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知乎”网站上有一个关于“努力”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大家都知道懒惰是不对的,也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与其放纵惰性 不如脚踏实地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理性和情感的内战。”诚如斯言,理智和进取常常指引人走上康庄大道,而内心的情感偏好与主观私欲的作祟又让众人与理想背道而驰。
为何芸芸众生皆知道懒惰的危害却放纵其律动?为何人们深明努力的优势,却鲜有人为此践行?一如古语所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放纵自我的惰性总是比克服欲望坚持不懈来的洒脱。
或许有人感慨人生自有天意,无论自身努力与否都无法与富二代匹敌,于是自怨自艾,放纵内心的惰性。且不说其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不说其静止地看待人生,缺少对未来的张望能力,单就其片面的看待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将富贵与否视为努力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不免有失偏颇。
放纵惰性者,或是坐拥父辈钱财,拒绝奋斗的富二代,或是渴望投机取巧上位的蝇营狗苟,或是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之人……孰不知努力后的美丽才足以颠倒众生,摘得人生的彼岸花。
努力,不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倾力于形式与外貌的倒饬,也不是为满足物欲,放下尊严的愚笨,而是怀着脚踏实地之心,追随内心美好本初,不断走向卓越。
君不见孔圣人一生奔走各国,凭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担当,努力将个人价值涅槃至民族未来的高度,君不见开普勒于穷困潦倒中,仍然奋发图强,探索宇宙的奥秘,试想倘若他们被现实击倒,放纵内心的惰性,倘若他们仅仅着眼于现实利益与一己苟安,怎能丰满生命,又何谈开创文明进步之先河?
因此,一如哲人所言:“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悲。”面对与生俱来的惰性,圣人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并且时刻反省,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多少运动员以体能极限而放弃突破,多少学子以考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停止前行,多少企业以天意不可违为借口,放弃机遇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
或许,当芸芸众生能够少一分对惰性的放纵,多一分脚踏实地的进取,少一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自怨自艾,多一分对本初之心的努力果敢和执着,当众生皆然之时,开明大同的未来还会远吗?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涉及的两个概念“懒惰”与“努力”,在通常语境下其褒贬色彩不言而喻,“懒惰”是应该批判的一种人生状态和情绪,没有目标、不思进取、不爱动脑、依赖他人、推诿、不负责任;而“努力”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不满现状,不甘人后,坚持于目标、敢于吃苦、任劳任怨、不拍打击和坚毅顽强的精神。
从命题形式看,这道作文题材料真实具体,倾向性和指向性明确,直接抛出文章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论题):都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但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
这种思想认识与现实行动的脱节,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文应重在对原因的分析,借以反思、省察自身和社会。
就主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是人性的常态。要努力就需要改变现状,突破常规,其过程是艰辛劳累的,而现状则安逸满足。害怕辛苦,害怕付出,所以选择安逸,选择拖沓延宕,放弃努力。
(2)意志力薄弱,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屈的意志。要努力,必定会遭遇困苦、挫折、失败和痛苦的打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就会放弃努力,选择安逸。
(3)对努力的方向和为什么努力缺乏清晰理性的认知,以致于一旦出现方向的偏离,动机和目的的错位,马上就选择了怀疑,选择了放弃努力,回归庸常的状态。
(4)对努力的价值认识糊涂,将“进步”常常归结于外在事功的成就,陷入庸俗成功学的泥淖,而忽略了内在精神人格的成长。这样单向度的价值取向,使得一旦所努力的结果与期待不符合时,就失望灰心,干脆不努力。
就客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功利浮躁,物欲盛行,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无需踏实勤勉的努力,辛勤汗水的付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名利,直接消解了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2)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等等社会问题严重存在,拼爹拼人脉,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养尊处优,而社会弱势群体要获得人生发展和进步的管道与空间却日渐狭窄,直接冷淡了人们特别是底层年轻人为人生而努力的热情。
(3)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弘扬什么、提倡什么,如果与整体社会心态相悖,或者说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价值理想的宣传上不力,不能形成整体的社会共识,就会造成这种诸如好逸恶劳、无需努力的价值扭曲。
本题类似于思想评论的写作,应将思考和讨论的内容集中在材料所提供的论题范围之内,具体就这一思想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何纠正这一思想,具体的条件、措施与办法也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另外,本题写作时还可以有深入质疑的策略选择,也就是说,对论题所涉及的概念“懒惰”与“努力”,实际上也不能一概孤立地予以否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外在行为选择背后发现其价值取向的差异,由这种差异而看到个体生命的一种可贵的坚持。
比如,站在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贾宝玉厌倦仕途经济,不满禄蠹人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行为,可是就贾宝玉个人的生命选择来说,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恰恰能够让生命获得一种自由的舒张,让自己的价值获得充分的实现,他不愿意过那种束缚自由和性灵的人生,他也不认为以贾母为代表的那种世俗的价值不对,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内心,不愿意选择那种世俗的努力,你不能因此而否定贾宝玉的生命毫无价值。
实际上,人生的方向是多样的,在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外,还可以有道家的宁静无为;在有意义的人生之外,还可以有有意思的人生。而世人却往往坚执于外在事功的努力,追求看得到的可以考量的所谓进步,却忽略了内在心性的宁静与满足,忽略了生命内在的圆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而这种思想认识的误区又导致选择的单一,选择的单一使得这个社会失去了圆融与包容的气度,只要出现价值背离的选择,马上异口同声地挞伐,这无异于是对生命的一种蔑视。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
