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求论语中涉及到仁.礼.义的语句 带注释

2019-05-03

求论语中涉及到仁.礼.义的语句 带注释
优质解答
【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x0d(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x0d(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x0d(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x0d(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x0d(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x0d(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x0d(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x0d【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x0d(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x0d(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x0d(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x0d(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x0d(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x0d(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x0d(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x0d【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x0d【原文】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注释】(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x0d(2)和:调和、和谐、协调.\x0d(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x0d(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x0d【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注解】(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x0d(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x0d(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x0d(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x0d(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x0d(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x0d【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x0d(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x0d(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x0d(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x0d(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x0d(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x0d(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x0d(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x0d【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x0d(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x0d(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x0d(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x0d(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x0d(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x0d(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x0d(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x0d【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x0d【原文】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注释】(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x0d(2)和:调和、和谐、协调.\x0d(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x0d(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x0d【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注解】(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x0d(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x0d(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x0d(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x0d(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x0d(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x0d【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相关标签: 论语 涉及 语句 注释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