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GB/T 7568.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568.7-2008

中文名称: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Standard adjacent fabrics - Part 7:Multifibr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8-06

实施日期:2009-06-01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纺织品 牢度 试验 织物 部分 纤维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1404-1989

采标情况:ISO 105-F10:1989 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出版日期:2009-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5-08

起草人:陈小诚、张志峰

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 209/SC 1)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 209/SC 1)

标准简介

GB/T 756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分为七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7568的第7部分。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05-F10:198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F10部分: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英文版),并参考了2008年最新修正草案的内容。 本部分代替GB 11404-198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GB/T 7568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沾色的未染色多纤维贴衬织物的通用要求。多纤维贴衬织物具有标准化的沾色性能。 本部分与GB 1140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由强制性标准调整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250、GB/T 251、GB/T 8424.2、FZ/T 01023和FZ/T 01024,删除GB/T6151; ——将“原理”改为“通用要求”; ——将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类型由“SW、SV”改为“DW、TV”; ——增加了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作为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织条; ——删除了丝纤维作为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织条; ——增加了对各种纤维的光泽等级要求,并修改了棉、聚丙烯腈纤维和羊毛的线密度要求以及棉、聚酰胺纤维、羊毛和粘胶纤维的长度要求; ——修改了各种纱线的线密度和捻度要求; ——增加了各织条的白度要求; ——修改了多纤维贴衬织物的幅宽和织物密度,并增加了组织形式; ——附录A中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指标由“基准贴衬织物和待试贴衬织物的沾色,其级数在差异以不超过半级为合格(含半级)”改为“当色差不低于4-5级时,则等试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可以接受”,并增加了使用仪器评级方法对沾色后的待试贴衬织物和基准贴衬织物进行评定; ——修改了附录A中的染料种类及参考浓度。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68.7—2008
代替GB11404—198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Standard adjacent fabrics-Part 7:Multifibre
(ISO105-F10:1989,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Part Flo.Specification for adjacent fabric:Multifibre,MOD)2008-08-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6-01实施
GB/T756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羊毛;
-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
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
第4部分:聚酯纤维;
-第5部分:聚丙烯腈纤维;
一第6部分:丝纤维;
第7部分:多纤维。
本部分为GB/T7568的第7部分。
GB/T7568.7—2008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05-F10:19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10部分: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英文版),并参考了2008年最新修正草案的内容。本部分与ISO105-F10:1989的主要差异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国家标准,增加了FZ/T01023和FZ/T01024,删除了ISO105-A01;
有光聚酯纤维长丝纱线由国际标准规格改为相应国家标准规格;在4.1和4.2中分别增加了说明织条方向的注;删除了棉纤维的光泽等级要求;根据ISO105-F10:1989的修正草案,修改了进行贴衬织物沾色性能试验所用的染料种类及参考浓度;
增加了使用仪器评级方法对沾色后的待试贴衬织物和基准贴衬织物进行评定;删除了ISO105-F10:1989的前言和注。本部分代替GB11404-19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村织物规格》。本部分与GB1140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7部分:多纤维”;由强制性标准调整为推荐性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250、GB/T251、GB/T8424.2、FZ/T01023和FZ/T01024,删除GB/T6151;
将“原理”改为“通用要求”;-将多纤维贴村织物的类型由“SW、SV”改为\DW、TV”;一增加了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作为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织条;一删除了丝纤维作为多纤维贴村织物的织条;一增加了对各种纤维的光泽等级要求,并修改了棉、聚丙烯睛纤维和羊毛的线密度要求以及棉、聚酰胺纤维、羊毛和粘胶纤维的长度要求;修改了各种纱线的线密度和抢度要求;-增加了各织条的白度要求;
修改了多纤维贴村织物的幅宽和织物密度,并增加了组织形式;-附录A中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指标由“基准贴村织物和待试贴衬织物的沾色,其级数的差异以不超过半级为合格(含半级)”改为“当色差不低于4-5级时,则待试贴村织物的沾色性能可GB/T7568.7—2008
以接受”,并增加了使用仪器评级方法对沾色后的待试贴衬织物和基准贴衬织物进行评定;修改了附录A中的染料种类及参考浓度。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小诚、张志峰。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1404—1989。
1范围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GB/T7568.7-—2008
GB/T7568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沾色的未染色多纤维贴衬织物的通用要求。多纤维贴衬织物具有标准化的沾色性能。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5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ISO105-A02:1993,IDT)
GB/T251
纺织品
GB/T3921-2008
2006,MOD)
