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长达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

2019-12-09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长达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国民党人在“七七”以前提出了“复兴民族”的口号。1934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长篇讲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写的《<中国之命运>要旨》中说:“应知中国之前途光明与黑暗实相因而俱在,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
--《<中国之命运>研究》材料四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和“界碑”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对比材料三、四,指出国共两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共识和差异。
优质解答
(1)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界碑是指的分界线,古代到近代的分界线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主要体现在:认为日本在军事上强于中国,而忽视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3)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从材料“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分析二者对于民族复兴的认识的不同,但是二者都是认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故答案为:
(1)“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界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共识:认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外侮,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契机.
差异:国民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命定之事势”;共产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结果.
(1)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界碑是指的分界线,古代到近代的分界线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主要体现在:认为日本在军事上强于中国,而忽视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3)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从材料“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分析二者对于民族复兴的认识的不同,但是二者都是认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故答案为:
(1)“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界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共识:认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外侮,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契机.
差异:国民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命定之事势”;共产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结果.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