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

2019-04-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9.选段中作者引用了哪些具体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任选四点作答,4分)   

    20.文章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6分)

    21.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但作者的这篇报道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4分)

优质解答

19.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毒气室和焚尸炉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女牢房的一些供人睡觉的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长廊里囚徒们的照片、令人窒息的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答对一点给1分)

20.反衬(或对比)。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也说明了任纳粹刑法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写作手法1分,阐释5分)

    21.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强烈的个人情感。

【解析】

19.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客观题,要将选项与归纳的要点做认真的比对。分析可知,作者引用了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焚尸炉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令人窒息的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等具体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 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分析可知,作者以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反衬这里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和纳粹刑法的残暴等。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

    试题分析:独辟蹊径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的模式化,抛开审题立意的第一思维,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中求反。分析可知,文中作者突破了一般客观报道的定势,写出了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并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毒气室和焚尸炉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女牢房的一些供人睡觉的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长廊里囚徒们的照片、令人窒息的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答对一点给1分)

20.反衬(或对比)。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也说明了任纳粹刑法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写作手法1分,阐释5分)

    21.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强烈的个人情感。

【解析】

19.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客观题,要将选项与归纳的要点做认真的比对。分析可知,作者引用了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焚尸炉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令人窒息的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等具体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 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分析可知,作者以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反衬这里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和纳粹刑法的残暴等。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

    试题分析:独辟蹊径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的模式化,抛开审题立意的第一思维,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中求反。分析可知,文中作者突破了一般客观报道的定势,写出了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并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标签: 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