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904.2-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904.2-2006
中文名称: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 第2部分:限界规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Checking of rolling stock clearance for standard gauge railways—Part 2:clearance treadl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2-14
实施日期:2007-05-01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轨距
铁路
机车车辆
检查
部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铁路工程>>45.020铁路工程综合
中标分类号:铁路>>铁路综合>>S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出版社: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07-02
起草人:张成森、瞿建平
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所
归口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所
提出单位:铁道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铁道部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以下简称:限界规),其上部限界规(以下简称:上部规)及下部限界规(以下简称:下部规)的结构及基本形式尺寸、技术要求、安装调整、质量检验、涂装及标志。本部分适用于上部规(基本型、拓宽型)和下部规的设计制造及安装。
标准内容
ICS 45. 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904.2—2006
代替 GB/T 16904,2~16904.5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2部分:限界规
Checking of rolling stock clearance for standard gauge railways-Part 2: clearance treadle
2006-12-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5-01实施
GB/1'16904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检查方法;
第2部介限界规
本部分为GB/T16904的第2部分。GB/T 16904.2-—2006
本部分代替GB/T16904.2-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机车车辆上部限界规》、QB/T16904.3—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电力机车上部限界规》、GB/T16904.4-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双层客车上部限界规3和GB/工16904.5-19974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机车车辆下部限界规》。本部分与GB/T16904.2~-16901.5-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GB/T16904.1:1997中有关限界规的内容、GB/T16904.2—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机车车辆上部限界规\、GB/T16904.3—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电力机车上部限界规》GB/T16904.4—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双层客车工部限界规》,GB/T16904.5一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机车车辆下部限界规》的内容合并为GB/T16904.220106《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2部分:限界规》;修改了表1(1997年版GB/T 16904.1的表1,本版的表1),修改了极限偏差值(1997年版GB/T16904.1的3.8,本版的表2);修改了上部规名称及命名方法(1997年版CB/T16904.2~-16901.4及附录D,本版的4.2及附录:
修改了Z值(1997年版GB/T16904.1的B.2,本版的B.2);删除了图A1(1997年版GB/T16904.1的图A1)删除了图B1(1997年版GB/T16904.1的图BI):删除了图B2(1997年版GB/TT6904.|的图B2);删除了附录C(1997 年版GB/T 16904.1 的附录();一修改了附录D(1997年版GI/T16904.1的附录D,本版的附录C)1修改了公差值[1397年版 GB/T 16904, 1 的 3. 6 a)及 3. 8,本版的 3. 6 a)及 3. 87,修收了倒角范围值L1997年版GB/T16904.1的3.6b),本版的3.6b)]:修改了护轨长度要求(1997年版GB/T16904.1的图A2,本版的图A.1);修改了检查室尺寸要求(1997年版GB/T16904.1的图A2,本版的图A,1)。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本部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成森、瞿建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6904. 2~-16904. 5—1997。1
