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

2019-05-03

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
优质解答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是自己的朋友,如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下一个警告,乃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我,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所以在可以讲话的情形下,而不和他讲话,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
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点很重要,也很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己要以严格检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是自己的朋友,如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下一个警告,乃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我,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所以在可以讲话的情形下,而不和他讲话,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
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点很重要,也很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己要以严格检点.
相关标签: 引用 论语 原文 理解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