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1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它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 1 )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一,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材料三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 48
( 2 )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之。”
( 3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康有为编撰《孔子改制考》的目的。
( 1 )发展:董仲舒吸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 “ 天人感应
” 、德刑并用。判断:观点依据《春秋》;主张德为主,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政。
( 2 )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糅合了佛道思想。
( 3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面对民族危亡,先进人士顺应时代要求,呼吁维新变法。康有为宣称孔子是主张改革的先师,实际上是借助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
( 1 )发展:董仲舒吸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 “ 天人感应
” 、德刑并用。判断:观点依据《春秋》;主张德为主,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政。
( 2 )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糅合了佛道思想。
( 3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面对民族危亡,先进人士顺应时代要求,呼吁维新变法。康有为宣称孔子是主张改革的先师,实际上是借助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