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不知道( ) ⑵虽有嘉肴( ) ⑶教然后知困( ) ⑷其此之谓乎(

2019-06-2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不知道( ) ⑵虽有嘉肴( )

⑶教然后知困( ) ⑷其此之谓乎(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⑵《兑命》曰:“学学半。”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三处)(3分)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4.“人不学,不知道”和“教学相长”各强调了什么?有什么异同点?(5分)

优质解答


1.(4分)(1) 道理(2)即使(3)不通,理解不了(4)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
2.(6分)(1)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2)《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意思对即可,关键词没有翻译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3.是 故 //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4.(5分)“人不学,不知道”强调的是人要学习,“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和学两个方面,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4分,各2分)。两者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教学相长”的内容比“人不学不知道”要广泛。(“教学相长”的内容包含了“人不学,不知道”的内容)(1分,略作分析即可)。



分 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如:“是故”是因此的意思。“学学半”中,第一个“学”是动词教,第二个“学”是动词学习。
3.根据句意:学习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来划分节奏即可。
4.“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人不去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的是人要学习。“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强调的是教和学两个方面,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考点:
解释词语 翻译句子 划分句子节奏 理解句子

点评: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划分文言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考点
分析:
考点1:历史事件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1.(4分)(1) 道理(2)即使(3)不通,理解不了(4)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
2.(6分)(1)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2)《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意思对即可,关键词没有翻译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3.是 故 //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4.(5分)“人不学,不知道”强调的是人要学习,“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和学两个方面,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4分,各2分)。两者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教学相长”的内容比“人不学不知道”要广泛。(“教学相长”的内容包含了“人不学,不知道”的内容)(1分,略作分析即可)。



分 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如:“是故”是因此的意思。“学学半”中,第一个“学”是动词教,第二个“学”是动词学习。
3.根据句意:学习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来划分节奏即可。
4.“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人不去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的是人要学习。“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强调的是教和学两个方面,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考点:
解释词语 翻译句子 划分句子节奏 理解句子

点评: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划分文言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考点
分析:
考点1:历史事件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