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方竹图卷文(明)李贽    ①昔之爱竹者,以爱故,称之曰“君”。非谓其有似于有斐之君子①而君之也,直怫悒无与谁语,以为可以与我者唯竹□,是故傥傥:姑且相约而谩相呼,不自知其至此也。或日:“王子②以竹为此君,则竹必以王子为彼君矣。此君有方有圆,彼君亦有方有圆。圆者常有,而方者不常有。常不常异矣,而彼此君之,则其类同也,同则亲矣。”然则王子非爱竹也,竹自爱王子耳。夫以王子其人,山川土石,一经顾盼,成自生色,况此君哉!    ②且天

2020-01-09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方竹图卷文
(明)李贽
    ①昔之爱竹者,以爱故,称之曰“君”。非谓其有似于有斐之君子而君之也,直怫悒无与谁语,以为可以与我者唯竹□,是故傥傥:姑且相约而谩相呼,不自知其至此也。或日:“王子以竹为此君,则竹必以王子为彼君矣。此君有方有圆,彼君亦有方有圆。圆者常有,而方者不常有。常不常异矣,而彼此君之,则其类同也,同则亲矣。”然则王子非爱竹也,竹自爱王子耳。夫以王子其人,山川土石,一经顾盼,成自生色,况此君哉!
    ②且天地之间,凡物皆有神,况以此君虚中直上,而独不神乎!传曰:“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已容。”此君亦然。彼其一遇王子,则踈(古同“疏”)节奇气,自尔神王,平生挺直凌霜之操,尽成箫韶驾风之音,而务欲以为悦己者之容矣,彼又安能孑然独立,穷年瑟瑟,长抱知己之恨乎?由此脱之,鹤飞翩翩,以王子晋世也.紫芝烨烨,为四皓饥也。物之爱人,自古而然矣,而其谁能堪之。
    ③今之爱竹者,吾惑焉。彼其于王子,不类也。其视放傲不屑,至恶也,而唯爱其所爱之竹以似之。则虽爱竹,竹固不之爱矣。夫使若人而不为竹所爱也,又何以爱竹为也?以故余绝不爱夫若而人者之爱竹也。何也?以其似而不类也。然则石阳之爱竹也,类也,此爱彼君者也。石阳习静庐山,山有方竹,石阳爱之,特绘而图之,以方竹世不常有也。石阳将归,难与余别,持是示余,何为者哉?余谓子之此君已相随入蜀去矣,何曾别。
【注】①有斐:有文采的样子。《诗经•淇澳》中有“有斐君子”之语。②王子:东晋王子猷。他雅爱竹子,有“何可一目无此君”之语。③王子晋:即王子乔,东周人,传说他成仙后乘白鹤升天。④四皓:指秦末隐居在商山的四位白发皓须老者。相传四皓作《紫芝曲》,中有“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之句。烨烨,一作“晔晔”,美丽繁茂的样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___
A.哉         B.乎         C.耳         D.也
(2)分析文章第②段列举王子晋、四皓事例的用意。
(3)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以昔之爱竹者与王子猷作对比,表明他与竹同类则亲、竹也爱他的观点。
B.以士为知己、女为悦已与王子猷爱竹作类比,表现他对竹子的知遇之感。
c.第②段以拟人手法形象描绘竹子的气节神韵,表达作者喜欢竹子的原因。
D.以昔之爱竹者与今之爱竹者作对比,突出今之爱竹者狂放傲慢缺乏真爱。
(4)第①、第③段画线短语意思相同,它们有何不同作用?
(5)作者认为“凡物皆有神”,物也爱人,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优质解答
(1)C  “以为”这里是“认为”的意思,带有一定的猜测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认为能和我交流的必定只有竹子”,因此这里选用“耳”比较合适,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2)文章的第二段前面... (1)C  “以为”这里是“认为”的意思,带有一定的猜测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认为能和我交流的必定只有竹子”,因此这里选用“耳”比较合适,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2)文章的第二段前面...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