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4
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古诗词研究报告合集(通用)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古诗词研究报告合集(通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古诗词研究报告怎么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 关于古诗词名句的调查报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
它要求我们对特定对象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并形成一份汇报性材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可用“关于****的调查报告”这一样式。
(二)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要求精练概括,切入主题。
2.主体:必须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得出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结论。 3.结尾:小结全篇。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课本上的要求,我们就会知道:这次的古诗词名句的调查报告是要求我们对自己熟悉的,或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名句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一份汇总性质的文章。 调查课本上的古诗词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水调歌头》,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诗句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诗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呢?正因为我身在庐山当中,眼界十分狭窄,所见到的只能是局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出自《绝句》,作者是宋代的一个名叫释志南的和尚。诗句的意思是:这如杏花一般的细雨飘洒在身上,衣服像是要湿却并不会湿;那跟杨柳一样的和煦春风扑面而来,怎么可能会让人产生寒意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渭城曲》,作者是唐代的王维。诗句的意思是:请你再喝下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一路西行,你将不会再遇上像我一样的好朋友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蝉》,作者是唐代的虞世南。
诗句的意思是:因为蝉站在高处,所以能把叫声传播得很远很远,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蝉是借助秋风把叫声远远传出去的。 找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 在我们学过的、听过的、见过的古诗词名句中,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把它们找出来,说说这些诗句各出自哪首诗?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有个同学找出了一些有关描写冬景的古诗词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句的意思是:这雪好大好猛啊!好像忽然吹来一夜春风,把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都催得盛开,争奇斗妍。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是唐代的韩愈。
诗句的意思是: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秦岭。我的家在哪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自《观猎》,作者是唐代的王维。
诗句的意思是:猎物藏身的蒿草都枯萎了,猎鹰的眼睛显得特别锐敏;平原上的积雪已经化尽,猎马脚下少了沾带,奔驰起来便会更加轻快。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剑南诗稿》,作者是宋代的陆游。诗句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读了上面的例子,你是不是也想将自己找到的古诗词名句进行分类,然后再按要求写出诗句的出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并整理出一份调查报告呢? 学写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古诗词中带有花鸟名句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课本上出现的只是一小部分。为了进一步体悟古诗词中带有花鸟的名句,我们可以采用上网查找、到图书馆翻阅资料等方法学习、研究古诗词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与到图书馆翻阅相结合。 2、请教有关专家、老师或大哥哥、大姐姐,帮助自己查阅、整理。
三、调查人员 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胡玲玉、陈昕 四、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带“花”字的诗句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诗句的意思是: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似锦的世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句的意思是:纷乱的花朵渐渐的迷离了我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刚可以埋没马蹄。 2、带鸟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 高鼎《村居》,诗句的意思是: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这正是二月早春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也沉醉在烟雾之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自唐王维《鸟鸣涧》,诗句的意思是:明月高升,照亮了大地,惊动了山里的鸟儿,不时地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 五、小结。
通过归纳、整理,我们学习了一些带有花鸟的古诗词名句。我们知道,在这些诗句中,有对花鸟的喜爱与赞美,也有借花鸟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习作: 关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研究报告 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 叶彩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这样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精练做指导,以及高考前适度专题训练,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赏析的实践能力。
整个课题研究过程遵循“诗歌鉴赏理论—实践—理论”的规律。通过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通过诵读、实验、练习、创作等方法,适时、适地、适度地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古典诗歌的积淀,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组参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集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韵律美于一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诵读、去体会。
