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用机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利用资源、抗御自然灾害、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还是城乡协作、工农联盟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起始于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半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②基本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特征是主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农业机械化使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发生了巨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 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出现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
以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例,其保有量在公社化后期和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的低迷后,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联合收获机也在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的趋势.
201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政策方向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政策目标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国家和农村的经济条件有直接的联系.在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很少的美国,农业机械继续向大型、宽幅、高速和高生产率的方向发展,并在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逐步向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过渡.电子技术、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及其设计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畜牧饲养业中,特别是养鸡业已进入工厂化连续生产的阶段,自动控制小气候的密闭鸡舍是畜牧机械的新发展.
在田间作业机械中,液压和电气控制相结合,或直接用电气或电磁控制的自动控制装置已开始应用,如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收割台的升降控制和拨禾轮的无级变速等.电子监视仪表的品种日益增多,如播种机上的播种均匀度监视仪、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谷粒损失监视仪和滚筒转速监测仪以及喷雾机上的喷幅和喷量监视仪等.电子技术越来越多地用在蔬菜和水果的自动分级、田间灌溉的自动管理等机械设备上.
中国仍以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为主.重点发展的项目是经济效益高、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证稳产高产和增产增收的农业机械品种,如排灌、植物保护和施肥等机械.用于农村多种经营的机械品种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例如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和禽畜饲养机械,以及养蜂、养蚕、池塘养鱼和食用菌类培植等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的节能和农用多种能源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发展趋势是:①从改进燃烧过程、回收利用废气和冷却水热量等方面着手,降低内燃机的耗油量.②使用植物油、酒精和沼气等从农副产品或农村废弃物中获得燃料的内燃机,以及可以变换所用燃料的双燃料内燃机.③利用太阳能、地热和火电站余热等烘干谷物和其他农产品,或把它们用于温室和禽畜舍的采暖加温系统.④利用风力发电和提水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79962.htm?fr=aladdin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用机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利用资源、抗御自然灾害、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还是城乡协作、工农联盟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起始于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半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②基本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特征是主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农业机械化使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发生了巨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 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出现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
以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例,其保有量在公社化后期和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的低迷后,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联合收获机也在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的趋势.
201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政策方向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政策目标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国家和农村的经济条件有直接的联系.在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很少的美国,农业机械继续向大型、宽幅、高速和高生产率的方向发展,并在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逐步向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过渡.电子技术、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及其设计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畜牧饲养业中,特别是养鸡业已进入工厂化连续生产的阶段,自动控制小气候的密闭鸡舍是畜牧机械的新发展.
在田间作业机械中,液压和电气控制相结合,或直接用电气或电磁控制的自动控制装置已开始应用,如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收割台的升降控制和拨禾轮的无级变速等.电子监视仪表的品种日益增多,如播种机上的播种均匀度监视仪、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谷粒损失监视仪和滚筒转速监测仪以及喷雾机上的喷幅和喷量监视仪等.电子技术越来越多地用在蔬菜和水果的自动分级、田间灌溉的自动管理等机械设备上.
中国仍以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为主.重点发展的项目是经济效益高、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证稳产高产和增产增收的农业机械品种,如排灌、植物保护和施肥等机械.用于农村多种经营的机械品种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例如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和禽畜饲养机械,以及养蜂、养蚕、池塘养鱼和食用菌类培植等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的节能和农用多种能源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发展趋势是:①从改进燃烧过程、回收利用废气和冷却水热量等方面着手,降低内燃机的耗油量.②使用植物油、酒精和沼气等从农副产品或农村废弃物中获得燃料的内燃机,以及可以变换所用燃料的双燃料内燃机.③利用太阳能、地热和火电站余热等烘干谷物和其他农产品,或把它们用于温室和禽畜舍的采暖加温系统.④利用风力发电和提水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79962.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