经历了阵阵寒风和细雪然而,抵御寒冷的只有温暖,化解冬天的只有春风,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我们可以学会怀疑,却不能丢弃相信;可以学会谎言,却不能丢弃真诚.
行走在如履薄冰的世界,请与过去紧紧相牵,一路带着曾经的美好,怀着温暖的愿望.
这样,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社会教育即使冷酷,同样也是生命的最大的馈赠.
社会的锻炼,或许残忍,或许无情,但他最终给予我们的仍是美好与安宁.
第三种教育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我们接受过三种教育,前两种是来自父母,老师的,而第三种教育来自社会它与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想来亦是这样,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却无法给予我们实践的土地父母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却无法帮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而这一切,我们都会在社会中得到历炼它给予我们的有挫败,有成功,有艰辛,有痛楚,亦有成长的滋味,这是你我人生最深刻的教育.
曾经看过日本作家的小说《白色巨塔》,讲述着一位刚从院校毕业,迈入社会的年轻医生,他在这个大染缸中看到身边各式各样的人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携取那权力的塔尖上耀眼的宝石在这过程中,他们就算丧失了亲情、友情、爱情,也在所不惜,冷漠与欲望充斥着他们的内心无情的社会逼迫人们掘弃那些温良、放弃那些在父母、教师中学到的优秀品质,而用另一种残忍去立足社会.
初读此书,心中久久难以平静,难道这就是孟德斯鸠所谓的第三种教育吗?这种教育给予人们残忍、冷漠、无情,为保全自己而不惜一切我不禁害怕步入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了,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温良哪儿去了,社会的教育真的完全背离了那些父母师长所给予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吗?
比尔·盖茨曾经对社会作过这样的诠释:“社会,它无情的打击了我初来乍到时的所有激情与梦想,有时,我也恨它,它让世界显得并不那么美好,它亦有自己丑恶的嘴脸,它有时将你推至风口浪尖,有时又让你坠入谷底,可是,请别怪它,它只是想教会你成长”比尔的一番话让我有了另一番体会:社会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只是想让我们深知,在父母师长教会我们的所有美好之中,社会,这第三种教育只是给这些美好加入了现实的滋味,它让你体验人间冷暖,让你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过是想让你在磨难中成长,在进退两难时选择坚强.
人生的第三种教育,有一种微微苦涩的味道,它现实的让人胆怯,面对人生的诱惑,它让你学会选择,面对人生的低谷,它让你学会坚强,面对尔虞我诈,它又让你学会灵活应对,在这纷纷扰扰之中,你脱离了曾经稚嫩的外壳,将父母师长的教育作为做人的基石,在社会的泥淖中摸打滚爬,在渐渐成长之时,又不失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就是社会所给予的第三种教育.
我不会如陶渊明般因厌恶这尘世的诸多不顺而遗世独立,也不会如海子般因无法忍受社会的纷扰而选择弃世,我会在社会中不断摸打滚爬,学会成长,找至一方属于自己的位置,我坚信,这第三种教育给予我的是心灵的成熟与灵魂的成长.
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
儿时,父母是我们不成熟心灵的保护伞,他们把种种黑暗挡住,而告诉我们许多美丽的童话,有王子公主,有英雄美女.上学后,教师是我们获得系统性认知的构建者,他们弃糟粕取精华,教给我们科学、艺术和哲学,教给我们爱因斯坦、孟德斯鸠.
社会的教育呢?与前两者相反,无处不体现着残酷之美.
当我们长大成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满怀憧憬的社会新人,一趟这潭浑水时,社会把我们美好的梦想逐个击破.它告诉我们肮脏的现实,有官商勾结,有冷眼旁观,有许多已建立和将成形的潜规则.当我们被一堵堵厚重的墙壁碰得头破血流后,我们才逐渐摸索出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估算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便体现出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在受伤流泪后,找准自己的定位.挫折和失败丰满了我们的羽翼,它教会了我们怎样搭好自己的人生舞台,怎样增添生活的华彩,怎样在隐忍痛苦中酝酿出彩色的芬芳.