两千年前,先哲孔子身体力行传播“诗教”。今天,我们同样要重视古诗词教学。
从承载文化遗产这方面而言,古典诗歌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但目前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认识仅限于读读背背,满足于名句默写能挣到分,并没有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内容和情感;目光也仅限于课内诗词,并没有广泛涉猎延伸到课外,阅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诗歌的鉴赏仅限于浅层次的感知,懵懂乱猜,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方法。
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急需教师“答疑解惑”“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由于古诗词作为古代的一种文学存在,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作为最精粹的汉语言文学,又包蕴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手段,因此,学会赏析古典诗词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来说,也时常会遇到费时费力地教,学生能力却难以提高的窘境。大多数教师面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都会产生许多困惑,有自身文学素养的欠缺,有欣赏方法的概念模糊及具体应用的困难,也有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教之乏术。
学术界也缺少对中学生赏析古诗词方法的具体指导,所以,在中学教学实际当中,确实有必要进行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本课题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解决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如通过朗读、背诵、默写、赏析、解题等学习方法),致力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高考考纲》规定古诗词默写和欣赏是必考内容。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本课题提供了直接的赏析方法理论指导,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等,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研究中的参考。
我校的常规活动“晨读暮诵”,为同学们朗读背诵古诗词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每年都会有“中华经典颂”诗歌诵读比赛,为学生展示古诗词朗诵才华提供了舞台。
进行这一课题研究,1.有助于帮助指导高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落实课标有关古诗词的学习要求;2.有助于帮助参与研究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提高指导能力;3.有助于提高学生高考古诗词部分成绩;4.也有助于总结出普遍而具体的方法供其他教师和同学们作为参考。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目标: 1.让学生在接触、了解、诵读、鉴赏经典古诗文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3.在实践中探索研究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学习方法。
4.汲取诗歌中深厚的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研究内容: 1.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增强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4.注重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的传授。研究方法、步骤及过程:结合教学实际,课题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各个年级身体力行,进行课题的实验与研究。1.开展活动各年级根据各自年级的指定篇目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夯实了古诗词的积累,为感悟赏析打下了坚实基础。
2.拓展练习各年级本着课内总结方法,课外提高能力的原则,在课内学习的基上,适当进行了。
3.有关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的研究报告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李支舜]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李支舜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消息;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海:辽阔力量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狂风:作乱;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白:纯洁无瑕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 【其它类】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
4.写一篇 唐诗宋词中的 研究报告在中国,凡是稍通文墨的人,没有不喜欢唐诗宋词的。
不管你是科学家,文人,抑或农工商贸之流,甚至日理万机的政客,奔波谋生之余,觥筹交错之时,云淡风轻之野,月明星稀之夜,触景生情,心摇魄动,均可以吟出一两句对景的唐诗宋词来。在下虽然愚钝,每遇尘世繁剧、心烦气躁之事,夜来辗转反侧,只要翻开枕边古人诗词一册,读它几首,亦可气娴心定,陶然入梦矣!
俺要《在心灵里建立起一座唐诗公园》,良有已也。
但是,究竟是什麽东西令唐诗宋词有这麽大的勾魂摄魄的力量呢?
是人性!是唐诗宋词反映的人性对自由的天然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们厌倦了俗世尔虞我诈,对回归自然的憧憬。
宋朝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呵呵,这个“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真是一语中的,人们谁不喜欢自由,谁喜欢那个禁锢人身和思想自由的“尘嚣缰锁”?
郭熙在这里虽是论画,但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本属一体,用之于整个文学艺术,也是非常恰当的。因此书写性灵,讴歌人类对自由、自然、平等、仁爱的渴望,就是文学艺术,也是唐诗宋词之属永不退色的主题。
不信?你翻开唐诗宋词看看,尤其是词,大概三分之二是抒写性灵的。而且也只有那些描写人性的向往,抒发对自由的渴望的才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打动过千古多少凡夫俗子、仁人志士的心啊!
郭熙的“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之说,真真是所言不虚啊。
就说说李白吧,后人叫他是自由主义诗人,也有说他是浪漫主义的。什麽浪漫主义?不让他想入非非,关他在监狱了,还浪漫得起来麽?所谓浪漫主义,不过是“自由主义”的一个饰词而已。他的那些追求个性解放,讴歌清风明月的浪漫主义诗歌,大家耳熟能详了,咱且不一一举例,咱就举这首著名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呵呵,俺要说这首诗是歌颂自由的,你相信麽?是呀,这里没有提到一个“自由”的字眼,怎麽是歌颂“自由”呢?你知道不?这是李白怀着爱国之心,要与安禄山斗一斗的,谁知错投永王李粼,事后被定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乘船直下江陵,那种重获自由的心情,还用提吗?因此“白帝彩云”、“猿声不住”、“千里一日”、“轻舟已过”云云,无非表达诗人重获自由之心情、意象耳!
