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
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哲学上,“利害、善恶、美丑、优劣”等这一类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总的名称,叫“价值问题”;而关于它们的理论,是哲学上新兴的一个重要领域,叫“价值论”,它是与其他基础理论同样重要的一个分支;我们平时谈论任何事物的有用无用,它的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时,就是在进行价值判断.所以应该说,当人们在提问“哲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就已经在无意之中进入了哲学,在谈论一个哲学问题了.
要说明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谈:一个是它对于人类(人的一般)总体上的意义,另一个是它对于个体(个人或各个层次上的个别群体)的具体特殊意义.
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意义
对于整个人类和社会历史而言,哲学显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哲学已产生两千多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门学问,它不仅出现最早,而且是现代科学体系之母,随着各门科学不断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哲学本身仍然长盛不衰.这就足以证明哲学对于人类是始终有用的,而且有重大、持久之用.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也许有人会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现在已经有了各门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们都是强大的思想武器,那么哲学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打个比方说,这个疑问就像是: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锻炼身体了,还要奥林匹克运动有什么用?如果了解奥运会的精神和人们对它的关切,那么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奥运的口号和精神实质,是人类向自己体力、体能的极限去挑战、冲击,永远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样,我们人类在精神上也有自己的“奥林匹克运动”,即向人类自己思维的极限去冲击、去挑战,永远追求头脑和眼光的“更广、更深、更活”——这便是哲学和它的精神.
诚然,一切科学和技术都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武器,它们也都能够使人聪明.但是,哲学可以说是在最高、最根本、最普遍的意义上解放人的思想、“开放搞活大脑”的一门学问.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可以用哲学所具有的三大特性来分析.
哲学的三大特性,即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这正是它“开放搞活”人的大脑的特有方式.先说抽象性.过去人们认为抽象没有用.其实不然.抽象是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特殊走向普遍、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这种过程,自然科学的诸多公理、定理如何产生?又如何用于实践?在现实中,没有抽象的思维就不会有开放的头脑.比方给桌子下定义,说是“由四条腿支撑的一个工作平面”,就把人的思想束缚住了;如果只说是“一个用于工作的平面”,那么设计的思路就可以大大放开,充分发挥,造出有腿和没腿的、各种各样美观实用的桌子.再如过去我们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给它的规定特别多,特别细.实践证明,这样反而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邓小平重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二三十个字,却带来了思想的极大解放和创造力的极大发挥.所以,有的时候,抽象程度越高,思想视野就会越开阔,一种僵化的模式就可以被打破.
所谓批判性,就是对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根究底,不受现成观念的束缚.哲学批判与科学批判的方向不同.科学批判往往是实证化的、针对结果和证据的批判,即“形而下”的检验;哲学批判则是前提的批判,即直接向前提发问,对思想方法本身和作为根据与出发点的信念进行审察和考验,即“形而上”的批判.相比而言,哲学的这种批判性更有利于打破人类已有的知识界限,去探讨更广的、更深层的、更可信的理由.
反思性是指,批判不仅仅是针对外部世界、针对对象的,更是时刻针对人类自己的,是主体的自我批判.反思能使人类打破自我封闭的习惯框框和狭隘眼界,实现在精神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向主观世界的更高境界.
总之,虽然各门学问都能帮人解放头脑,提高能力,但是没有一门像哲学这样,从人的思维极限方面来解放人的头脑.在这一点上,哲学的特殊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这也是评判哲学好坏的标准之一.世界上的哲学有许多.如果一种哲学使人变得越来越深刻、聪明、大度、灵活,那么它就是一门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哲学.相反,如果一种哲学让人越来越心胸狭隘、头脑僵硬、态度粗暴,那么就可能是一种坏的、或者是被歪曲了的哲学.对此我们也要警惕.
哲学对于个体生活的意义
说到哲学对于个体的意义,由于个体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就要首先明确一点:所谓“有用”是指对谁、对什么样的人而言.因为任何价值都是“因人而异”的,不仅因人的个体不同而不同,而且也因人的需要和能力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对人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来理解哲学的现实地位和意义.
例如,哲学显然不能直接用来办工厂、造机器,也不能帮人马上升官、立刻发财,不能减肥也不能美容,等等.但是我们对于所谓有用之“用”究竟有哪些,却不可过于狭隘直观地理解.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增强思维能力等等之“用”,难道不同样是人类文明生存发展的必须之用吗?显然,对于人的“有用”不光是物质之用,精神之用同样也是用,人的心灵要有归宿,要有支撑,它有时候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的精神之用,往往比一时一物之用,要更大、更长远一些.人的需要和能力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越全面、水平越高、能力越强,世界上的事物包括哲学在内,对人的用处也会越大.
要知道哲学对于各种不同的个体有什么用,需要结合每个个体自身的需要、能力等具体情况来谈,不可能提供万应灵验、千篇一律的回答和承诺.但是,在这里也有一些规律性的联系: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一般说来,个体生活实践的层次越高、思考的层次越高,哲学就越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有用;相反,当个体的生活实践和思维层次越低、越狭隘,哲学就越不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不直接有用.所以我们看到,在人类历史上,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甚至包括大艺术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等等,他们越是关注哲学,他们的很多思想都进入了哲学.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
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哲学上,“利害、善恶、美丑、优劣”等这一类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总的名称,叫“价值问题”;而关于它们的理论,是哲学上新兴的一个重要领域,叫“价值论”,它是与其他基础理论同样重要的一个分支;我们平时谈论任何事物的有用无用,它的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时,就是在进行价值判断.所以应该说,当人们在提问“哲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就已经在无意之中进入了哲学,在谈论一个哲学问题了.
