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今天父亲在饭桌上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给这个故事命名为“六个馒头的故事”.
父亲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养家户口经常到离家很远的煤矿去拉煤,比如到新乡、焦作、鹤壁、河北省的一些地区等.这一次他是到河北省的长安煤矿拉了一千市斤煤,原计划六天赶到家,所以路上只带了六天的干粮,谁知在离家还有六十里地的时候,天下起了倾盆大雨,父亲带的雨具只是一块很薄的塑料布,所以只能停下来.跟父亲一起拉煤的伙伴因为有雨具也有牲口出力,所以他们不愿停下,他们继续往家赶了,落下父亲一人,干粮也吃完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离家还有几十里路,天还下着大雨,这是凄凄惨惨戚戚!幸运的是,在父亲避雨时碰上两个八里营的年轻人,他们本来准备到外地拉盖房子用的白石灰,因为下大雨决定改天再去,他们随身带着足够的干粮,其中的一位年轻人知道父亲的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从兜里拿出四个又大又白的馒头,因为他们也赶着回家,父亲都没来得及问恩人的姓名和地址,父亲心理好感激,他当时一口气就吃了三个大馒头,有了力气继续上路,也不怕淋雨了,走着走着来到了离家四十里地的横村,父亲又赶上了送他馒头的年轻人,他们在避雨,父亲忙打招呼询问他恩人的姓名,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八里营黄琉璃村的,叫黄(?)周,他问父亲是哪里的,父亲说是老庙乡陈家营村的,这个年轻人忙问“那你认识陈运斋吗?他会吹笛子”,父亲忙说是自家的移位弟弟,这位年轻人说“原来是这样,我再给你一些馒头吧”,父亲很违心的说不用了(因为他当时很饿,其实很需要干粮),这个年轻人又给了父亲两个大馒头,父亲感激不尽,想着以后有机会再报答这位大恩人吧.正是这六个馒头让父亲在大雨中能拉着一千斤煤继续前进,父亲每十里吃一个馒头,最后终于到家了,可是家里的琐事太多,父亲的麻烦一直到年过五旬才结束,他想起了这桩往事,觉得自己没做到知恩图报.今天在饭桌上他提起了这件事,明年会河南老家,我也要和父亲一起去看望这位曾给过他六个救命馒头的好叔叔.衷心祝愿他幸福健康!
其实我的父亲本人也是一个极好的人,他帮过的人数也数不清,不知道有没有人一直记得他的好.有时间我再续写父亲的故事.
今天父亲在饭桌上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给这个故事命名为“六个馒头的故事”.
父亲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养家户口经常到离家很远的煤矿去拉煤,比如到新乡、焦作、鹤壁、河北省的一些地区等.这一次他是到河北省的长安煤矿拉了一千市斤煤,原计划六天赶到家,所以路上只带了六天的干粮,谁知在离家还有六十里地的时候,天下起了倾盆大雨,父亲带的雨具只是一块很薄的塑料布,所以只能停下来.跟父亲一起拉煤的伙伴因为有雨具也有牲口出力,所以他们不愿停下,他们继续往家赶了,落下父亲一人,干粮也吃完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离家还有几十里路,天还下着大雨,这是凄凄惨惨戚戚!幸运的是,在父亲避雨时碰上两个八里营的年轻人,他们本来准备到外地拉盖房子用的白石灰,因为下大雨决定改天再去,他们随身带着足够的干粮,其中的一位年轻人知道父亲的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从兜里拿出四个又大又白的馒头,因为他们也赶着回家,父亲都没来得及问恩人的姓名和地址,父亲心理好感激,他当时一口气就吃了三个大馒头,有了力气继续上路,也不怕淋雨了,走着走着来到了离家四十里地的横村,父亲又赶上了送他馒头的年轻人,他们在避雨,父亲忙打招呼询问他恩人的姓名,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八里营黄琉璃村的,叫黄(?)周,他问父亲是哪里的,父亲说是老庙乡陈家营村的,这个年轻人忙问“那你认识陈运斋吗?他会吹笛子”,父亲忙说是自家的移位弟弟,这位年轻人说“原来是这样,我再给你一些馒头吧”,父亲很违心的说不用了(因为他当时很饿,其实很需要干粮),这个年轻人又给了父亲两个大馒头,父亲感激不尽,想着以后有机会再报答这位大恩人吧.正是这六个馒头让父亲在大雨中能拉着一千斤煤继续前进,父亲每十里吃一个馒头,最后终于到家了,可是家里的琐事太多,父亲的麻烦一直到年过五旬才结束,他想起了这桩往事,觉得自己没做到知恩图报.今天在饭桌上他提起了这件事,明年会河南老家,我也要和父亲一起去看望这位曾给过他六个救命馒头的好叔叔.衷心祝愿他幸福健康!
其实我的父亲本人也是一个极好的人,他帮过的人数也数不清,不知道有没有人一直记得他的好.有时间我再续写父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