最近几十年的政治和经济的冲突已把上个世纪人们没有想到的危险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事情似乎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我们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心灵邪恶的一面被放大后的影子,社会残酷地向我们揭示人的劣根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明白高尚品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由此体现的社会教育的残酷之美可概括为:一个人如果不承认对客观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是人的最高和终极目标,他将不会受到尊重.
社会日趋复杂及其自身结构的多元性,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早地陷入迷惑而不停地追问与思考,发现自己只是孤寂地生活着.其实,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这驱使我们联合众多局部的力量,去平衡这个不平等的世界,让这个世界的秩序更为合理,更有公信力.更能让每个个体,包括动植物,获得益处.所以,社会用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来教育人们追求更加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所以,纵使它曾经残酷地破坏了我们的乌托邦蓝图,但这一残酷又用它自身的另类美消弥了伤疤,描绘出更为合理的社会模式图.
因此,虽然社会的教育与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背道而弛,但它们殊途同归,引领我们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所以,不要怀疑社会教育的残酷美,它是命运给予我们的不偏不倚的爱.
背道而弛的另一种教育
对于羽翼未丰的雏鹰,它需要的是老鹰的翅膀为它遮风挡雨;它需要的是母亲的庇护和安全的环境,需要的是老鹰的奔波给他以食物.
而对于长大之后独立生存的鹰,它则需要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给他以钢铁的翅膀和翱翔苍穹的勇气,它需要与恶枭凶鸷流血厮杀的磨砺.
对于人类来说,前者好比是孟德斯鸠所说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后者则是来自社会的教育.
两种教育背道而弛.
若说家庭和学校是一个让稚嫩心灵成长的庇护所,那么社会即是一个锻炼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的冶炼厂.
已接受了十几年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我们,对于这种教育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家里,我们的父母会经常跟我们讲述做人的道理,如何去做一个好人;在学校,老师亦会教导我们如何做好学问,我们便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信息的灌输是的,家庭、学校教育即是一种正面而积极地善意的灌输.
那么社会呢?在家庭、学校的呵护下成长的我们,并非与社会完全隔离,比如每天我们或许会看新闻,看报纸,接收来自社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索取,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份.好比我们经常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了某人在某地犯了什么事并被法律制裁,接受这类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的教育,社会通过媒体向人们传播信息,但不会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而以反面例子来告诫人们不该做什么由此看来,社会教育是一种反面的教育.
所以,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背道而弛
两者的背道而弛,不仅体现在方式上,亦体现于受教育者身上在家庭与学校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父母老师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而在社会中,人必须转为主动,比如拿现今大学生就业来说,只有大学生主动地去找工作,主动去尝试,尽管四处碰壁,但碰壁的同时也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守株待兔的人难以接受到这种经验,没有这样的经验,亦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是不能像在大树底下等撞死的兔子一样偶然地等出来,而是需要在不断地碰壁中锻炼出来.
对于即将成人并走进社会的我们,现在便处在这种截然不同的分界点.我们该如何面对与适应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形?无论从哪个方面去探讨,都无不警示着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和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并非是未雨绸缪,而是饮鸠止渴,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鼓起勇气面对挑战,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
现在的我们,已不是在巢中等待喂养和接受呵护的雏鸟,而是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就让暴风雨和恶枭凶鸷来得更猛烈些吧!只有拥有钢铁的翅膀,才能让我们翱翔九天!
以教育之名生存着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被程式化了.从呱呱落地之时,孩子便开始接受家庭的启蒙教育,接着被送进了校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最后,我们正式步入社会的大熔炉,以自身的才能去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轨迹.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人生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明白地说,你接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的一生.
