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
2019-12-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
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______。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道理的注意。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具体选目来看,不少算不上名篇的东西都入选了。比如杨万里,选的和李白、杜甫一样多,都是17首。先生特别说明:“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要取代之前的《千家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出于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低俗。
⑥这个选本也许是当前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了,然而,我觉得仍可以再改进。先生的高龄使她疏忽了选本的真正定位: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后者却只需要将基本适合孩子接受力的名篇,逐次向他们推送。叶先生无疑想提供前者,却向后者让了步。因此,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当然,我们不该再苛求一位已经为诗词教育奉献了一生的高龄学者,更该做的,是沿着她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行。
(节选自2017年2月7日《文汇报•笔会》)
(1)第③段加点字“生胝起茧”在文中是指___。
(2)对文章所用材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
B.第②段朋友幼年背诗的例子说明0-6岁的孩子大多对诗词的领悟力不强。
C.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
D.第⑤段以《唐诗三百首》的失误为例,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
(3)把第④段结尾的句子补充完整:___。
(4)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叶先生的出发点或许没有考虑编选作品是否低俗。
B.叶先生天赋的良好诗歌鉴赏力让选本保证了品质。
C.照应前文叶先生序言对于编选原则的“明确指出”。
D.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
(5)作者认为给孩子编选诗词读本的原则是什么?请加以概述。
①___
②___
③___
(6)第⑤段写道:“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下面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征的?请加以分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优质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题干中找出相关性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从文章第三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可以具体看出.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A、“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错误,并没有提到家长;C、“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不正确.原文第四段表述为“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D、“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错误,举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孩子读懂诗歌的重要性.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叙写文章语段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本段写的是诗词名篇的需求在于孩子,孩子需要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根据这个论断,应该填写“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本题考查学把握文章结构的基本能力.D、“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错误,这里主要是为了突出语段的具体内容,而非照应下文.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从“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可以具体把握给孩子编选诗词读本的原则.
(6)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由于本题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在解答的时候需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是运用拟人化的色彩,给景物以情感和生命,并且这首诗歌通俗易懂,让孩子能够产生对诗歌阅读的浓厚兴趣,表达出一种十分静谧之感.
答案:
(1)(2分)因幼年读得太熟(1分)而使心灵变得麻木,缺乏鲜明的感受力(1分).
(2)(2分)B
(3)(2分)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3分)D
(5)(3分)①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1分)②不拘泥于名家名篇(或:不只看名气);(1分)③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1分)
(6)(4分)泉眼和树阴在诗歌中都被拟人化了,赋予了景物情感和生机;(1分)三四句聚焦于小荷上的蜻蜓,画面感强烈,且十分有趣味.(1分)这首诗歌通俗易懂,清新自然,(1分)孩子读了可以对诗歌产生兴趣,因此十分适合孩子阅读.(1分)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题干中找出相关性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从文章第三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可以具体看出.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A、“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错误,并没有提到家长;C、“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不正确.原文第四段表述为“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D、“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错误,举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孩子读懂诗歌的重要性.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叙写文章语段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本段写的是诗词名篇的需求在于孩子,孩子需要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根据这个论断,应该填写“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本题考查学把握文章结构的基本能力.D、“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错误,这里主要是为了突出语段的具体内容,而非照应下文.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从“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可以具体把握给孩子编选诗词读本的原则.
(6)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由于本题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在解答的时候需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是运用拟人化的色彩,给景物以情感和生命,并且这首诗歌通俗易懂,让孩子能够产生对诗歌阅读的浓厚兴趣,表达出一种十分静谧之感.
答案:
(1)(2分)因幼年读得太熟(1分)而使心灵变得麻木,缺乏鲜明的感受力(1分).
(2)(2分)B
(3)(2分)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3分)D
(5)(3分)①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1分)②不拘泥于名家名篇(或:不只看名气);(1分)③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1分)
(6)(4分)泉眼和树阴在诗歌中都被拟人化了,赋予了景物情感和生机;(1分)三四句聚焦于小荷上的蜻蜓,画面感强烈,且十分有趣味.(1分)这首诗歌通俗易懂,清新自然,(1分)孩子读了可以对诗歌产生兴趣,因此十分适合孩子阅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