与其放纵惰性 不如脚踏实地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理性和情感的内战。”诚如斯言,理智和进取常常指引人走上康庄大道,而内心的情感偏好与主观私欲的作祟又让众人与理想背道而驰。 为何芸芸众生皆知道懒惰的危害却放纵其律动?为何人们深明努力的优势,却鲜有人为此践行?一如古语所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放纵自我的惰性总是比克服欲望坚持不懈来的洒脱。 或许有人感慨人生自有天意,无论自身努力与否都无法与富二代匹敌,于是自怨自艾,放纵内心的惰性。且不说其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不说其静止地看待人生,缺少对未来的张望能力,单就其片面的看待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将富贵与否视为努力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不免有失偏颇。 放纵惰性者,或是坐拥父辈钱财,拒绝奋斗的富二代,或是渴望投机取巧上位的蝇营狗苟,或是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之人……孰不知努力后的美丽才足以颠倒众生,摘得人生的彼岸花。 努力,不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倾力于形式与外貌的倒饬,也不是为满足物欲,放下尊严的愚笨,而是怀着脚踏实地之心,追随内心美好本初,不断走向卓越。 君不见孔圣人一生奔走各国,凭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担当,努力将个人价值涅槃至民族未来的高度,君不见开普勒于穷困潦倒中,仍然奋发图强,探索宇宙的奥秘,试想倘若他们被现实击倒,放纵内心的惰性,倘若他们仅仅着眼于现实利益与一己苟安,怎能丰满生命,又何谈开创文明进步之先河? 因此,一如哲人所言:“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悲。”面对与生俱来的惰性,圣人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并且时刻反省,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多少运动员以体能极限而放弃突破,多少学子以考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停止前行,多少企业以天意不可违为借口,放弃机遇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 或许,当芸芸众生能够少一分对惰性的放纵,多一分脚踏实地的进取,少一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自怨自艾,多一分对本初之心的努力果敢和执着,当众生皆然之时,开明大同的未来还会远吗?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涉及的两个概念“懒惰”与“努力”,在通常语境下其褒贬色彩不言而喻,“懒惰”是应该批判的一种人生状态和情绪,没有目标、不思进取、不爱动脑、依赖他人、推诿、不负责任;而“努力”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不满现状,不甘人后,坚持于目标、敢于吃苦、任劳任怨、不拍打击和坚毅顽强的精神。 从命题形式看,这道作文题材料真实具体,倾向性和指向性明确,直接抛出文章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论题):都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但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 这种思想认识与现实行动的脱节,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文应重在对原因的分析,借以反思、省察自身和社会。 就主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是人性的常态。要努力就需要改变现状,突破常规,其过程是艰辛劳累的,而现状则安逸满足。害怕辛苦,害怕付出,所以选择安逸,选择拖沓延宕,放弃努力。 (2)意志力薄弱,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屈的意志。要努力,必定会遭遇困苦、挫折、失败和痛苦的打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就会放弃努力,选择安逸。 (3)对努力的方向和为什么努力缺乏清晰理性的认知,以致于一旦出现方向的偏离,动机和目的的错位,马上就选择了怀疑,选择了放弃努力,回归庸常的状态。 (4)对努力的价值认识糊涂,将“进步”常常归结于外在事功的成就,陷入庸俗成功学的泥淖,而忽略了内在精神人格的成长。这样单向度的价值取向,使得一旦所努力的结果与期待不符合时,就失望灰心,干脆不努力。 就客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功利浮躁,物欲盛行,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无需踏实勤勉的努力,辛勤汗水的付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名利,直接消解了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2)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等等社会问题严重存在,拼爹拼人脉,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养尊处优,而社会弱势群体要获得人生发展和进步的管道与空间却日渐狭窄,直接冷淡了人们特别是底层年轻人为人生而努力的热情。 (3)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弘扬什么、提倡什么,如果与整体社会心态相悖,或者说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价值理想的宣传上不力,不能形成整体的社会共识,就会造成这种诸如好逸恶劳、无需努力的价值扭曲。 本题类似于思想评论的写作,应将思考和讨论的内容集中在材料所提供的论题范围之内,具体就这一思想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何纠正这一思想,具体的条件、措施与办法也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另外,本题写作时还可以有深入质疑的策略选择,也就是说,对论题所涉及的概念“懒惰”与“努力”,实际上也不能一概孤立地予以否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外在行为选择背后发现其价值取向的差异,由这种差异而看到个体生命的一种可贵的坚持。 比如,站在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贾宝玉厌倦仕途经济,不满禄蠹人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行为,可是就贾宝玉个人的生命选择来说,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恰恰能够让生命获得一种自由的舒张,让自己的价值获得充分的实现,他不愿意过那种束缚自由和性灵的人生,他也不认为以贾母为代表的那种世俗的价值不对,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内心,不愿意选择那种世俗的努力,你不能因此而否定贾宝玉的生命毫无价值。 实际上,人生的方向是多样的,在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外,还可以有道家的宁静无为;在有意义的人生之外,还可以有有意思的人生。而世人却往往坚执于外在事功的努力,追求看得到的可以考量的所谓进步,却忽略了内在心性的宁静与满足,忽略了生命内在的圆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而这种思想认识的误区又导致选择的单一,选择的单一使得这个社会失去了圆融与包容的气度,只要出现价值背离的选择,马上异口同声地挞伐,这无异于是对生命的一种蔑视。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