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探讨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脑半球(以下简称左脑、右脑),左、右脑平行存在,左脑同样具有右脑的功能,右脑也同样具有左脑的功能,只是各有分工和侧重点而已;另外,认为左脑储存的信息一般是我们出生后所获得的,在左脑反复得到强化的信息最终转存在我们的右脑,而右脑继承了我们祖先的遗传因子,是祖先智慧的代言人。这种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的科学论断得到了医学界、心理学界广泛认可。还有,一般认为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在《十度纲要》之《专题辅导•智慧度真心自在》中讲“真心”时提到:“人
2019-04-27
关于大脑的探讨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脑半球(以下简称左脑、右脑),左、右脑平行存在,左脑同样具有右脑的功能,右脑也同样具有左脑的功能,只是各有分工和侧重点而已;另外,认为左脑储存的信息一般是我们出生后所获得的,在左脑反复得到强化的信息最终转存在我们的右脑,而右脑继承了我们祖先的遗传因子,是祖先智慧的代言人。这种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的科学论断得到了医学界、心理学界广泛认可。还有,一般认为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在《十度纲要》之《专题辅导•智慧度真心自在》中讲“真心”时提到:“人体中基本类似于宇宙真如佛性之体状态,以大脑为中心的物质称为真心,由真心尘组成。有人把真心叫思想,这仅仅是真心的功用;有人把真心叫大脑,这仅仅是肉眼看到的解剖状态,是真心的载体。”在《对古今中外哲学思想的学术探讨》之《哲学的天空》、《思维哲学拾趣》中,也曾多次提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能不能再通俗易懂地讲一讲: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如何看待左、右脑的平行存在及分工?大脑是真心的载体,那么修养的提高对作为真心载体的大脑有什么影响?菩萨是以“假我”为用,那么这个“假我”的大脑是怎样的状态?能不能从体性用的角度来讲一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区别?
优质解答
以下供参考。
1、关于大脑,我的建议首先是应该健康。而健康的大脑不仅表现在生理上的健康,也表现在心理上的健康。所以,陶冶我们的性格、锻炼我们的为人处事,都是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心理(大脑)健康水平。
2、关于锻炼我们的大脑,我们应双管齐下。例如锻炼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既要在直觉上(形象思维)就要意识到自己的习气是什么,之后加以改正,又要在逻辑上分析自己的习气,之后加以改正。而改正的方法也是二者都可以运用的:一种是不要找原因、找过程的当机立断地改正习气(形象思维);一种是通过分析原因,从改变原因上着手改变习气(逻辑思维)。
3、医学认为人的身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很好地修养能够更好地营养大脑,从而避免一些心脑血管病。例如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怒太过,很可能得了脑溢血了,这种病态的大脑,又怎能很好地思维呢?
4、菩萨也是人。人的大脑基本结构、功能、状态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菩萨境界的这个大脑只是领悟到了“假我”的法理和功用。
5、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是大脑的功用,只是前者侧重于整体性、直观性思维,后者侧重局部性、推理性思维。
6、关于真心尘。首先真心之本体的状态佛家认为是不生不灭的真如之体的状态。《楞严经》:“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同时我们又认为真心“由真心尘组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大经卷在一微尘内】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人自不识。”这个里面提到了“一念心尘”,是佛家心物一如的表述。当然“心尘”也有烦恼的含义。《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中提圆悟禅师对真心佛性描述的话:“到这里高而无上,深而无底,旁尽虚空际,中极邻虚尘,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底钵盂,无影杖子。”这里的“邻虚尘”状态就类比于“真心尘”状态。
但是要注意,我们虽然说“真心尘”(邻虚、极微)实有,但是是认为它可随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如果大脑死亡了,“真心尘”也就没有了,从而更进一步地达到空——真如的状态。所以它是处于无常变化过程中的。这和外道所认为的事物永恒实体性存在不同。这个观点虽然在佛家一般认为是小乘观点,但由于对我们理解空(析空)也有一定的意义,故我们也选用了这一说法。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邻虚】……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
摘自 郭旭东——蓝色莲花 博客
以下供参考。
1、关于大脑,我的建议首先是应该健康。而健康的大脑不仅表现在生理上的健康,也表现在心理上的健康。所以,陶冶我们的性格、锻炼我们的为人处事,都是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心理(大脑)健康水平。
2、关于锻炼我们的大脑,我们应双管齐下。例如锻炼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既要在直觉上(形象思维)就要意识到自己的习气是什么,之后加以改正,又要在逻辑上分析自己的习气,之后加以改正。而改正的方法也是二者都可以运用的:一种是不要找原因、找过程的当机立断地改正习气(形象思维);一种是通过分析原因,从改变原因上着手改变习气(逻辑思维)。
3、医学认为人的身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很好地修养能够更好地营养大脑,从而避免一些心脑血管病。例如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怒太过,很可能得了脑溢血了,这种病态的大脑,又怎能很好地思维呢?
4、菩萨也是人。人的大脑基本结构、功能、状态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菩萨境界的这个大脑只是领悟到了“假我”的法理和功用。
5、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是大脑的功用,只是前者侧重于整体性、直观性思维,后者侧重局部性、推理性思维。
6、关于真心尘。首先真心之本体的状态佛家认为是不生不灭的真如之体的状态。《楞严经》:“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同时我们又认为真心“由真心尘组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大经卷在一微尘内】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人自不识。”这个里面提到了“一念心尘”,是佛家心物一如的表述。当然“心尘”也有烦恼的含义。《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中提圆悟禅师对真心佛性描述的话:“到这里高而无上,深而无底,旁尽虚空际,中极邻虚尘,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底钵盂,无影杖子。”这里的“邻虚尘”状态就类比于“真心尘”状态。
但是要注意,我们虽然说“真心尘”(邻虚、极微)实有,但是是认为它可随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如果大脑死亡了,“真心尘”也就没有了,从而更进一步地达到空——真如的状态。所以它是处于无常变化过程中的。这和外道所认为的事物永恒实体性存在不同。这个观点虽然在佛家一般认为是小乘观点,但由于对我们理解空(析空)也有一定的意义,故我们也选用了这一说法。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邻虚】……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
摘自 郭旭东——蓝色莲花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