要说明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谈:一个是它对于人类(人的一般)总体上的意义,另一个是它对于个体(个人或各个层次上的个别群体)的具体特殊意义.
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意义
对于整个人类和社会历史而言,哲学显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哲学已产生两千多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门学问,它不仅出现最早,而且是现代科学体系之母,随着各门科学不断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哲学本身仍然长盛不衰.这就足以证明哲学对于人类是始终有用的,而且有重大、持久之用.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也许有人会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现在已经有了各门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们都是强大的思想武器,那么哲学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打个比方说,这个疑问就像是: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锻炼身体了,还要奥林匹克运动有什么用?如果了解奥运会的精神和人们对它的关切,那么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奥运的口号和精神实质,是人类向自己体力、体能的极限去挑战、冲击,永远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样,我们人类在精神上也有自己的“奥林匹克运动”,即向人类自己思维的极限去冲击、去挑战,永远追求头脑和眼光的“更广、更深、更活”——这便是哲学和它的精神.
诚然,一切科学和技术都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武器,它们也都能够使人聪明.但是,哲学可以说是在最高、最根本、最普遍的意义上解放人的思想、“开放搞活大脑”的一门学问.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可以用哲学所具有的三大特性来分析.
哲学的三大特性,即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这正是它“开放搞活”人的大脑的特有方式.先说抽象性.过去人们认为抽象没有用.其实不然.抽象是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特殊走向普遍、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这种过程,自然科学的诸多公理、定理如何产生?又如何用于实践?在现实中,没有抽象的思维就不会有开放的头脑.比方给桌子下定义,说是“由四条腿支撑的一个工作平面”,就把人的思想束缚住了;如果只说是“一个用于工作的平面”,那么设计的思路就可以大大放开,充分发挥,造出有腿和没腿的、各种各样美观实用的桌子.再如过去我们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给它的规定特别多,特别细.实践证明,这样反而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邓小平重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二三十个字,却带来了思想的极大解放和创造力的极大发挥.所以,有的时候,抽象程度越高,思想视野就会越开阔,一种僵化的模式就可以被打破.
所谓批判性,就是对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根究底,不受现成观念的束缚.哲学批判与科学批判的方向不同.科学批判往往是实证化的、针对结果和证据的批判,即“形而下”的检验;哲学批判则是前提的批判,即直接向前提发问,对思想方法本身和作为根据与出发点的信念进行审察和考验,即“形而上”的批判.相比而言,哲学的这种批判性更有利于打破人类已有的知识界限,去探讨更广的、更深层的、更可信的理由.
反思性是指,批判不仅仅是针对外部世界、针对对象的,更是时刻针对人类自己的,是主体的自我批判.反思能使人类打破自我封闭的习惯框框和狭隘眼界,实现在精神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向主观世界的更高境界.
总之,虽然各门学问都能帮人解放头脑,提高能力,但是没有一门像哲学这样,从人的思维极限方面来解放人的头脑.在这一点上,哲学的特殊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这也是评判哲学好坏的标准之一.世界上的哲学有许多.如果一种哲学使人变得越来越深刻、聪明、大度、灵活,那么它就是一门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哲学.相反,如果一种哲学让人越来越心胸狭隘、头脑僵硬、态度粗暴,那么就可能是一种坏的、或者是被歪曲了的哲学.对此我们也要警惕.
哲学对于个体生活的意义
说到哲学对于个体的意义,由于个体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就要首先明确一点:所谓“有用”是指对谁、对什么样的人而言.因为任何价值都是“因人而异”的,不仅因人的个体不同而不同,而且也因人的需要和能力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对人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来理解哲学的现实地位和意义.
例如,哲学显然不能直接用来办工厂、造机器,也不能帮人马上升官、立刻发财,不能减肥也不能美容,等等.但是我们对于所谓有用之“用”究竟有哪些,却不可过于狭隘直观地理解.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增强思维能力等等之“用”,难道不同样是人类文明生存发展的必须之用吗?显然,对于人的“有用”不光是物质之用,精神之用同样也是用,人的心灵要有归宿,要有支撑,它有时候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的精神之用,往往比一时一物之用,要更大、更长远一些.人的需要和能力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越全面、水平越高、能力越强,世界上的事物包括哲学在内,对人的用处也会越大.
要知道哲学对于各种不同的个体有什么用,需要结合每个个体自身的需要、能力等具体情况来谈,不可能提供万应灵验、千篇一律的回答和承诺.但是,在这里也有一些规律性的联系: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一般说来,个体生活实践的层次越高、思考的层次越高,哲学就越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有用;相反,当个体的生活实践和思维层次越低、越狭隘,哲学就越不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不直接有用.所以我们看到,在人类历史上,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甚至包括大艺术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等等,他们越是关注哲学,他们的很多思想都进入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