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人格证书”引争议记者 邵丽蓉 近日有报道说,上海交通大学今后打算不仅给毕业学生发毕业证、学位证,还要颁发一张特别证书———“人格证书”.
消息一出,举座哗然.无数网友拍砖抗议,质疑声甚至是嘲讽声不绝于耳,专家提及此事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反对姿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来凑个热闹,议论一番.
事件:标新立异出台“人格证书”
这是个“证件时代”,干什么都要证件,干什么都得有资格.
上海交大正在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一份“人格证书”.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除了学历证、学位证外,还会有一份个性化的“人格证书”.上海交大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表示,“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其它指标,如领导能力等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
刘玉祥说,目前大学生拥有的学位学历证书、成绩单、各类技能资格证书或能力拓展证书等,只是对学生技能状况的一个表象评定,涉及思想及人格方面的表现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交大酝酿出台“人格证书”,目的是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态.“人格证书”的细则尚在拟定中,虽然学校正在个别学院进行初步试行,但真正推广还需要专家论证其可操作性,并在一定人群中进行测试,最终被认可后方才推行.
谈及人格证书的内容,交大方面表示此张证书不可能出现诸如“85”或“100”这样具体的量化分数,也不可能有“合格”或“不合格”的总结性评语.校方充分认识到了要准确描述学生“人格”的困难性,所以将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最终出台考核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表示,作为交大这样的学校,培养人才可能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学生的学习、知识传授方面可以用学习成绩来表述,在人格养成方面则一直有所缺失.人格养成是通过他们在给社会做奉献或者是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体现出来的,然后通过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人格做共同的描述.该描述有一些设计,但现在还处在设想阶段.假如一个工作单位除了拿到成绩单之外还能拿到关于这个学生在人格方面的描述,相信工作单位会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工作单位会根据他的能力及人格方面的描述,给他设计一个更适合他发展的未来.
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交大将先做一点尝试,整个评估体系计划希望在4年之后完成.据悉,“人格证书”的评审过程是:班级考核———班委会考评,或者学生互评及自评;初步评定———学生所在学院、社团给出初评意见;最终评定———由学校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来审核.“人格证书”的出台是对本科教育教的全面改革,将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教育方式,转变成“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目的是全面培养新时代面向各领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人才.
解释:不同流派的“人格”之争
人格有高下之分,这点毋庸置疑;较之于成绩等显性指标,人格更着重于对人精神价值层面的考量,对人言行举止的塑造自然也更为重要.
什么是人格?人格的英文名是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像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再看如今对人格的阐述,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行为反应的特质.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就像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人格;人格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
所以,总结起来说,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人格证书”引争议记者 邵丽蓉 近日有报道说,上海交通大学今后打算不仅给毕业学生发毕业证、学位证,还要颁发一张特别证书———“人格证书”.
消息一出,举座哗然.无数网友拍砖抗议,质疑声甚至是嘲讽声不绝于耳,专家提及此事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反对姿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来凑个热闹,议论一番.
事件:标新立异出台“人格证书”
这是个“证件时代”,干什么都要证件,干什么都得有资格.
上海交大正在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一份“人格证书”.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除了学历证、学位证外,还会有一份个性化的“人格证书”.上海交大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表示,“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其它指标,如领导能力等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
刘玉祥说,目前大学生拥有的学位学历证书、成绩单、各类技能资格证书或能力拓展证书等,只是对学生技能状况的一个表象评定,涉及思想及人格方面的表现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交大酝酿出台“人格证书”,目的是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态.“人格证书”的细则尚在拟定中,虽然学校正在个别学院进行初步试行,但真正推广还需要专家论证其可操作性,并在一定人群中进行测试,最终被认可后方才推行.
谈及人格证书的内容,交大方面表示此张证书不可能出现诸如“85”或“100”这样具体的量化分数,也不可能有“合格”或“不合格”的总结性评语.校方充分认识到了要准确描述学生“人格”的困难性,所以将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最终出台考核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表示,作为交大这样的学校,培养人才可能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学生的学习、知识传授方面可以用学习成绩来表述,在人格养成方面则一直有所缺失.人格养成是通过他们在给社会做奉献或者是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体现出来的,然后通过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人格做共同的描述.该描述有一些设计,但现在还处在设想阶段.假如一个工作单位除了拿到成绩单之外还能拿到关于这个学生在人格方面的描述,相信工作单位会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工作单位会根据他的能力及人格方面的描述,给他设计一个更适合他发展的未来.
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交大将先做一点尝试,整个评估体系计划希望在4年之后完成.据悉,“人格证书”的评审过程是:班级考核———班委会考评,或者学生互评及自评;初步评定———学生所在学院、社团给出初评意见;最终评定———由学校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来审核.“人格证书”的出台是对本科教育教的全面改革,将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教育方式,转变成“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目的是全面培养新时代面向各领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人才.
解释:不同流派的“人格”之争
人格有高下之分,这点毋庸置疑;较之于成绩等显性指标,人格更着重于对人精神价值层面的考量,对人言行举止的塑造自然也更为重要.
什么是人格?人格的英文名是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像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再看如今对人格的阐述,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行为反应的特质.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就像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人格;人格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
所以,总结起来说,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