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2008,ISO105-A03:199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1—2008,ISO105-C10GB/T7568.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
GB/T7568.2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GB/T7568.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GB/T7568.3—2008,SO105-F03:2001,MOD)
GB/T7568.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F04:2001,MOD)
GB/T7568.5纺织品
ISO105-F05:2001,MOD)Vv99.net
色牢度试验聚丙烯睛标准贴村织物规格(GB/T7568.5—2002,GB/T7568.6纺织品1
色牢度试验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2000,MOD)
GB/T8424.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T8424.2—2001,cqvISO105-J02:1997)
FZ/T01023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3—1993neqISO105-A04:1989)FZ/T01024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4—1993,neqISO105-A05:1992)3通用要求
3.1组成多纤维贴衬织物每一种组分的纤维应与GB/T7568相应部分所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的纤维具有相似的沾色性能。多纤维贴村织物的沾色性能应使用附录A的方法测定。3.2表1对两种型号的多纤维贴衬织物进行了描述某些色牢度试验不能使用羊毛和醋酯纤维。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TV型多纤维贴衬织物代替DW型。
GB/T7568.72008
多纤维DW
醋酯纤维
漂白棉
聚酰胺纤维
聚酯纤维
聚丙烯纤维
表1多纤维贴村织物
多纤维TV
三醋酯纤维
漂白棉
聚酰胺纤维
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粘胶纤维
3,3也可以使用具有与本部分描述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同条宽和相同沾色性能的其他结构的织物,但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3.4多纤维贴衬织物代替单纤维贴衬织物使用时,试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试验报告中应说明所使用贴衬的类型。
织物性能
4.1经纱材料
纤维:有光聚酯纤维长丝(不含荧光增白剂))。纱线:15.5texf27Z400
注1:对于经织条的多纤维贴衬织物,这是纬纱。4.2纬纱材料
见表2。
注2对于经织条的多纤维贴衬织物,这是经纱。表2
纬纱材料
光泽或
单纤维
线密度/tex
长度/mm
线密度/tex
纱热/(抢/m)
线格/(抢/m)
80.0±2.0
马克隆值:平均4.4。
b直径:22.22μm.
漂白棉
聚酰胺
半消光
聚酯纤维
半消光
86.0±2.0
83.0±2.0
80.0±2.0
cDss照明体,10°观察者,按照GB/T8424.2进行计算。d羊毛的白度值将会包含在本部分以后的版本中。2
聚丙烯
腈纤维
半消光
82.0±2.0
澳大利
亚羊毛
64°5品质
65.0±2.0
三醋酯
80.0±2.0
粘胶纤维
82.0±2.0
4.3织物结构
在织机钢箍上的宽度:127cm
组织:纬织条
纬重平
经向密度:35.4根/cm
纬向密度:29.5根/cm(平均)
GB/T7568.7—2008
每根纬织条在经向的宽度应为1.5cm,割条应为0.5cm宽度的聚酯纤维环锭纺纱。组织形式:
62根醋酯纤维环锭纺纱
48根漂白棉纱
56根聚酰胺纤维环锭纺纱
48根聚酯纤维环锭纺纱
44根聚丙烯纤维环锭纺纱
60根精梳羊毛纱
16根酯纤维纱(割条)
4.4前处理
62根三醋酯纤维环锭纺纱
48根漂白棉纱
56根聚酰胺纤维环锭纺纱
48根聚酯纤维环锭纺纱
44根聚丙烯睛纤维环锭纺纱
60根粘胶纤维环锭纺纱
16根聚酯纤维环锭纺纱割条)
建议织物放在卷染机中洗涤,程序如下:在含有非离子型洗涤剂(环氧乙烷缩合物)和四磷酸六钠盐的70℃洗槽中洗两道,排液。50℃清水洗两道。
流动冷水洗两道。
93℃烘干并拉幅至114cm116cm。3
GB/T7568.7—2008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不同生产批次贴衬织物沾色一致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本附录规定了不同生产批次贴衬织物沾色一致性的质量控制方法。A.2原理
对基准贴衬织物和待试贴衬织物进行对比沾色试验,然后用GB/T250规定的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或FZ/T01024规定的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比较每种贴衬织物的沾色。A.3仪器和试剂
A,3.1仪器和试剂,按照GB/T3921-2008中B(2)规定。A.3.2未染色基准贴衬织物和未染色待试贴衬织物试样,每块40mm×100mm。A3.3用于聚酰胺纤维、羊毛和丝纤维沾色:IrgalanOrangeRL-KWL250%(C.I.酸性橙86)。用于棉和粘胶纤维沾色:SolophenylBlueGL250%(C.I.直接蓝71)。用于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沾色:TerasilYellow2GE200%(C.I分散黄54)。用于聚酯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沾色:TerasilNavyBlueBGLN200%(C.1.分散蓝130)。
A.4程序
A.4.1将未染色的基准贴衬织物和未染色的待试贴衬织物试样(A.3.2)分别放不同容器,每个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皂液(A3.1)和适当的染液(第A.7章)。A.4.2每块试样在50℃士2℃条件下处理45min。A,4.3分别取出试样,放入容量为4L且装有一半体积三级水(A.3.1)的烧杯里,轻轻地搅动清洗1min,再将烧杯放在流动的冷水中冲洗1min。展开试样,分别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A,4.4用GB/T251规定的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或FZ/T01023规定的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评定基准贴村织物的沾色(A.3.1),其沾色控制在3-4级。A.4.5用GB/T250规定的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或FZ/T01024规定的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比较基准贴衬织物和待试贴村织物的沾色(A.3.1)。A.5评定结果
用GB/T250规定的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或FZ/T01024规定的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对沾色后的待试贴衬织物和基准贴村织物进行评定,当色差不低于4-5级时,则待试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可以接受。
A6试验报告
报告评定的待试贴衬织物与基准贴村织物的变色级数(第A5章)。A7注
染料的使用量应使基准贴衬织物的沾色达到3-4级,同时保证试验结束后试液中留有染料。染料4
参考浓度如下:
IrgalanOrangeRL-KWL(250%)(C.L酸性橙86):0.011g/LSolophenylBlueGL(250%)(C.I.直接蓝71):0.000155g/LTerasilYellow2GE(200%)(C.1.分散黄54):0.00049g/LTerasilNavyBlueBGLN(200%)(C.I.分散蓝130):0.024g/L每种染料的试验应分开进行。
GB/T7568.7—2008
GB/T7568.7-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标准贴村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GB/T7568.7—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版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897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