如我以上所说,人一生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美好中前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给孩子的都是诚实善良,经常为孩子讲故事,在诸多童话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坏人总会受到惩罚,而好人都得到幸福的结局.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幸福和快乐永远是结局,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认为自己生活的社会也是一样,家庭教育中的孩子觉得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迷茫中摸索
短暂的家庭教育结束,怀着对一切的热爱,来到校园.在这里,教师接过父母递过来的火炬,继续对孩子们进行着以美好为主的教育.教师教给我们各方面的知识,并晓以我们做人的准则,还会让我们接触少许社会的知识.于是我们迷茫了,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并非那么美好,但此时美好仍在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带着些许的迷茫和满腔的热血,我们迈出校园……
在痛苦中奋起
载着才能和热情的我们,怀着征服一切的壮志走入社会,突然发现我们在这里依然接受着教育,不过是教育者换成了全社会,而且这里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非常不适应,简直与以前的教育背道而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尔虞我诈,知道了阳奉阴违,见识了勾心斗角,学会了笼络人心,在痛苦中我们唯有选择奋起.
我认为社会教育是真正的实体,是最有用的教育,社会中的知识才是最为丰富而实用的.它不像家庭和校园时刻呵护着我们,反而不停地伤害才是它的教育方式,而我们在舐舔伤口之时,便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给我们看到它的丑恶,同样给我们以它的温情它以独特的方法教育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我们把这看成它对我们的教育即可
我们以教育之名生存着,证明自己不菲的价值
学的三重奏
如果说,学,是为了丰富精神,塑造人格,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目的得以确立;在学校中,这种目的得以修正完善;而在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
无可否认,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为树立一种理念和人格要有成才的雄心,仁义的处世态度,才为人生追求的正道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理念,也以它们为道德准则行走人生.
但社会教育留给我们的并不只如此如果将教育比喻为一锅汤,那家庭和学校都是口味平淡的清汤,而社会却是一锅沸腾的浓汤它不仅有仁义道德,更有贪嗔痴会;它不仅有家庭学校中所教育的人格,有所谓的高尚、诚实,也有它所不提倡的欺骗、出卖甚至是恐吓社会中所含的教育成分是复杂的,教育内涵是双重的只有你投身其中,几番体会,才能挖掘出哪些是我们塑造人格真正所需的.
在家中,有一个已确定对的价值由你去领略在学校,我们听的是岳飞,学的是孔子可走出社会,已看不到有人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反而会被告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麦道夫的骗局,华南虎事件,商场的尔虞我诈,这些不知不觉地迷惑了我们,我们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
社会中价值观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我们选择的太多,有时会迷惑我认为,我们所具有的判断力,太多是在关注外在社会,试图寻求一种准则作为处世的标准但很少有人懂得反观内心,反问自己:“这个社会中到底哪种事物值得我们选择,可拿来作我们人格的标准到底是哪种方向,才能将我们心中所认为可行的理念发扬光大”这是社会教育极具挑战性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社会,才真正不为一种观念所束缚,以自身的认知去寻求一种人生方向.
韩信终究在社会中选择了报效君主,为才所用;陶渊明终究看透功名利禄,反归田园;苏轼晚年看破得失,笑对贬谪,游于赤壁之下;梵高最终看透生命穿越生死局限,饮弹离世这都是他们在社会中学习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一份归属,一个追求.
所以,学无止境,在家庭中衍生,在学校中补充,在社会中再一次选择,发扬光大它们是三种教育,也是完全不相同的三重奏,是知识的递进,也是人格的升华
那一种锤炼
人的一生,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被锤炼孟德斯鸠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如果说父母的教育是为未成型的我们塑形,教师的教育是琢玉一般的敲凿,那么社会的教育就像沙砾打磨珍珠一样细微,是隐隐的痛楚,道不明,说不出.
父母教导我们要相信,信这个世界,信这个社会然而我们怀着一颗信任的心走入社会社会却告诉我们要猜疑,要戒备
教师教导我们要正直,诚实地对待他人,真诚地看待自己然而社会却告诉我们,如果不会奉承,如果不会讨好,或许社会会否定掉你一切的内在,让你停留在原地.
