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之,而,以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思,并举典型例子

2019-05-03

之,而,以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思,并举典型例子
优质解答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
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
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
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
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
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
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
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
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
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
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
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
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
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
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
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
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
解牛》)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
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
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
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
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
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
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
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
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
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
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
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
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
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
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
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
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
解牛》)
相关标签: 古汉语 用法 典型 例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