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除了和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具有一般的社会本质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本质.我们应从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来考察社会主义的道德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本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主义道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性质、发展是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适合当代中国生产力状况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与这种经济制度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在我国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与一部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相适应的小生产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处于从属的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每一个社会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为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创造条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已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因此,道德的阶级属性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
第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将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经济讲物质利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2、社会主义道德根源于经济基础,但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这有二种情况:一是道德观念落后于社会存在,并妨碍其发展.我国已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道德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但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念,如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男尊女卑等,在有些地方、有些人身上,仍表现十分突出.一种是道德观念超越社会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不少大公无私的先进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蒋筑英等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英雄.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的创立却需要前人的道德思想资料.社会主义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但它的创立却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思想资料为前提.社会主义道德总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以及表现这种关系的利益,对过去道德文化进行“扬弃”,“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从而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如重义轻利,顾全大局的行为规范,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利民、富民、“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重视道德修养,塑造道德人格等,使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同时,又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洋为中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能独立地直接与其它意识形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程度不同地受到政治、法律、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的影响,其中政治和法律对它的直接影响最大.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本身就说明政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道德又不同程度地影响政治、法律、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这种相互影响,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特殊本质
比较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有其特殊本质.
1、社会主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体系
第一、道德规范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这是道德与其他意识形式的不同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与阶级社会在对他律和自律的性质和原因的理解看,有很大区别.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根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和集体辩证统一的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是把他律性理解为理性,即首先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转换为自律,转换为主体自己意识的约束,表现为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可,转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并以此把握好自己的爱好和欲望.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实施与法律的实施不同.它不像法律必须以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行,主要诉诸舆论褒贬和内心信念等,尤其是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一般不带有国家强制性质.教育、宣传、大众媒介等常是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实际行动的重要手段.
2.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把握世界
第一、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道德评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所谓进行道德评价,就是指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与邪、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褒善贬恶”、“扬善抑恶”的目的.道德评价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道德的自我评价,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行为所作的善恶上的自我认识.道德的社会评价是道德调解人们之间关系的一种力量,是通过社会舆论来完成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统一,对个人品质的形成,对群体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用社会主义道德对待世界.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善与恶、高尚和卑劣的斗争中,有坚定而高尚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这就是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不因权利而屈服,不因不正确社会舆论而动摇意志,不因见利而忘义,在任何情况下,矢志不移,坚贞不渝.在对外开放中,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民族的自尊心,坚决反对一切有损国格的错误思想行为.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社会主义社会作贡献.
3、社会主义道德具有更大渗透性和稳定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调节,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从纵向看,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持续存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变化而变化,并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每个社会群体和个体.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范围更广,渗透到政治、法律、艺术等规范.
第二、道德比起其它社会意识形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漫长岁月里,变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人民性,当它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转化为人的情感、意识和信念,并转化为社会广泛的习俗和传统,与民族社会心理结合在一起,就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除了和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具有一般的社会本质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本质.我们应从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来考察社会主义的道德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本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主义道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性质、发展是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适合当代中国生产力状况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与这种经济制度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在我国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与一部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相适应的小生产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处于从属的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每一个社会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为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创造条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已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因此,道德的阶级属性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
第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将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经济讲物质利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2、社会主义道德根源于经济基础,但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这有二种情况:一是道德观念落后于社会存在,并妨碍其发展.我国已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道德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但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念,如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男尊女卑等,在有些地方、有些人身上,仍表现十分突出.一种是道德观念超越社会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不少大公无私的先进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蒋筑英等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英雄.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的创立却需要前人的道德思想资料.社会主义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但它的创立却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思想资料为前提.社会主义道德总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以及表现这种关系的利益,对过去道德文化进行“扬弃”,“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从而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如重义轻利,顾全大局的行为规范,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利民、富民、“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重视道德修养,塑造道德人格等,使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同时,又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洋为中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能独立地直接与其它意识形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程度不同地受到政治、法律、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的影响,其中政治和法律对它的直接影响最大.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本身就说明政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道德又不同程度地影响政治、法律、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这种相互影响,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特殊本质
比较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有其特殊本质.
1、社会主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体系
第一、道德规范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这是道德与其他意识形式的不同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与阶级社会在对他律和自律的性质和原因的理解看,有很大区别.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根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和集体辩证统一的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是把他律性理解为理性,即首先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转换为自律,转换为主体自己意识的约束,表现为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可,转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并以此把握好自己的爱好和欲望.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实施与法律的实施不同.它不像法律必须以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行,主要诉诸舆论褒贬和内心信念等,尤其是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一般不带有国家强制性质.教育、宣传、大众媒介等常是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实际行动的重要手段.
2.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把握世界
第一、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道德评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所谓进行道德评价,就是指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与邪、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褒善贬恶”、“扬善抑恶”的目的.道德评价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道德的自我评价,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行为所作的善恶上的自我认识.道德的社会评价是道德调解人们之间关系的一种力量,是通过社会舆论来完成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统一,对个人品质的形成,对群体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用社会主义道德对待世界.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善与恶、高尚和卑劣的斗争中,有坚定而高尚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这就是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不因权利而屈服,不因不正确社会舆论而动摇意志,不因见利而忘义,在任何情况下,矢志不移,坚贞不渝.在对外开放中,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民族的自尊心,坚决反对一切有损国格的错误思想行为.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社会主义社会作贡献.
3、社会主义道德具有更大渗透性和稳定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调节,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从纵向看,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持续存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变化而变化,并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每个社会群体和个体.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范围更广,渗透到政治、法律、艺术等规范.
第二、道德比起其它社会意识形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漫长岁月里,变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人民性,当它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转化为人的情感、意识和信念,并转化为社会广泛的习俗和传统,与民族社会心理结合在一起,就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