看似写景叙事的,实则“自由隐在意象”里。人们在欣赏它的明丽、轻快的意境的同时,不自觉地感受到自由的可爱。这就是我们喜欢这首诗的根本原因,连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呵呵。
俺说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大家有点不信了!其实政治家也是人,是人,就喜欢自由、自然,喜欢美,除了在政坛上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外,回到家中,回到个人的天地,那人性的另外一面就掩盖不住了。
小时候俺读唐诗宋词,就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诗人词家,同时又是政治家、理学家,他在自己诗词里表现出来的东西,和他的演说呀,论文呀,就是面对政治的那一面,竟是那样的截然不同。
比如欧阳修吧,看他的论文,那真是道貌岸然,守着那个“理”纹丝不动。这个呢,俺就不用举例,唐宋八大家文选里多的是,不信的可去翻开看一看。可是呢,当你翻开他的六一词,我的个乖乖,那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喝酒啊,倘佯山水啊,呼朋邀友啊,甚至游戏歌伎啊,无一不是行家
5.关于李白研究报告关于“诗仙”李白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许多李白写的诗,就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于是,我对“诗仙”李白做了一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李白的书籍,上网浏览关于李白的资料,了解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2、向家长请教有关李白的知识。 3、通过其他途径,搜集李白的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上网 李白的家族 李白祖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李白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李白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
上网 李白的一生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书籍 李白的个性 高度自负、热情豪放、傲岸不羁、天真烂漫。
书籍 李白的作品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咏苎萝山》《塞下曲六首》《静夜思》《望天门山》《夜宿山寺》《登金陵凤凰台》《长相思二首》《把酒问月》《独坐敬亭山》《客中行》 …… …… …… 四、结论 1、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祖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李白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
李白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2、李白高度自负、热情豪放、傲岸不羁、天真烂漫。他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3、李白的主要作品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咏苎萝山》《塞下曲六首》《静夜思》《望天门山》《夜宿山寺》《登金陵凤凰台》《长相思二首》《把酒问月》《独坐敬亭山》《客中行》 等。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6.怎样才能做好关于诗的研究报告话说有点偏,希望对LZ你有所帮助噢~ ———— 一、古诗“专题学习”的内容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为了便于学生积累、体验、感悟,我在小学高段古诗教学中进行了“专题学习”的尝试。
经过多年的实践,构建了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使学生爱读古诗,会读古诗,提高了大多数同学的文学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主要分“人物专题”和“题材专题”两大类。学生通过大量古诗的诵读积累,从古诗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同中察异,异中见同的比较、感悟,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诗作者,更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一)“人物专题学习” “人物专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诗人的各种作品。在大量作品的诵读中体会不同诗人由于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也就是诗的风格。
比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物专题学习”以诗人的写作风格为主线,然后进行相同或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赏析。即当教材中出现某个诗人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这个诗人为专题,收集诗人所写的诗歌,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对比,整理体现诗人风格的诗句。
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从而喜爱读古诗。“人物专题学习”可以分同一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和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1、“同一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同一诗人的作品比较欣赏主要是先把某一诗人的作品进行收集罗列,然后可以根据风格的相同和不同,主题的相同等,设计几个专题进行专题性学习。 (1)同一诗人相同风格古诗专题学习。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李白写的诗歌,对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初步感受。课中,主要展开对比欣赏,合作交流充分感受诗人的独特的诗风。
教学时可以预设如下提示: ● 自由读诗,借助注释、发挥想象,向同学、老师说说诗歌展示了怎样一幅画面。 ● 感情诵读,结合诗风,合作探讨,向同学、老师谈谈你体会到的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 拓展朗读,渗透积累,对比欣赏,和同学、老师聊聊有关反映诗人风格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
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热情奔放的语言,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雄美。特别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
这种雄奇豪放的诗风,经过专题学习,学生发现下列诗句中也有充分体现: ▲ “白发三千丈……,” 《秋浦歌》 ▲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 ▲ “桃红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当学生在大量地阅读、对比分析李白的作品后,一定会感受到他大气磅礴、飘逸洒脱的诗风。 (2)同一诗人不同风格古诗专题学习。
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拓展进行不同诗风的作品对比欣赏,如把王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作为一个专题学习。王维是唐代有名的山水诗人,他擅长音乐和国画,他在《竹里馆》、《鹿柴》等诗中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空山深林的幽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达自己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然平淡的语言中充分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诗风。但他在早年也写过具有激昂、雄浑之气势的诗篇,如《使至塞上》、《少年行》、《从军行》、《燕支行》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当学生读着有明显不同风格的诗句时,对古诗的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也有了感性的认识。
