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问答
如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019-04-22

如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优质解答
?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人生观.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以及生命历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看法. 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在不涉及原则的方面,不同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涉及原则的方面,就要区分是正确的人生观还是不正确的人生观.比如,蛮横霸道的人生观,体现在“我就要”“我想要别人就必须给”“只要我想要有什么不可以”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谦逊平和的人生观,则体现在“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人人生而平等”等符合理性的观念中.其实这也是为人处事的标准和态度的另一种说法.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判断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不能因为某种人生观是主流的,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就认为它一定是正确的;其次,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修养,使自己不断向正确的人生观靠近,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才是好人,是受人欢迎的人,是无愧于自己和别人的人,是有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人. 现在的状况是,社会的大风气非常不正常,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氛围中,就连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对我们这一代或者更年轻的一代来说,都已经很困难了,就更别提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向正确的东西靠拢了.以前我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所必然经历的,现在觉得不是.大环境的不正常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观念的改变不能说没有关系,但这不是决定性的.还是看公民的素质和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大方向不对,下面的人怎么样也不会对,大方向对了,下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一直很质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公平都没有,效率再高,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再丰富,也根本没有益处.不能因为我国以前一直很落后就将发展的中心倾向于“物质”,而是应该并重.因为一旦有倾斜的意图,在中国这样一个爱走极端的民族看来,就意味着放弃了“公平”“道德”那一块的东西,至少是暂时放弃.但是这难道是“暂时”的了的么?一旦形成气候,人们之间只谈经济发展,只谈钱,再想改,太难了! 曾听说过一件事,儿子出国留学定居,母亲去国外探亲,走在美国的路上觉得累了,就坐在路边歇一下脚,结果发现过了一会儿一辆车停在身边,司机按喇叭“Need a hand?(需要帮助吗?)”那位母亲示意不用,车就开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辆停在身边,司机同样的举动.那位母亲在街边坐的不长的时间里,竟然有好几辆车停下来问是否需要帮助.那位母亲回国后很感慨,我也很感慨.这说明“精神”上的发达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也不认为美国人生来就是这样,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也经历过中国现在所经历的一切,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状况.中国发展的太快了,或者说,发展的太不成比例了,这样下去,不要指望“精神上”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美国这样的水平,我说过,这不是“暂时”的问题,成气候了,就不得了了. 回到人生观.在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第一,父母和学校要灌输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父母和学校要培养下一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第三,接触大量的事实材料 具体说来,对于成年人来说,首先要接触大量的事实材料,接触大量的处理事情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而不能仅仅被某一种思想禁锢了思维.在接触足够的不同的做法和理论之后,运用自己的思考,理性地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在对与不对同时具备的时候,哪些占主要地位,在分析清楚这些东西以后,作出最有利于社会、人类发展的选择,而不是仅仅作出最有利于个人利益的选择.相信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分析清楚这些东西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作出选择的一块.如果在能保证个人的基本利益得到实现的同时仍旧狭隘地推崇个人利益至上,就说明进化得还不够充分.人人都这样想,说明这个社会还不成熟,这个国家还不稳固,最终会在内部瓦解.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生出来的时候由于心智不健全,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所以父母和学校的任务就是一边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一边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遗憾的是,学校的应试教育抹杀了本来就不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由于自己本身就没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没有进化得很先进,所以教育培养出的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再加上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子女就形成了和父母几乎一样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并美其名曰“自己的想法”.人人如此,家家如此,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就这样诞生了,大环境就这样坏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祖国的下一代长大以后的很多亲身经历,大部分恰好印证了父母的说法和所谓的“自己的想法”,因为大环境是这样的,想不印证都难.于是,这样的人生观就更加根深蒂固,当经历的一些事实材料中有一些“反例”时,就不假思索地予以否定,而不会去多加思考.这样,接触再多的事实材料也没有用. 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是这样: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下,在有长远考虑的思想的基础上,多多地接触事实材料,理论上的,实践上的都可以.然后用理性的思维仔细思考从事实材料上接触到的各种态度和观点,这些态度观点如果是矛盾的,要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如果认定某一种是正确的,就算和现实中的普遍观点截然相反,也要坚定地坚持下去(一个人要是没有一点坚持真理的想法我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如果这些观点不是矛盾的,也要仔细想想这样的观点和态度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只要这样的观点符合上述“三个有利于”,就坚定地坚持,如果不符合“三个有利于”,就坚决反对,哪怕它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要拿出一点勇气和气魄!