1范围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香第2部分:限界规
GB/T 16904.2—2006
本部分规定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以下简称:限界规),其上部限界规(以下简称:上部规)及下部限界规(以下简称:下部规)的结构及基本形式尺寸、技术要求、安装调整、质量检验、涂装及标志。
本部分适用丁上部规(基本型、拓宽型)和下部规的设计制造及安装。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904的本部分的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穿)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904.12006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部分:检查方法GB146.1--1983标推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6.2—1983标轨距铁路建筑限界3限界规的一般规定
3.1限界规包括上部规、下部规、线路及基础部分。应设限界检查室及限界规检测显示系统,见录A的图 A. 1。
3.2上部规分为两种:基本限界上部规、拓宽限界上部规。拓宽限界上部规适用于电力机车、双层客车等机车车辆限界检套。
3.3限界规的内轮廓尺寸不小于CB146.1一1983规定的机车车辆限界,但不应超过谁确度规定的误差范围,结构的固定部分尺寸应符合GB146.2—1983建限-2的规定。3.4限规应具有刚性基础。
3.5在限界规的前后应各有一个大于被检车一倍车长的检查区段,检查区段的线路平直要求见表1。表1检查区段的线路平直要求
技术要求
1 435±1. 0
两轨水平高差
3.6限界检查区段线路的钢轨内侧加装护轨及轨距杆,并满足以下要求:a)护轨与正轨间距42.5~mm;
b)护轨可分段安装,两端导角应在20°~25°之间:c)护轨总长度应大于两倍被检车长度。其布局见附录 A的图 A. 1。
单位为毫米
方向及离低(纵向)
3.7上部规内横向尺寸应计人计算车辆的最大充许制造宽度和缩减量机车车辆横向间隙和水平方向GB/T 16904.2—2006
的最大磨耗量、限界规自身的调测误差。上部规距轨面某一高度处的宽度尺寸的计算按附录B的规定。3.8限界规安装、调整后其有关部位的极限偏差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数值,表2限界规安装调整后有关部位的极限偏差部
限界规中心线相对于线路中心线偏移上部规高度
上部规宽度
下部规高度
下部规宽度
极限偏差
单位为囊米
3.9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室应有良好的采光和宽阔的视野,应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3.10钛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室项部应设平台、栏杆、扶梯等保证作业安个的设施,以便观察车上部及顶部情况
3.11界规应具有检测显示,记录管理系统。其系统应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检测信号来集、传输、显示灵敏准确可靠,记录管理便于有询并保存可靠3.12限界规(含检查区段线路)每年应由计垦部门检定一次。在调整限界规后,应由计量部门对限界规进行检定
限界规的型式标记参见附录
上部规
结构组成
上部规由下列结构组成:
钢结构框架:
中心调节器;
活动工作台及梯子;
叶板及仲缩调整定位装置;
双向摆动及中心复位机构!
非接触传感器及其封闭安装盒。基本结构型式
4.2.1基本型上部规基本结构型式,见图1。4.2.2拓宽型上部规基本结构型式,见图2.Gr
锅结构框架:
中心位置调节器:
活动工作台及梯了;
一叶校(、I、而、I、I、Ⅱ、Ⅲ、IV、)及伸缩调整定位装置5-—双问摆动及其中心复位装置:6——--非接触传感器及其封闭安装盒,闽1基本型上部规基本结构型式示惠图GB/T 16904. 2—2006
GB/T 16904.2--2006
{钢结构渠,
2——中心位置调节器,
3-活动工作台及梯于;
4——叶板(V、V、、、I、、Ⅲ、、V)及伸缩调整定位装置;5——双向摆动及其中心复位装置:非接触传感器及其封闭安装盒,6
图2拓宽型上部规基本结构型式示意图4.3技术要求
GB/T 16904.2—2006
4.3.1上部规及其基础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和施工安装。4.3.2钢结构框架由立柱、横梁等部件组焊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4.3.3焊接件焊前应清除焊缝表面的污垢,其焊接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4.3.4立柱、横焊接件在全长内背线度为3.5mm。4.3.5叶板应选用防腐、耐候材料制造:各叶板直线度为0.5mm,平面度为1.0mm,测量边的直线度为0.3mm,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12.5um。4.3.6叶板应能在平面的两维方向伸缩调整,留有足够的调整量,调定后可定位紧固;每块叶板能定轴双向摆动且自动中心复位,中心位置稳定可靠。4.3.7活动工作台、梯子应焊接牢固.活动工作台启与收回应灵活安全,收回后不影响机车车辆正常通行。
