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在中国:
一:土地神.
土地神的由来: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社者,地方之最小行政单位 .《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 汉书》之 五行志》又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为报答大地之恩赐而奉土祭社,东汉时即称社神为社公或土地,而称土地者更甚.社神初无姓名.东晋以后,民间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为土地神,遂有人格及姓氏 .道经《道要灵只神鬼品经》的《社神品》曾引用《老子天地鬼神目录》称,「 京 师 社 神 , 天 之 正 臣 , 左 阴 右阳,姓黄名崇.本杨州九江历阳人也. 秩万石,主天下名山大神,社皆臣从之 . 明 清以后 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 .
自东晋以后 ,随著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僚制度的逐渐完善 ,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东晋的《搜神记》 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东吴孙权掌权后,蒋子文显灵说道 : 我 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
二,补充土地爷
地神在后世民间被称为土地,而祭土之神坛(社坛)则演变为土地庙.在中国民间驳杂浩繁的神圣家族中,土地神算得上是最有人缘的尊神了.旧时中国农村的村落里,可以没有其他神庙,但不能没有土地庙.土地庙里住着土地老爷,如果庙堂宽敞,供养丰足,他也会把土地奶奶搬来同住.土地爷是一方父母官,地头上的事,无论大小,他都得管,都管得到.魑魅魍魉、妖怪邪祟之流,也得到土地那里登记注册上户口,因此就连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有求到他的时候.孙行者保唐朝和尚西天取经,每到一地,碰到妖魔作怪捣乱,总是先唤出当方土地问一番究竟.【起源与形成】 在一般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中之两例.
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或张福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三、句芒
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 生长.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句芒的形象若何?据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鸟身人面. 《山海经·海外东经》 说: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句芒之鸟身人面,说明居住在东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个以鸟为图腾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许就是该部族的图腾神.春神句芒是女性,抑或男性?没有材料可以说明.但神话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经是个男权部族社会了.还有材料说,句芒神的脸是四方形的.后世的句芒图,因受神话历史化和男权社会的影响,除了头顶上还保留着一些被称为“芒”的毛发而外,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古代朝臣的形象.
四、后土
早的土地神是后土,“后”的本义是君长的意思,所以后土意谓土地之长,土地之君,其实并非土地神的名字,而只是土地神的泛称而已.据说最早担任后土或土地神之职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为人身龙身,这作为土地神的句龙自然也是龙身.禹也曾担任后土一职,禹治水,平九州,禹其实就是大地的奠定者,其担任后土之神自然是实至名归.
后土原本只是土地之神的泛称,但用的多了,就逐渐演变为土地神的名字,而句龙、禹等后土之神反倒被忘记了,后土于是演变为一个具体的神.由于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属阳,地属阴,而阳为男,阴为女,因此后来后土逐渐变成了女性,民间称之为后土娘娘,后土庙中的神像也为女像.
由于人死后葬于土,所以土地之神有负责阴间的事情,因此,后土自古就有管理冥间的职责,后来各地的土地爷、土地公仍继承了这个功能,所以人死后,都要首先到土地庙报庙,因为让亡灵向土地爷、土地公报道.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大多集中在《左传》、《礼记》、《山梅经》、《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称后土为共工氏之子,为中央之神.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鸣生一岁之十二月.
《山梅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山梅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梅经》.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
《楚辞·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有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的则记官名,均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均为女人形状.至于“土”,《释名·释天》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
“后土”一词,最早见于儒家几部经典.如《尚书·武成》有“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则先告后土”等.从这些文句看来,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权威的统治者.国家有什么大事,得先报告给他,请他管理.
那么这位后土究竟是何职务?我们须从史籍上考察.《左传·昭光二十九年》说,“土正曰后土”.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见他是与土地大有关系.那么何谓“土正”?不妨先看“正”字是深谋远虑什么意思.正者,与副相对也.当是为正职者.《左传·隐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晋注家杜预注道:“五正,五官之长”,可见正者确系正职的长官,亦即长官中的最高位者.长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领导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谓“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与后土是画等号的,那么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了.可是又有了新的问题,这位最高长官何以冠个“后”字?原来也有其含义.《尚书·大禹谟》曾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克艰者,战胜艰难之谓也,亦即完成任务之意.翻译出来是,后完成后的任务,臣完成臣的任务.这里的后与臣明显是相对的,而臣者,据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考证,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与民一样“同为锡予之物”,“均古之奴隶”,即广大劳动群众.后既然与群众相对,那当然是群众的主子了.《尚书》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众”的话,也正好说明了这点.一句话,后就是君主的意思,与正没有区别,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杨照《重修太宁庙记》的说法,就是“后土为土地最尊之神”.