此外,还可以分同一诗人同一主题(题目)古诗专题学习。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都是写月亮这个主题的古诗,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赏析。
通过感悟不同时期,诗人对月的不同感受:儿童时期对月亮的认识是“白玉盘”、“瑶台镜”,这种幼稚而美好的认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经历的丰富在变化,明月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使学生体悟到诗歌就是诗人的心理路程,是诗人的情感流露。
2、“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主要是把两个或几个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赏析,这是人物风格赏析的主要方法。一般建立在同一人物风格专题学习的基础上。
在具体古诗研读中,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写作风格特色。 (1) 不同诗人相同风格专题学习。
当学生对陆游、苏轼、辛弃疾的写作 风格有一定了解、感悟后可以把他们三人的作品进行一个主题进行教学。如选取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诗。
当学生对比赏析了陆游夸张的描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苏词磅礴的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辛词的壮阔的境界“。
7.古诗词的研究报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怎么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其他的意思是: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被广为流传。现在人们常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古诗词研究报告合集(通用)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古诗词研究报告合集(通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古诗词研究报告怎么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 关于古诗词名句的调查报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
它要求我们对特定对象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并形成一份汇报性材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可用“关于****的调查报告”这一样式。
(二)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要求精练概括,切入主题。
2.主体:必须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得出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结论。 3.结尾:小结全篇。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课本上的要求,我们就会知道:这次的古诗词名句的调查报告是要求我们对自己熟悉的,或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名句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一份汇总性质的文章。 调查课本上的古诗词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水调歌头》,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诗句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诗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呢?正因为我身在庐山当中,眼界十分狭窄,所见到的只能是局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出自《绝句》,作者是宋代的一个名叫释志南的和尚。诗句的意思是:这如杏花一般的细雨飘洒在身上,衣服像是要湿却并不会湿;那跟杨柳一样的和煦春风扑面而来,怎么可能会让人产生寒意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渭城曲》,作者是唐代的王维。诗句的意思是:请你再喝下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一路西行,你将不会再遇上像我一样的好朋友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蝉》,作者是唐代的虞世南。
诗句的意思是:因为蝉站在高处,所以能把叫声传播得很远很远,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蝉是借助秋风把叫声远远传出去的。 找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 在我们学过的、听过的、见过的古诗词名句中,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把它们找出来,说说这些诗句各出自哪首诗?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有个同学找出了一些有关描写冬景的古诗词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句的意思是:这雪好大好猛啊!好像忽然吹来一夜春风,把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都催得盛开,争奇斗妍。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是唐代的韩愈。
诗句的意思是: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秦岭。我的家在哪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自《观猎》,作者是唐代的王维。
诗句的意思是:猎物藏身的蒿草都枯萎了,猎鹰的眼睛显得特别锐敏;平原上的积雪已经化尽,猎马脚下少了沾带,奔驰起来便会更加轻快。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剑南诗稿》,作者是宋代的陆游。诗句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读了上面的例子,你是不是也想将自己找到的古诗词名句进行分类,然后再按要求写出诗句的出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并整理出一份调查报告呢? 学写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古诗词中带有花鸟名句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课本上出现的只是一小部分。为了进一步体悟古诗词中带有花鸟的名句,我们可以采用上网查找、到图书馆翻阅资料等方法学习、研究古诗词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与到图书馆翻阅相结合。 2、请教有关专家、老师或大哥哥、大姐姐,帮助自己查阅、整理。
三、调查人员 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胡玲玉、陈昕 四、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带“花”字的诗句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诗句的意思是: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似锦的世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句的意思是:纷乱的花朵渐渐的迷离了我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刚可以埋没马蹄。 2、带鸟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 高鼎《村居》,诗句的意思是: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这正是二月早春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也沉醉在烟雾之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自唐王维《鸟鸣涧》,诗句的意思是:明月高升,照亮了大地,惊动了山里的鸟儿,不时地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 五、小结。
