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
2019-04-21
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材料二 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
(2)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
优质解答
(1)从材料“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变革制度,抵抗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这种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郑观应为代表的维新思潮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挽救国家的一种探索,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发展而逐渐的完善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故答案为:
(1)认为中国处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学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
(2)洋务运动的进行;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从材料“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变革制度,抵抗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这种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郑观应为代表的维新思潮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挽救国家的一种探索,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发展而逐渐的完善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故答案为:
(1)认为中国处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学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
(2)洋务运动的进行;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