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本学期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主要位于第二、四章,复习重点应落于后半部分.本册重点图:P4图1.4;P7图1.7;P10表格;P22图2.2;P32图2.14;P33图2.15;P36图2.17;P48图2.32;P53图2.36;P68图3.9;P79图3.21;P89图4.4;P91图4.6;P98图4.11;P100图4.13;P101图4.14;P102图4.16;P107图4.22;P110图4.25及其意义;P111图4.26;P112图4.27;P114图4.30及其意义.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本学期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主要位于第二、四章,复习重点应落于后半部分.本册重点图:P4图1.4;P7图1.7;P10表格;P22图2.2;P32图2.14;P33图2.15;P36图2.17;P48图2.32;P53图2.36;P68图3.9;P79图3.21;P89图4.4;P91图4.6;P98图4.11;P100图4.13;P101图4.14;P102图4.16;P107图4.22;P110图4.25及其意义;P111图4.26;P112图4.27;P114图4.30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