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依靠集体、培养集体、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运用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集体.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具有一定目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衡量一个群体是否是集体,看它是否具有如下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3)正确的集体舆论;(4)有一定的集体活动的准则.所以,集体不是单个人简单相加的总和,也不是一群人的偶然聚集.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抓好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集体主义成为指导从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为集体尽义务,在集体中,人们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个人利益
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来保护集体利益.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必须从小抓起,在集体中培养.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集体里共同学习、劳动、生活时,他们相互接触,彼此影响才能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飞命令与服从等方面的关系,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在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每个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夕并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集体本身具有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学生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对此,马卡连柯曾给予高度评价: “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学生班集体之所以能有“很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它不单是班主任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它可以通过集体内部重要的集体因素来影响每个学生,使他们受到教育.例如,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它可以鼓舞每个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产生上进的愿望和动力.再如,.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夕它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提倡和支持班集体里一切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一切不良的东西.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于集体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所决定的.学生班集体能够为学生的智慧、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为学生班集体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受到教育,而且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互相影响和扩大,彼此取长补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贯彻这条原则,首先,班主任要依据班集体的标准,精心
组织,建设班级,把班级培养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这个集体形成一个整体,集体成员做到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和行动上的统一,拥有一个有一定权威的领导核心,并能与集体成员的权利义务协调一致,集体成员平等、团结飞心理相容,集体的活动准则被集体成员认同并自觉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过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班主任要发挥集体目标的激励作用.每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之后,每个同学就有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他们都要为实现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义务.这样在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要对班、主任负责,还要对集体负责,要为集体的荣誉争光.
二、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领导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体,总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众.学生干部是班级中各方面的先进分子,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能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的人数,在集体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团结和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前进;
三、班主任要发挥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地位,为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舆论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学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体的舆论.马卡连柯也说: “儿童集体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过集体舆论宣传集体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过集体舆论制约克服班集体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组织,建设班级,把班级培养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这个集体形成一个整体,集体成员做到在认识上、情感上飞意志上和行动上的统一,拥有一个有一定权威的领导核心,并能与集体成员的权利义务协调一致,集体成员平等、团结飞心理相容,集体的活动准则被集体成员认同并自觉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过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飞班主任要发挥集体目标的激励作用.每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之后,每个同学就有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他们都要为实现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义务.这样在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要对班,主任负责,还要对集体负责,要为集体的荣誉争光.
二、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领导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体,总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众.学生干部是班级中各方面的先进分子,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能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的人数,在集体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团结和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前进二
三,班主任要发挥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地位,为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舆论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学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体的舆论.马卡连柯也说: “儿童集体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过集体舆论宣传集体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过集体舆论制约克服班集体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四、班主任要发挥集体活动的引力作用.一个班集体里的生活如果没有多少趣味,每天都千篇一律,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个集体就不会得到巩固甚至有瓦解的危险,这样就不能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使集体充满生气和活力,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五飞班主任要发挥集体传统的熏陶作用.所谓传统就是集体中长期形成和延续下来的,自觉遵守的规矩和习惯.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集体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一个班集体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那么这个集体中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抵制和谴责,慢慢地就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视集体传统的教育作用,要努力培养班集体的传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再次、班主任在集体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班主任教育集体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班集体毕竟是由个别学生组成的集体,个别学生可以起到巩固、发展集体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碍集体发展、甚至瓦解集体的破坏作用.所以班主任要重视个别教育,这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常抓不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的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个儿童”.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要把力量放在那些学习、品德、纪律、劳动等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学生身上,把这些学生教育好了,这个集体就有希望了.但是,只抓个别教育,不抓集体教育也不行,这样会使工作陷于被动.因此,班主任既要抓集体教育;又要抓
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富有教益的活动,吸引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认识;锻炼意志,培养良好品格,充实精神生活,使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有: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整体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认识,是引起道德情感的依据.而“情”又反作用于道德认识,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激起道德动机,产生推动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再通过道德意志的努力和一定的行为训练,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同类行为的不断强化,循环往复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这也决定了班主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坚持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育于班级管理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训练之中,使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活动;进行比较飞鉴别,使学生真切、实在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教育进入心灵深处,给他们以追求心灵美、行为美的力量,促使其认识发展并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一、坚持活动的计划性飞思想性与科学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主任开展活动,也要统筹安排,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及有序性.拟定计划时,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任务,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并结合本班实际精心安排.集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活动要有专题,一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目标集中,但从各项活动的总体来看要体现系列化.还可根据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和效果,及时作出补充和修正.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是好的影响,就是不好的影响.我们要通过活动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
响的同时,避免消极的,不良的影响发生.如教学活动,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教育性夕这就是活动的思想性.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说理”进行教育,这个“理”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体现活动的科学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广泛深入的接触,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使教育收到理想效果.切忌搞形式主义.