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值得研究一番.《左传·昭公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此两书皆把后土称为共工之子,子者,男子也,故尔后土当为男性.然汉武帝所立之后土祠中,后土的形象为女性,后人称圣母、娘娘,这又何故?原来古代典籍上也有后土为女性之记载.《文献通考》载:“汉元帝时祭地,以高后配”,高后者,汉高祖之妻吕雉也,以吕后与大地之神配飨,说明大地之神为女性.《后汉书·世祖本纪》栽:“光武中元元年······高皇后配飨地只,地只者,土地之神也,以高皇后与其配飨,又说明土地之神为女性.《通典》、《晋书》、《宋书》也分别有曹魏明帝、东晋成帝,宋武帝祭祀土神时以祖辈皇后配飨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人们把土地之神视为女性,亦即后土是女性了.
至此,后土到底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便成了问题.为了搞清它,须从著名的《周易》说起.《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宇宙变化的法则,这里是说阴阳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宇宙变化的规律,从而最早提出了阴阳的概念及作用.《周易·系辞下传》第六章则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周易·说卦传》第十一章纪而又说:“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这就是说,苍天为阳,为男性;大地为阴,为女性.再者从卦象上看,象征天的乾卦为≡,象征地的坤卦为≡≡.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就此两种卦象说:“划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也说明天为男,地为女.这种天阳地阴、天男地女的观点,是我国古典哲学对天地性质的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界定,直至今天还没人能否定.既然大地为女性,那么大地的至圣代表后土,自然应属女性了.这样,后土祠的后土形象为圣母女神,就是很有道理的了.这个由男性之神到女性之神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大地本质的反复曲折的认识过程,是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的表现.
既然后土是最高的女性土神,那么她与女娲氏就自然连到一起了.记载我国远古传说的《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云,古代所谓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这里女娲既是地皇,她自然就与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一个人了.明嘉靖丙辰岁秋重刻的后土祠庙像图,有“后土皇地只”之言,亦径直称后土为皇,更说明后土与地皇女娲不可分开了.也就是说女娲即后土,后土即女娲.这种合二为一的说法能否成立?能.郭沫若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就说:“神话传说中人物,一人化为二人以上,一事化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他经过考证,就得出了“帝喾与帝舜实为一人”的结论.故我们也完全可以大胆地说后土、女娲确为一人之二称.这是最顺畅的推论,也是最合理的判断.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位于古汾阴今万荣脽上的后土祠.原来就是女娲 祠.我们从今日始,完全可以把这位土地最尊之神,即最权威的地皇,合称为后土女娲中国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据《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日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 可见当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此后,各地土地神渐自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
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庙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锁事》称,建文(1399-1403)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在塔内特地辟出一个“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又有《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
在中国:
一:土地神.
土地神的由来: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社者,地方之最小行政单位 .《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 汉书》之 五行志》又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为报答大地之恩赐而奉土祭社,东汉时即称社神为社公或土地,而称土地者更甚.社神初无姓名.东晋以后,民间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为土地神,遂有人格及姓氏 .道经《道要灵只神鬼品经》的《社神品》曾引用《老子天地鬼神目录》称,「 京 师 社 神 , 天 之 正 臣 , 左 阴 右阳,姓黄名崇.本杨州九江历阳人也. 秩万石,主天下名山大神,社皆臣从之 . 明 清以后 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 .
自东晋以后 ,随著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僚制度的逐渐完善 ,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东晋的《搜神记》 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东吴孙权掌权后,蒋子文显灵说道 : 我 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
二,补充土地爷
地神在后世民间被称为土地,而祭土之神坛(社坛)则演变为土地庙.在中国民间驳杂浩繁的神圣家族中,土地神算得上是最有人缘的尊神了.旧时中国农村的村落里,可以没有其他神庙,但不能没有土地庙.土地庙里住着土地老爷,如果庙堂宽敞,供养丰足,他也会把土地奶奶搬来同住.土地爷是一方父母官,地头上的事,无论大小,他都得管,都管得到.魑魅魍魉、妖怪邪祟之流,也得到土地那里登记注册上户口,因此就连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有求到他的时候.孙行者保唐朝和尚西天取经,每到一地,碰到妖魔作怪捣乱,总是先唤出当方土地问一番究竟.【起源与形成】 在一般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中之两例.
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或张福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三、句芒
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 生长.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句芒的形象若何?据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鸟身人面. 《山海经·海外东经》 说: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句芒之鸟身人面,说明居住在东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个以鸟为图腾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许就是该部族的图腾神.春神句芒是女性,抑或男性?没有材料可以说明.但神话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经是个男权部族社会了.还有材料说,句芒神的脸是四方形的.后世的句芒图,因受神话历史化和男权社会的影响,除了头顶上还保留着一些被称为“芒”的毛发而外,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古代朝臣的形象.
四、后土
早的土地神是后土,“后”的本义是君长的意思,所以后土意谓土地之长,土地之君,其实并非土地神的名字,而只是土地神的泛称而已.据说最早担任后土或土地神之职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为人身龙身,这作为土地神的句龙自然也是龙身.禹也曾担任后土一职,禹治水,平九州,禹其实就是大地的奠定者,其担任后土之神自然是实至名归.
