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一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注重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到城里去,发现自己饿了,就买包子吃,一连吃五个,才吃饱了.这时他问老板,“我刚才吃的是第几个?”这时老板说:“是第五个,”此时,这人说,你为什么不早把第五个拿给我!那我就吃一个包子就饱了!这时,我提出假如你是那个人,你是吃五个包子能吃饱,还是吃第五个能吃饱呢?为什么?通过这个小故事,就把基数、序数与生活情境联系再来了.二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在现实情境及动手操作中体会数的含义.五个和第五个,这个人明白吗?可是,这个给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学生能明白吗?我们怎么讲学生才会理解呢?我正在迷惑时,姝婧芷老师给我这么一个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学基数与序数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子摘到了一大堆桃子,心里特别高兴.它每餐都吃桃子.桃子一天一天变少了,小猴子很心疼,心里想:“哎,桃子快吃完了,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节约一点呢?”他想啊想,突然想到每次都是吃完第9个桃子肚子才饱的,这不是说明前面8个没用吗?哈,这下有办法了.你知道小猴子想的是什么办法吗?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小猴子把桃子一个个排队,当数到第9个时,就把第9个桃子吃掉.他认为能填饱肚子的是第9个桃子.师:小朋友们,小猴子能吃饱吗?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一下.(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生1:小猴子很聪明,我想它能够吃饱,因为还是吃9个.师:那其它同学有什么意见?(一大片举手的同学.) 生2:我们认为它不能吃饱,虽然只吃第9个可以节省桃子,但这样会饿肚子的.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一开始小猴子每次吃9个,而后来吃的是第9个,只吃了一个,肯定会挨饿的.生3:我们也同意生2说的.因为“第9个”和“9个”是不一样的,第9个只有1个.师:说的很有道理(教师板书:9个=9个,第9个=1个).幸亏小朋友们及时帮小猴子发现了问题,不然它肯定会饿得面黄肌瘦,谢谢大家的帮助.这是我对基数与序数的思考与理解,我想这也许对我们教基数与序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一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注重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到城里去,发现自己饿了,就买包子吃,一连吃五个,才吃饱了.这时他问老板,“我刚才吃的是第几个?”这时老板说:“是第五个,”此时,这人说,你为什么不早把第五个拿给我!那我就吃一个包子就饱了!这时,我提出假如你是那个人,你是吃五个包子能吃饱,还是吃第五个能吃饱呢?为什么?通过这个小故事,就把基数、序数与生活情境联系再来了.二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在现实情境及动手操作中体会数的含义.五个和第五个,这个人明白吗?可是,这个给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学生能明白吗?我们怎么讲学生才会理解呢?我正在迷惑时,姝婧芷老师给我这么一个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学基数与序数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子摘到了一大堆桃子,心里特别高兴.它每餐都吃桃子.桃子一天一天变少了,小猴子很心疼,心里想:“哎,桃子快吃完了,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节约一点呢?”他想啊想,突然想到每次都是吃完第9个桃子肚子才饱的,这不是说明前面8个没用吗?哈,这下有办法了.你知道小猴子想的是什么办法吗?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小猴子把桃子一个个排队,当数到第9个时,就把第9个桃子吃掉.他认为能填饱肚子的是第9个桃子.师:小朋友们,小猴子能吃饱吗?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一下.(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生1:小猴子很聪明,我想它能够吃饱,因为还是吃9个.师:那其它同学有什么意见?(一大片举手的同学.) 生2:我们认为它不能吃饱,虽然只吃第9个可以节省桃子,但这样会饿肚子的.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一开始小猴子每次吃9个,而后来吃的是第9个,只吃了一个,肯定会挨饿的.生3:我们也同意生2说的.因为“第9个”和“9个”是不一样的,第9个只有1个.师:说的很有道理(教师板书:9个=9个,第9个=1个).幸亏小朋友们及时帮小猴子发现了问题,不然它肯定会饿得面黄肌瘦,谢谢大家的帮助.这是我对基数与序数的思考与理解,我想这也许对我们教基数与序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