二、注意活动的新颖性与艺术性
班主任开展活动,要把握学生的“兴奋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讲演、表演,创设情景等文艺活动与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描述,环境布置,生活显示,音乐渲染,角色体会等情境陶冶学生情感.也可采用实践锻炼的方式,如组织学生参加旅游、社会调查、参加一些公益劳动等.此外,还应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断开拓新意.如果每年过“国庆节”,总是文艺演出,歌唱祖国,会使学生情绪减弱.同样的教育内容,如果形式一变,学生就有了新鲜感,会给他们带来满足和乐趣.
三、注意活动的启发性与自主性
班主任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后,应考虑怎样在活动过程中,贯穿积极的启发性.抓住学生思想感情的启动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富于启发、欢快、愉悦的气氛中活动.在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当代学生思想活跃卜有自己的见解,渴望展现自己的才能,开展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帮他们树立信念,让他们成为活动的
主人.而不应采取教师习惯的“包”、“管”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活动局面,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注意活动的群体性与个体性
群体性与个体性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处理好教育者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三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本人的个体作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好学生的活动,但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争取领导、科任教师及校外人员进行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群体作用,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开展凸其二是处理好受教育者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活动的开展既要立足于集体,又要兼顾个别.使班级全体学生受到普遍教育,也使个别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以发展.其三是说处理好活动内容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既要组织全班学生参加的大型活动,又要组织全班学生参加以大型活动为主的小型活动.这样既可保持活动的整体性,又使整个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五、注意活动的示范性
班主任不应只是活动的指导者,也应是活动的参加者,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示范作用.这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中,如果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学生就能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开展活动的无形力量.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依靠集体、培养集体、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运用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集体.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具有一定目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衡量一个群体是否是集体,看它是否具有如下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3)正确的集体舆论;(4)有一定的集体活动的准则.所以,集体不是单个人简单相加的总和,也不是一群人的偶然聚集.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抓好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集体主义成为指导从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为集体尽义务,在集体中,人们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个人利益
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来保护集体利益.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必须从小抓起,在集体中培养.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集体里共同学习、劳动、生活时,他们相互接触,彼此影响才能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飞命令与服从等方面的关系,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在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每个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夕并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集体本身具有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学生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对此,马卡连柯曾给予高度评价: “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学生班集体之所以能有“很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它不单是班主任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它可以通过集体内部重要的集体因素来影响每个学生,使他们受到教育.例如,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它可以鼓舞每个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产生上进的愿望和动力.再如,.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夕它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提倡和支持班集体里一切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一切不良的东西.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由于集体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所决定的.学生班集体能够为学生的智慧、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为学生班集体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受到教育,而且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互相影响和扩大,彼此取长补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贯彻这条原则,首先,班主任要依据班集体的标准,精心
组织,建设班级,把班级培养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这个集体形成一个整体,集体成员做到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和行动上的统一,拥有一个有一定权威的领导核心,并能与集体成员的权利义务协调一致,集体成员平等、团结飞心理相容,集体的活动准则被集体成员认同并自觉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过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班主任要发挥集体目标的激励作用.每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之后,每个同学就有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他们都要为实现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义务.这样在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要对班、主任负责,还要对集体负责,要为集体的荣誉争光.
二、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领导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体,总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众.学生干部是班级中各方面的先进分子,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能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的人数,在集体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团结和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前进;
三、班主任要发挥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地位,为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舆论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学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体的舆论.马卡连柯也说: “儿童集体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过集体舆论宣传集体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过集体舆论制约克服班集体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组织,建设班级,把班级培养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这个集体形成一个整体,集体成员做到在认识上、情感上飞意志上和行动上的统一,拥有一个有一定权威的领导核心,并能与集体成员的权利义务协调一致,集体成员平等、团结飞心理相容,集体的活动准则被集体成员认同并自觉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过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飞班主任要发挥集体目标的激励作用.每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之后,每个同学就有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他们都要为实现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义务.这样在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要对班,主任负责,还要对集体负责,要为集体的荣誉争光.