后土原本只是土地之神的泛称,但用的多了,就逐渐演变为土地神的名字,而句龙、禹等后土之神反倒被忘记了,后土于是演变为一个具体的神.由于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属阳,地属阴,而阳为男,阴为女,因此后来后土逐渐变成了女性,民间称之为后土娘娘,后土庙中的神像也为女像.
由于人死后葬于土,所以土地之神有负责阴间的事情,因此,后土自古就有管理冥间的职责,后来各地的土地爷、土地公仍继承了这个功能,所以人死后,都要首先到土地庙报庙,因为让亡灵向土地爷、土地公报道.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大多集中在《左传》、《礼记》、《山梅经》、《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称后土为共工氏之子,为中央之神.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鸣生一岁之十二月.
《山梅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山梅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梅经》.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
《楚辞·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有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的则记官名,均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均为女人形状.至于“土”,《释名·释天》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
“后土”一词,最早见于儒家几部经典.如《尚书·武成》有“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则先告后土”等.从这些文句看来,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权威的统治者.国家有什么大事,得先报告给他,请他管理.
那么这位后土究竟是何职务?我们须从史籍上考察.《左传·昭光二十九年》说,“土正曰后土”.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见他是与土地大有关系.那么何谓“土正”?不妨先看“正”字是深谋远虑什么意思.正者,与副相对也.当是为正职者.《左传·隐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晋注家杜预注道:“五正,五官之长”,可见正者确系正职的长官,亦即长官中的最高位者.长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领导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谓“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与后土是画等号的,那么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了.可是又有了新的问题,这位最高长官何以冠个“后”字?原来也有其含义.《尚书·大禹谟》曾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克艰者,战胜艰难之谓也,亦即完成任务之意.翻译出来是,后完成后的任务,臣完成臣的任务.这里的后与臣明显是相对的,而臣者,据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考证,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与民一样“同为锡予之物”,“均古之奴隶”,即广大劳动群众.后既然与群众相对,那当然是群众的主子了.《尚书》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众”的话,也正好说明了这点.一句话,后就是君主的意思,与正没有区别,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杨照《重修太宁庙记》的说法,就是“后土为土地最尊之神”.
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值得研究一番.《左传·昭公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此两书皆把后土称为共工之子,子者,男子也,故尔后土当为男性.然汉武帝所立之后土祠中,后土的形象为女性,后人称圣母、娘娘,这又何故?原来古代典籍上也有后土为女性之记载.《文献通考》载:“汉元帝时祭地,以高后配”,高后者,汉高祖之妻吕雉也,以吕后与大地之神配飨,说明大地之神为女性.《后汉书·世祖本纪》栽:“光武中元元年······高皇后配飨地只,地只者,土地之神也,以高皇后与其配飨,又说明土地之神为女性.《通典》、《晋书》、《宋书》也分别有曹魏明帝、东晋成帝,宋武帝祭祀土神时以祖辈皇后配飨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人们把土地之神视为女性,亦即后土是女性了.
至此,后土到底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便成了问题.为了搞清它,须从著名的《周易》说起.《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宇宙变化的法则,这里是说阴阳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宇宙变化的规律,从而最早提出了阴阳的概念及作用.《周易·系辞下传》第六章则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周易·说卦传》第十一章纪而又说:“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这就是说,苍天为阳,为男性;大地为阴,为女性.再者从卦象上看,象征天的乾卦为≡,象征地的坤卦为≡≡.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就此两种卦象说:“划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也说明天为男,地为女.这种天阳地阴、天男地女的观点,是我国古典哲学对天地性质的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界定,直至今天还没人能否定.既然大地为女性,那么大地的至圣代表后土,自然应属女性了.这样,后土祠的后土形象为圣母女神,就是很有道理的了.这个由男性之神到女性之神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大地本质的反复曲折的认识过程,是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的表现.
既然后土是最高的女性土神,那么她与女娲氏就自然连到一起了.记载我国远古传说的《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云,古代所谓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这里女娲既是地皇,她自然就与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一个人了.明嘉靖丙辰岁秋重刻的后土祠庙像图,有“后土皇地只”之言,亦径直称后土为皇,更说明后土与地皇女娲不可分开了.也就是说女娲即后土,后土即女娲.这种合二为一的说法能否成立?能.郭沫若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就说:“神话传说中人物,一人化为二人以上,一事化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他经过考证,就得出了“帝喾与帝舜实为一人”的结论.故我们也完全可以大胆地说后土、女娲确为一人之二称.这是最顺畅的推论,也是最合理的判断.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位于古汾阴今万荣脽上的后土祠.原来就是女娲 祠.我们从今日始,完全可以把这位土地最尊之神,即最权威的地皇,合称为后土女娲中国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据《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日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 可见当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此后,各地土地神渐自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
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庙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锁事》称,建文(1399-1403)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在塔内特地辟出一个“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又有《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