不敢承认真理(至少在内心承认),而向谬误屈服的人无疑是可耻而又可悲的,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并不这样觉得. ?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人生观.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以及生命历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看法. 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在不涉及原则的方面,不同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涉及原则的方面,就要区分是正确的人生观还是不正确的人生观.比如,蛮横霸道的人生观,体现在“我就要”“我想要别人就必须给”“只要我想要有什么不可以”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谦逊平和的人生观,则体现在“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人人生而平等”等符合理性的观念中.其实这也是为人处事的标准和态度的另一种说法.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判断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不能因为某种人生观是主流的,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就认为它一定是正确的;其次,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修养,使自己不断向正确的人生观靠近,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才是好人,是受人欢迎的人,是无愧于自己和别人的人,是有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人. 现在的状况是,社会的大风气非常不正常,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氛围中,就连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对我们这一代或者更年轻的一代来说,都已经很困难了,就更别提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向正确的东西靠拢了.以前我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所必然经历的,现在觉得不是.大环境的不正常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观念的改变不能说没有关系,但这不是决定性的.还是看公民的素质和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大方向不对,下面的人怎么样也不会对,大方向对了,下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一直很质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公平都没有,效率再高,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再丰富,也根本没有益处.不能因为我国以前一直很落后就将发展的中心倾向于“物质”,而是应该并重.因为一旦有倾斜的意图,在中国这样一个爱走极端的民族看来,就意味着放弃了“公平”“道德”那一块的东西,至少是暂时放弃.但是这难道是“暂时”的了的么?一旦形成气候,人们之间只谈经济发展,只谈钱,再想改,太难了! 曾听说过一件事,儿子出国留学定居,母亲去国外探亲,走在美国的路上觉得累了,就坐在路边歇一下脚,结果发现过了一会儿一辆车停在身边,司机按喇叭“Need a hand?(需要帮助吗?)”那位母亲示意不用,车就开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辆停在身边,司机同样的举动.那位母亲在街边坐的不长的时间里,竟然有好几辆车停下来问是否需要帮助.那位母亲回国后很感慨,我也很感慨.这说明“精神”上的发达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也不认为美国人生来就是这样,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也经历过中国现在所经历的一切,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状况.中国发展的太快了,或者说,发展的太不成比例了,这样下去,不要指望“精神上”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美国这样的水平,我说过,这不是“暂时”的问题,成气候了,就不得了了. 回到人生观.在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第一,父母和学校要灌输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父母和学校要培养下一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第三,接触大量的事实材料 具体说来,对于成年人来说,首先要接触大量的事实材料,接触大量的处理事情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而不能仅仅被某一种思想禁锢了思维.在接触足够的不同的做法和理论之后,运用自己的思考,理性地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在对与不对同时具备的时候,哪些占主要地位,在分析清楚这些东西以后,作出最有利于社会、人类发展的选择,而不是仅仅作出最有利于个人利益的选择.相信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分析清楚这些东西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作出选择的一块.如果在能保证个人的基本利益得到实现的同时仍旧狭隘地推崇个人利益至上,就说明进化得还不够充分.人人都这样想,说明这个社会还不成熟,这个国家还不稳固,最终会在内部瓦解.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生出来的时候由于心智不健全,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所以父母和学校的任务就是一边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一边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遗憾的是,学校的应试教育抹杀了本来就不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由于自己本身就没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没有进化得很先进,所以教育培养出的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再加上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子女就形成了和父母几乎一样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并美其名曰“自己的想法”.人人如此,家家如此,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就这样诞生了,大环境就这样坏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祖国的下一代长大以后的很多亲身经历,大部分恰好印证了父母的说法和所谓的“自己的想法”,因为大环境是这样的,想不印证都难.于是,这样的人生观就更加根深蒂固,当经历的一些事实材料中有一些“反例”时,就不假思索地予以否定,而不会去多加思考.这样,接触再多的事实材料也没有用. 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是这样: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下,在有长远考虑的思想的基础上,多多地接触事实材料,理论上的,实践上的都可以.然后用理性的思维仔细思考从事实材料上接触到的各种态度和观点,这些态度观点如果是矛盾的,要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如果认定某一种是正确的,就算和现实中的普遍观点截然相反,也要坚定地坚持下去(一个人要是没有一点坚持真理的想法我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如果这些观点不是矛盾的,也要仔细想想这样的观点和态度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只要这样的观点符合上述“三个有利于”,就坚定地坚持,如果不符合“三个有利于”,就坚决反对,哪怕它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要拿出一点勇气和气魄!不敢承认真理(至少在内心承认),而向谬误屈服的人无疑是可耻而又可悲的,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并不这样觉得.
相关标签: 形成 人生观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