通过归纳、整理,我们学习了一些带有花鸟的古诗词名句。我们知道,在这些诗句中,有对花鸟的喜爱与赞美,也有借花鸟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习作: 关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研究报告 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 叶彩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这样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精练做指导,以及高考前适度专题训练,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赏析的实践能力。
整个课题研究过程遵循“诗歌鉴赏理论—实践—理论”的规律。通过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通过诵读、实验、练习、创作等方法,适时、适地、适度地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古典诗歌的积淀,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组参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集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韵律美于一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诵读、去体会。
两千年前,先哲孔子身体力行传播“诗教”。今天,我们同样要重视古诗词教学。
从承载文化遗产这方面而言,古典诗歌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但目前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认识仅限于读读背背,满足于名句默写能挣到分,并没有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内容和情感;目光也仅限于课内诗词,并没有广泛涉猎延伸到课外,阅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诗歌的鉴赏仅限于浅层次的感知,懵懂乱猜,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方法。
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急需教师“答疑解惑”“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由于古诗词作为古代的一种文学存在,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作为最精粹的汉语言文学,又包蕴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手段,因此,学会赏析古典诗词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来说,也时常会遇到费时费力地教,学生能力却难以提高的窘境。大多数教师面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都会产生许多困惑,有自身文学素养的欠缺,有欣赏方法的概念模糊及具体应用的困难,也有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教之乏术。
学术界也缺少对中学生赏析古诗词方法的具体指导,所以,在中学教学实际当中,确实有必要进行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本课题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解决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如通过朗读、背诵、默写、赏析、解题等学习方法),致力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高考考纲》规定古诗词默写和欣赏是必考内容。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本课题提供了直接的赏析方法理论指导,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等,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研究中的参考。
我校的常规活动“晨读暮诵”,为同学们朗读背诵古诗词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每年都会有“中华经典颂”诗歌诵读比赛,为学生展示古诗词朗诵才华提供了舞台。
进行这一课题研究,1.有助于帮助指导高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落实课标有关古诗词的学习要求;2.有助于帮助参与研究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提高指导能力;3.有助于提高学生高考古诗词部分成绩;4.也有助于总结出普遍而具体的方法供其他教师和同学们作为参考。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目标: 1.让学生在接触、了解、诵读、鉴赏经典古诗文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3.在实践中探索研究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学习方法。
4.汲取诗歌中深厚的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研究内容: 1.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增强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4.注重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的传授。研究方法、步骤及过程:结合教学实际,课题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各个年级身体力行,进行课题的实验与研究。1.开展活动各年级根据各自年级的指定篇目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夯实了古诗词的积累,为感悟赏析打下了坚实基础。
2.拓展练习各年级本着课内总结方法,课外提高能力的原则,在课内学习的基上,适当进行了。
3.有关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的研究报告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李支舜]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李支舜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消息;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海:辽阔力量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狂风:作乱;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白:纯洁无瑕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 【其它类】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
4.写一篇 唐诗宋词中的 研究报告在中国,凡是稍通文墨的人,没有不喜欢唐诗宋词的。
不管你是科学家,文人,抑或农工商贸之流,甚至日理万机的政客,奔波谋生之余,觥筹交错之时,云淡风轻之野,月明星稀之夜,触景生情,心摇魄动,均可以吟出一两句对景的唐诗宋词来。在下虽然愚钝,每遇尘世繁剧、心烦气躁之事,夜来辗转反侧,只要翻开枕边古人诗词一册,读它几首,亦可气娴心定,陶然入梦矣!