4.3.8中心调节器由调节螺杆和刻度尺组成,应选用防腐、耐候材料,其刻度尺的刻线应清晰、准确,其深度和宽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4.3.9限界规上的电器盒、电线管等应全封闭,注意防水及排水。4.3.10各紧固螺栓、螺母、垫圈等件应进行防蚀处理。4.3.11很凝土地基应平整,基础面应低于轨面15mm~20m,以便进行找平调整。4.4安装与调整
4.4.1上部规应安装在按3.4~3.6要求调整好的线路上。4.4.2F部规框架两条对角线差不大于5mm.框架平面与轨道线路垂直,其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铅垂,框架的立柱、横梁与钢轨平面的垂直度、平行度公差在总长度内为5mm。4.4.3立柱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其下安装面调整到与轨面平。4.4.4各叶板之问应有1mm~2mr间,叶板各自应转动灵活,不充允许相碰。4.4.5中心调节器安装在横梁的中间位置上,并将中心调整在两轨中心线的铅垂线上,锁紧调节螺母。4.4.6按表2的要求调整各部叶板安装尺寸精度,4.4.7紧固各部螺栓。
4.4.8现场配套安装传感器及专用计算机部分,并调试合格。上部规不允许安装在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下方。4.4.9
5下部规
结构组成
下部规的结构组成如下:
a)三维可调支座;
b)叶板及支承轴承:
c)叶板;
d)各种镶块:
e)双向摆动及其中心复位装置;)非接触传感器及其封闭安装盒。5.2基本结构型式
基本结构型式见图3。
GB/T 16904. 2—2006
三维可调支座:
叶板及支承轴承:
各种链块川、、、亚)
双向摆动及其中心复位装置:
非接触传感器及其封闭数装盒
图3下部规基本结构型式示意图
拔术要求
下部规及其基础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和施工安装,下部期尽可能采用防腐耐候材料:一般钢材应除锈,清污并做表面防腐处理Et
下部规的叶板分三段组成,设在两轨间及两轨的外侧,可各自在支撑座上自由摆动,兰段叶板平时均复位至铅垂状态。
下部规分段设铅垂复位装置,当被检车下部有零件与下部规叶板相碰后,叶板应能摆动让开,碰过后自动恢复到直立状态,摆动复位铅垂误差最大处小于8tmn。5. 3. 5
按GB146.11983车限-1B、车限-2、车限-3的规定,下部规应设一纽或多纽,设多下部规时,各下部规相距应人于等于4m。
下部规与线路上的护轨相矛眉时,护轨应分段安装,下部规两轨枕之问的混凝士基础,枕间距大于 350 mm,基础[:平面位于轨面以下 280 mm~310mm.
5. 3. 8下部规上所用各种紧固件应防腐、耐候,紧固后螺纹应外露且不多于 3扣。5. 3. 9 各部镶块测量边直线度为 0. 2 mm,平面度为 0. 3 mm,表面粗糙度 Ra 为 6. 3 m。5..10各部镶块两侧边作刻度线(或镶不锈钢直尺),其调整范围见表3。刻线深0.1th1m:宽0.1mm~~0.2mm
表3各种镶块调整范围
刻度长度
调懿范围
安装与调
平面。
6G-180
60-180
60~-200
60~210
60~180
单位均旁米
60~180
下部规的中心线应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垂直线重合,其捡查边应垂直于轨道中心平面,平行于轨下部规安装后,应符合表2的规定。分三段制造的下部,安装后板」边调成一直线,其直线度为1tritIr。各组镶块应调整到各处实际需要的高度,分别检查车体的弹簧承载部分、转问架的弹簧承载部分、非弹黄承载部分的各部件是否超限。GB/T 16904.2—2006
5.4.5当被检车作简化下部限界检查时,按GB/T16904.1.一2006中3.2.5的规定,应上调下部规各部壤块尺小。
6质量检验
应在加工现场进行试组装检验。焊接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推的规定,并按3.8的规定进行检测。各活动转动部件应动作灵活,检验合格后填写产品合格证书7涂装
7.1上下部规钢结构应全部除锈,涂防锈底漆。7.2上下部规涂面漆两遍,一般选黄色耐候漆;表面应均匀,粘附牢固,不允许有明显的皱纹、气泡和脱落。
7.3.上部规叶板两面,活动工作台侧面、梯子侧面及接线盒等处涂反八字黑黄相间(间距60 mm~100mm)警戒色线。
7.4下部规底部涂黑色沥清漆,叶板涂黄色。8标志牌
8.1上部规应在明显部位设有标志牌。下部规在两侧接线盒处设标志牌。8.2
应包括的内容:
型号名称:
编号:
c)重量;
制造年月日;
制造厂名称。
GB/T16904.2—2006
A. 1 限界规的基本布局图,见图 A. 1。人于-倍车长
限界规的基础部分及线路;
-—上部规;免费标准vv99.net
下部规;
显示系统
检查室。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限界规的基本布局
11511511311
图 A,1限界规的基本布局图
B.1缩减量的确定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上部规距轨面某一高度处的宽度计算及计算示例GB/T 16904.2---2006
B.1.1当车体长度不大于计算车辆(即车体长度I.=13.22m,转向架中心距l=9.35m)时其车体最大容许制造宽度不霜缩减,限界规尺小也不缩减。当车体长度大于计算车辆时,应按GB146.1一1983的有关规定,算出其理论缩减量,然后再按以下方法换算为实际缩减量。B.1.2机车车辆半宽实际缩碱量C*的确定。机车车辆中部半宽的实际缩减量为:C. -Am.C.