二、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领导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体,总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众.学生干部是班级中各方面的先进分子,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能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的人数,在集体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团结和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前进二
三,班主任要发挥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地位,为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舆论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学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体的舆论.马卡连柯也说: “儿童集体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过集体舆论宣传集体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过集体舆论制约克服班集体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四、班主任要发挥集体活动的引力作用.一个班集体里的生活如果没有多少趣味,每天都千篇一律,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个集体就不会得到巩固甚至有瓦解的危险,这样就不能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使集体充满生气和活力,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五飞班主任要发挥集体传统的熏陶作用.所谓传统就是集体中长期形成和延续下来的,自觉遵守的规矩和习惯.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集体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一个班集体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那么这个集体中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抵制和谴责,慢慢地就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视集体传统的教育作用,要努力培养班集体的传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再次、班主任在集体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班主任教育集体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班集体毕竟是由个别学生组成的集体,个别学生可以起到巩固、发展集体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碍集体发展、甚至瓦解集体的破坏作用.所以班主任要重视个别教育,这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常抓不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的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个儿童”.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要把力量放在那些学习、品德、纪律、劳动等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学生身上,把这些学生教育好了,这个集体就有希望了.但是,只抓个别教育,不抓集体教育也不行,这样会使工作陷于被动.因此,班主任既要抓集体教育;又要抓
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富有教益的活动,吸引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认识;锻炼意志,培养良好品格,充实精神生活,使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有: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整体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认识,是引起道德情感的依据.而“情”又反作用于道德认识,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激起道德动机,产生推动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再通过道德意志的努力和一定的行为训练,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同类行为的不断强化,循环往复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这也决定了班主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坚持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育于班级管理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训练之中,使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活动;进行比较飞鉴别,使学生真切、实在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教育进入心灵深处,给他们以追求心灵美、行为美的力量,促使其认识发展并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一、坚持活动的计划性飞思想性与科学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主任开展活动,也要统筹安排,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及有序性.拟定计划时,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任务,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并结合本班实际精心安排.集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活动要有专题,一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目标集中,但从各项活动的总体来看要体现系列化.还可根据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和效果,及时作出补充和修正.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是好的影响,就是不好的影响.我们要通过活动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
响的同时,避免消极的,不良的影响发生.如教学活动,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教育性夕这就是活动的思想性.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说理”进行教育,这个“理”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体现活动的科学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广泛深入的接触,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使教育收到理想效果.切忌搞形式主义.
二、注意活动的新颖性与艺术性
班主任开展活动,要把握学生的“兴奋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讲演、表演,创设情景等文艺活动与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描述,环境布置,生活显示,音乐渲染,角色体会等情境陶冶学生情感.也可采用实践锻炼的方式,如组织学生参加旅游、社会调查、参加一些公益劳动等.此外,还应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断开拓新意.如果每年过“国庆节”,总是文艺演出,歌唱祖国,会使学生情绪减弱.同样的教育内容,如果形式一变,学生就有了新鲜感,会给他们带来满足和乐趣.
三、注意活动的启发性与自主性
班主任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后,应考虑怎样在活动过程中,贯穿积极的启发性.抓住学生思想感情的启动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富于启发、欢快、愉悦的气氛中活动.在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当代学生思想活跃卜有自己的见解,渴望展现自己的才能,开展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帮他们树立信念,让他们成为活动的
主人.而不应采取教师习惯的“包”、“管”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活动局面,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注意活动的群体性与个体性
群体性与个体性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处理好教育者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三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本人的个体作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好学生的活动,但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争取领导、科任教师及校外人员进行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群体作用,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开展凸其二是处理好受教育者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活动的开展既要立足于集体,又要兼顾个别.使班级全体学生受到普遍教育,也使个别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以发展.其三是说处理好活动内容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既要组织全班学生参加的大型活动,又要组织全班学生参加以大型活动为主的小型活动.这样既可保持活动的整体性,又使整个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五、注意活动的示范性
班主任不应只是活动的指导者,也应是活动的参加者,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示范作用.这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中,如果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学生就能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开展活动的无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