俺要《在心灵里建立起一座唐诗公园》,良有已也。
但是,究竟是什麽东西令唐诗宋词有这麽大的勾魂摄魄的力量呢?
是人性!是唐诗宋词反映的人性对自由的天然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们厌倦了俗世尔虞我诈,对回归自然的憧憬。
宋朝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呵呵,这个“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真是一语中的,人们谁不喜欢自由,谁喜欢那个禁锢人身和思想自由的“尘嚣缰锁”?
郭熙在这里虽是论画,但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本属一体,用之于整个文学艺术,也是非常恰当的。因此书写性灵,讴歌人类对自由、自然、平等、仁爱的渴望,就是文学艺术,也是唐诗宋词之属永不退色的主题。
不信?你翻开唐诗宋词看看,尤其是词,大概三分之二是抒写性灵的。而且也只有那些描写人性的向往,抒发对自由的渴望的才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打动过千古多少凡夫俗子、仁人志士的心啊!
郭熙的“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之说,真真是所言不虚啊。
就说说李白吧,后人叫他是自由主义诗人,也有说他是浪漫主义的。什麽浪漫主义?不让他想入非非,关他在监狱了,还浪漫得起来麽?所谓浪漫主义,不过是“自由主义”的一个饰词而已。他的那些追求个性解放,讴歌清风明月的浪漫主义诗歌,大家耳熟能详了,咱且不一一举例,咱就举这首著名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呵呵,俺要说这首诗是歌颂自由的,你相信麽?是呀,这里没有提到一个“自由”的字眼,怎麽是歌颂“自由”呢?你知道不?这是李白怀着爱国之心,要与安禄山斗一斗的,谁知错投永王李粼,事后被定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乘船直下江陵,那种重获自由的心情,还用提吗?因此“白帝彩云”、“猿声不住”、“千里一日”、“轻舟已过”云云,无非表达诗人重获自由之心情、意象耳!
看似写景叙事的,实则“自由隐在意象”里。人们在欣赏它的明丽、轻快的意境的同时,不自觉地感受到自由的可爱。这就是我们喜欢这首诗的根本原因,连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呵呵。
俺说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大家有点不信了!其实政治家也是人,是人,就喜欢自由、自然,喜欢美,除了在政坛上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外,回到家中,回到个人的天地,那人性的另外一面就掩盖不住了。
小时候俺读唐诗宋词,就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诗人词家,同时又是政治家、理学家,他在自己诗词里表现出来的东西,和他的演说呀,论文呀,就是面对政治的那一面,竟是那样的截然不同。
比如欧阳修吧,看他的论文,那真是道貌岸然,守着那个“理”纹丝不动。这个呢,俺就不用举例,唐宋八大家文选里多的是,不信的可去翻开看一看。可是呢,当你翻开他的六一词,我的个乖乖,那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喝酒啊,倘佯山水啊,呼朋邀友啊,甚至游戏歌伎啊,无一不是行家
5.关于李白研究报告关于“诗仙”李白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许多李白写的诗,就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于是,我对“诗仙”李白做了一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李白的书籍,上网浏览关于李白的资料,了解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2、向家长请教有关李白的知识。 3、通过其他途径,搜集李白的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上网 李白的家族 李白祖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李白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李白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
上网 李白的一生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书籍 李白的个性 高度自负、热情豪放、傲岸不羁、天真烂漫。
书籍 李白的作品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咏苎萝山》《塞下曲六首》《静夜思》《望天门山》《夜宿山寺》《登金陵凤凰台》《长相思二首》《把酒问月》《独坐敬亭山》《客中行》 …… …… …… 四、结论 1、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祖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李白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
李白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2、李白高度自负、热情豪放、傲岸不羁、天真烂漫。他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3、李白的主要作品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咏苎萝山》《塞下曲六首》《静夜思》《望天门山》《夜宿山寺》《登金陵凤凰台》《长相思二首》《把酒问月》《独坐敬亭山》《客中行》 等。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6.怎样才能做好关于诗的研究报告话说有点偏,希望对LZ你有所帮助噢~ ———— 一、古诗“专题学习”的内容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为了便于学生积累、体验、感悟,我在小学高段古诗教学中进行了“专题学习”的尝试。
经过多年的实践,构建了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使学生爱读古诗,会读古诗,提高了大多数同学的文学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主要分“人物专题”和“题材专题”两大类。学生通过大量古诗的诵读积累,从古诗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同中察异,异中见同的比较、感悟,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诗作者,更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一)“人物专题学习” “人物专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诗人的各种作品。在大量作品的诵读中体会不同诗人由于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也就是诗的风格。
