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近代和现代历史中,中日两国的关系却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摘自《日本书纪》(1)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材料二  这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是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么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摘自吴玉章《辛亥革

2019-04-21

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近代和现代历史中,中日两国的关系却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作业帮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摘自《日本书纪》
(1)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
日本是怎样做的?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
材料二  这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是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么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摘自吴玉章《辛亥革命》
(2)材料二的“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如图一、二所示两幅图片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
(3)图一、图二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材料四  前瞻网摘要:钓鱼岛问题实为东亚主导权之争,也是中国在家门口站稳脚跟必须迈过的“坎”.中日钓鱼岛之争,双方强硬之势,争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的方法,几乎不可能,因为双方都退后一步不起.如图三所示
(4)当前,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日本首相安培晋三以及内阁成员,集体向右转的现象不容小觑.结合材料四以及当前时事,你认为影响现在中日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使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优质解答
(1)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要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阿倍仲麻吕为中日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日本7世纪中期,仿效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2)材料二的“东方小国”是指日本,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3)图一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图三反映了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影响现在中日关系的主要原因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主张钓鱼岛属于日本是非法的,无效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主要是日本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对话处理双方的分歧.
故答案为:
(1)为了向唐朝学习,派出大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大化改新.
(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3)图一: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图三:台儿庄战役.
(4)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主要是日本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
(1)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要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阿倍仲麻吕为中日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日本7世纪中期,仿效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2)材料二的“东方小国”是指日本,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3)图一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图三反映了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影响现在中日关系的主要原因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主张钓鱼岛属于日本是非法的,无效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主要是日本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对话处理双方的分歧.
故答案为:
(1)为了向唐朝学习,派出大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大化改新.
(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3)图一: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图三:台儿庄战役.
(4)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主要是日本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