机车车辆端部半宽的实际缩减量为:C = A. C.
取 C*=max(C,C)
式中:
中部实际和理论缩减量的比例系数,A。-0.4747;A
B.2计算
-端部实际和理论缩减量的比例系数,A.=0.4234;中部半宽缩减量.单位为毫米(mm);端部半宽缩减量,单位为毫米(mm)。上部规距轨面某一高度处的宽度计算:Ac = 2Bc = 2(B* - C +Z) +
式中:
Ag上部规距轨面某一高度处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Be
上部规在某同一高度处的半宽,单位为毫米(mm):机车车辆限界在某同高度处的最大半宽,单位为毫米(mm);一限界规半宽的实际缩减量,单位为毫米(mm);-(B. 1)
z—限界规半宽间隙常量,上部规半宽间隙常量为13mm,下部规半宽问隙常量为5mm;-限界规横向长度允差为二mm/m。对于电力机车上部限界规距轨面高度350m~1250mm处不考虑间隙常量取Z一0,其他部分的横向宽度八寸仍按上式进行计算。示例1:Cez散车L-12500mm,l=8700mm,均小于短计算车辆值,计算在距轨面高350mm~1250mm,B=1600 tum处限界规的高度。
Ag=2B, =2X(1 600-0+13)-↓mm
Ar-3 226_mm
示例2:YZgs客车L=25500m1m,1—18000mm,转向架轴距S=2400mm.计算最大实际缩减量为48.14mm,超过规定的实际最大缩减量47(因实际上YZ客车已经做到了3106mm(3200-3106)一2—47J),这里应仍取47.计算限界规在距轨面高1250mm~3600mm,B=1600mm处的宽度。A.=2Ba-2X(1600-47/13)-mm
As =3 132 mm
GB/T 16904. 2—2006
示例3.Pa榜车L=15500mm,1=11700mm转向架轴距S=1750mm,按以下方法计算共实际缩减量,并计算限界规在距轨面高350 mm~1 250 mm,B=1 600 mm处的宽度。a)计算中部实际缩藏量:
x1000=58.31mm
D. =(58. 31 36) -22. 31 mm
Cm10.60mm
C =0. 474 7
b)计算端部实际缩减量:
BR)×1 000=41.79 mam
C,=W,-D,=(41. 79—36)=5. 79 mmC: -0. 423 4C,2. 5 mm
c)联最大值:
C* =max(C ,C, )=10. 6 mm
计算距轨面350mtn1250mm,B-1600mm处的Au:A, =2B, =2X(1 60u-lu. 6 1 13)_$mm4.=320480-3205m
注:这样的Pu的车体在1250m以下最大的宽度可以做到(3205-26)mm=3179mm(包括制消公繁)。示例4:双层客车之—:l=25500mm.-19200mm,S=2400mm,计算其中部和端部的实际缩磷量及距轨面商度1390mm.3850mm,4800mm处的限界规横向宽度尺寸AclzAcz,Aus按GR146.11983计算其中部和端部的缩减量:(+)×1 000=150 mm
J×1000=114.9mm
Cm=wu-Dm-(156-36)=120mm
C, =W, - D,=(114. 9-36)-78. 9 mmb
计算实际缩减量:
C.=Am-C.-0.4747X120=57.0mm
4, C -0.423 4X78. 9-33 4 mm
取最大值
C=mEx(C\,C*)=57.0mm
e)计算在距轨面高1250mm,3850mm,4800mm处的Agl+Ac2,Ags在1250mm处:
Agl =2Bg =2×(1 600 57+13)_ -3 112-↓ mm在 3 850 mm处:
Ag=2Bca-2×(1700—57[13)-=3312-mm在4.800mm处
Aug-2Bu=2X(750—57-13)-L,=14121.smm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