比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物专题学习”以诗人的写作风格为主线,然后进行相同或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赏析。即当教材中出现某个诗人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这个诗人为专题,收集诗人所写的诗歌,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对比,整理体现诗人风格的诗句。
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从而喜爱读古诗。“人物专题学习”可以分同一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和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1、“同一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同一诗人的作品比较欣赏主要是先把某一诗人的作品进行收集罗列,然后可以根据风格的相同和不同,主题的相同等,设计几个专题进行专题性学习。 (1)同一诗人相同风格古诗专题学习。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李白写的诗歌,对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初步感受。课中,主要展开对比欣赏,合作交流充分感受诗人的独特的诗风。
教学时可以预设如下提示: ● 自由读诗,借助注释、发挥想象,向同学、老师说说诗歌展示了怎样一幅画面。 ● 感情诵读,结合诗风,合作探讨,向同学、老师谈谈你体会到的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 拓展朗读,渗透积累,对比欣赏,和同学、老师聊聊有关反映诗人风格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
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热情奔放的语言,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雄美。特别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
这种雄奇豪放的诗风,经过专题学习,学生发现下列诗句中也有充分体现: ▲ “白发三千丈……,” 《秋浦歌》 ▲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 ▲ “桃红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当学生在大量地阅读、对比分析李白的作品后,一定会感受到他大气磅礴、飘逸洒脱的诗风。 (2)同一诗人不同风格古诗专题学习。
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拓展进行不同诗风的作品对比欣赏,如把王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作为一个专题学习。王维是唐代有名的山水诗人,他擅长音乐和国画,他在《竹里馆》、《鹿柴》等诗中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空山深林的幽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达自己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然平淡的语言中充分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诗风。但他在早年也写过具有激昂、雄浑之气势的诗篇,如《使至塞上》、《少年行》、《从军行》、《燕支行》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当学生读着有明显不同风格的诗句时,对古诗的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也有了感性的认识。
此外,还可以分同一诗人同一主题(题目)古诗专题学习。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都是写月亮这个主题的古诗,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赏析。
通过感悟不同时期,诗人对月的不同感受:儿童时期对月亮的认识是“白玉盘”、“瑶台镜”,这种幼稚而美好的认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经历的丰富在变化,明月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使学生体悟到诗歌就是诗人的心理路程,是诗人的情感流露。
2、“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 不同诗人作品的专题学习主要是把两个或几个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赏析,这是人物风格赏析的主要方法。一般建立在同一人物风格专题学习的基础上。
在具体古诗研读中,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写作风格特色。 (1) 不同诗人相同风格专题学习。
当学生对陆游、苏轼、辛弃疾的写作 风格有一定了解、感悟后可以把他们三人的作品进行一个主题进行教学。如选取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诗。
当学生对比赏析了陆游夸张的描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苏词磅礴的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辛词的壮阔的境界“。
7.古诗词的研究报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怎么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其他的意思是: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被广为流传。现在人们常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