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目 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 考试活动,尤其是大规模、普及化和历时长久的选拔性教育考试,也是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整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科举考试以选拔行政官员为目标,以教育考试为手段,与文化整合密切相关。在科举制下,读书人要进入封建统治阶层,必须接受相应的儒学、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教育和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达到科举取士的文化标准。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是由科举选士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从地位、影响来看,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显赫,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其发挥文化整合功能的动力来源。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选士授官的正途,受到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科举考试所选拔的各级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从政、为文或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推动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的整合。 就科举制自身特点而言,它具有文化整合的内在机制。作为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科举考 试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录取,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与权威性,为大范围、多层面的文化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科举考试允许士人自由投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为文化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举与察举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读书人可“怀牒自进”,自行应举,不需地方官府荐举。古代社会女性不任官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其历史局限。除此之外,科举对象不受年龄、民族及教育程度的限制,只要身家清白,一般均可在户籍所在地区报考。科举考试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与弘扬儒学文化、推广学校教育联为一体,使得参与这项考试的阶层越广泛、考生越多,就越有利于教育机会的下移和社会文化的整合。受科举考试影响,唐宋以后,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沿着科举选士的轨迹而发展演变,儒学文化逐渐普及到民众阶层。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和文化适应性,易于推广并长期延续,从而有效发挥了文化整合的功能。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打破血缘关系、门第、财产和特权等先赋因素的限制,主要以个人才学作为取舍标准,注重后天学习的作用,更具有客观性和平等特征。在追求考试公平的过程中,自宋代开始,科举考试推行糊名、誊录、锁院、复试等防弊措施,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为科举制的长期延续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为适应特定时期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人才培育和选拔的需要,从隋唐开始,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兴办官学,开科取士。与设立官学、私学及吸收汉族封建文化相呼应,科举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小题1:“科举考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
小题1:A项“唯一途径”“读书人。。。。必须参加科举考试”有误,由第三段“ 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授官的正途”和第四段“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相比”可知。B项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下移到民众阶层”有误,是“普及”而非“下移”。C项“不受。。。性别。。。。的限制”有误,根据原文第四段“除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外”可作判断。 小题1:该项是结果、影响而非论据。 小题1:“是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于文无据。 |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
小题1:A项“唯一途径”“读书人。。。。必须参加科举考试”有误,由第三段“ 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授官的正途”和第四段“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相比”可知。B项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下移到民众阶层”有误,是“普及”而非“下移”。C项“不受。。。性别。。。。的限制”有误,根据原文第四段“除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外”可作判断。 小题1:该项是结果、影响而非论据。 小题1:“是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于文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