于是,无数怀着热血梦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人步入社会,却和多少先辈一样输给了生活,输给了社会或许几年,或许十几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和大街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庸庸碌碌,疲于奔波了.
当昔日的“可能”被今日的“不可能”取代,当往日的“无畏”被今日的“畏惧”取代,当曾经的梦想被今日的现实取代,当热情缓缓熄灭,当棱角渐渐磨平,我们成熟了,历练了,却也沧桑了,冷淡了不再轻易地快乐悲伤,不再为了一个目标而挥洒汗水,不再将真实的自己敞开于世人之间那样的未来,只剩悲哀.
社会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静默无声的,也是冷血无情的,它让在瑰丽温暖的花室中成长的我们,经历了阵阵寒风和细雪然而,抵御寒冷的只有温暖,化解冬天的只有春风,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我们可以学会怀疑,却不能丢弃相信;可以学会谎言,却不能丢弃真诚.
行走在如履薄冰的世界,请与过去紧紧相牵,一路带着曾经的美好,怀着温暖的愿望.
这样,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社会教育即使冷酷,同样也是生命的最大的馈赠.
社会的锻炼,或许残忍,或许无情,但他最终给予我们的仍是美好与安宁.
第三种教育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我们接受过三种教育,前两种是来自父母,老师的,而第三种教育来自社会它与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想来亦是这样,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却无法给予我们实践的土地父母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却无法帮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而这一切,我们都会在社会中得到历炼它给予我们的有挫败,有成功,有艰辛,有痛楚,亦有成长的滋味,这是你我人生最深刻的教育.
曾经看过日本作家的小说《白色巨塔》,讲述着一位刚从院校毕业,迈入社会的年轻医生,他在这个大染缸中看到身边各式各样的人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携取那权力的塔尖上耀眼的宝石在这过程中,他们就算丧失了亲情、友情、爱情,也在所不惜,冷漠与欲望充斥着他们的内心无情的社会逼迫人们掘弃那些温良、放弃那些在父母、教师中学到的优秀品质,而用另一种残忍去立足社会.
初读此书,心中久久难以平静,难道这就是孟德斯鸠所谓的第三种教育吗?这种教育给予人们残忍、冷漠、无情,为保全自己而不惜一切我不禁害怕步入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了,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温良哪儿去了,社会的教育真的完全背离了那些父母师长所给予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吗?
比尔·盖茨曾经对社会作过这样的诠释:“社会,它无情的打击了我初来乍到时的所有激情与梦想,有时,我也恨它,它让世界显得并不那么美好,它亦有自己丑恶的嘴脸,它有时将你推至风口浪尖,有时又让你坠入谷底,可是,请别怪它,它只是想教会你成长”比尔的一番话让我有了另一番体会:社会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只是想让我们深知,在父母师长教会我们的所有美好之中,社会,这第三种教育只是给这些美好加入了现实的滋味,它让你体验人间冷暖,让你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过是想让你在磨难中成长,在进退两难时选择坚强.
人生的第三种教育,有一种微微苦涩的味道,它现实的让人胆怯,面对人生的诱惑,它让你学会选择,面对人生的低谷,它让你学会坚强,面对尔虞我诈,它又让你学会灵活应对,在这纷纷扰扰之中,你脱离了曾经稚嫩的外壳,将父母师长的教育作为做人的基石,在社会的泥淖中摸打滚爬,在渐渐成长之时,又不失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就是社会所给予的第三种教育.
我不会如陶渊明般因厌恶这尘世的诸多不顺而遗世独立,也不会如海子般因无法忍受社会的纷扰而选择弃世,我会在社会中不断摸打滚爬,学会成长,找至一方属于自己的位置,我坚信,这第三种教育给予我的是心灵的成熟与灵魂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