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谦卑 ①谦卑的前提是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要敬畏天地、敬畏环境、敬畏文明、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没有敬畏,其言行就会像洪水一样自由泛滥。 ②敬是态度,是外部表现;畏是心理活动,是内在原因。只要是敬畏,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比不敬畏好。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往往是假的敬畏比真的不敬畏要好。不敬畏先祖、神明,不敬畏国家、民族,就会成为无所顾忌的暴君、法
2019-05-04
敬畏与谦卑
①谦卑的前提是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要敬畏天地、敬畏环境、敬畏文明、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没有敬畏,其言行就会像洪水一样自由泛滥。
②敬是态度,是外部表现;畏是心理活动,是内在原因。只要是敬畏,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比不敬畏好。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往往是假的敬畏比真的不敬畏要好。不敬畏先祖、神明,不敬畏国家、民族,就会成为无所顾忌的暴君、法西斯;不敬畏生命,不敬畏文化,就造成了社会道德沦陷,造假贩假泛滥;不敬畏自然,不敬畏天地,人类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最浅显的例子是,遇到红灯,无论是敬畏还是假敬畏,都会停车或止步耐心等待而不敢越线,在外人看来,都是敬畏;如果不敬畏,硬闯红灯,那可是你死我亡的违法行为!
③当然,所谓敬畏,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是对文明道德的敬畏,是对纪律法规的敬畏。对于泛滥无度的洪水,要敢于治理;对于专横跋扈的权势,要敢于抗争;对于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要敢于针砭。
④要做到敬畏,必须先懂得谦卑。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处处争出风头,不尊重大众,就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接纳。
⑤谦卑而不自卑,也是韬光养晦之术。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的人。
⑥常怀敬畏之心,学做谦卑的人,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威望,使人格更加高尚,人品更加高贵。
(1)第③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优质解答
(1)本题考查语段能不能删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需要先表态,一般为不能;然后分析这段论证了什么,与其他语段有什么关系,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把谦卑和不谦卑的人的结局加以对比,是对比论证,作用是: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答案:
(1)(2分)不能删去(0.5分).因为第③自然段进一步阐明了敬畏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有些对象要敢于“不敬畏”(1分),这一段使论证更严密(0.5分).
(2)(2分)对比论证(1分),把谦卑和不谦卑的人的结局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谦卑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的观点(1分).
(1)本题考查语段能不能删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需要先表态,一般为不能;然后分析这段论证了什么,与其他语段有什么关系,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把谦卑和不谦卑的人的结局加以对比,是对比论证,作用是: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答案:
(1)(2分)不能删去(0.5分).因为第③自然段进一步阐明了敬畏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有些对象要敢于“不敬畏”(1分),这一段使论证更严密(0.5分).
(2)(2分)对比论证(1分),把谦卑和不谦卑的人的结局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谦卑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的观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