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章五诀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五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因实用功能不同,常常是一种文体以某一种手法为主。比如,说明

2019-05-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章五诀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五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因实用功能不同,常常是一种文体以某一种手法为主。比如,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叙述文主要用“事”字诀,抒情文主要用“情”字诀,论说文主要用“理”字诀。

②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一篇讲国家图强的论文,但却以形说理,一连用了“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等九组十八个形象。这就大大强化了说理,使人过目不忘。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讲张思德烧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有人说马克思的文章难读,但是你看他在剖析劳动力被作为商品买卖的本质时,何等的生动透彻:“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具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这里,“形”字诀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单形,而是组合形了。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我们平常总感到一些名篇名文魅力无穷,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暗合了这个“文章五诀”的道理。

③常有人抱怨现在好看的文章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会用单一法。比如,论说文当然是以理为主,但不少文章也仅止于说理,而且还大多是车轱辘话,成了空洞说教。十八般兵器你只会勉强使用一种,对阵时怎能不捉襟见肘,气喘吁吁。不要说你想“俘虏”读者,读者轻轻吹一口气,就把你的小稿吹到纸篓里去了。前面说过,形、事为实,情、理为虚,“五诀”的运用要特别讲究虚实互借。这样,纪实文才可免其浅,说理文才可避其僵。比如钱钟书《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这是借有形之物来说无形之理,比单纯说教自然要生动许多。

④“文章五诀”说来简单,但它是基于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和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如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

11.从文中看,“形”指的是什么?作者认为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该如何理解?

12.简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结构和方法。

13.文中第③段引《围城》中例句,简析其作用。

14.作者在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多处使用比喻,请摘出其中的一处,分析其作用。

优质解答

11.指文章所写的景物或场面,因为说明文的主要任务通常是状物。

12.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用举例、比喻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开头用几句话概括说明“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然后用四个事例进行阐述、论证,最后用“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比喻进行总结,生动形象,让读者明白只用“五诀“中的一诀的弊端,从反面强调论点。

13.事实论证,用《围城》的语言实例,证明“五诀”运用要“讲究虚实互借”的观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借有形之物说无形之理的好处。

14.如:文章结尾处:如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如此设喻,既形象生动地解说了文章妙在五诀灵活运用,并无限制的道理,又不着痕迹地关合了善用五诀还有基于“提炼”“积累”的诸多问题。设喻说理,为文章增色。

【解析】

试题分析:

11.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形”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的第一节就有明确的解释,“五字中“形”、“事”为实”“比如,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但没有明确的说“形”具体指什么。可结合下文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如(1)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2)一连用了“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等九组十八个形象。(3)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稍加整合就可知道“形”指的是文章所写的景物或场面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第一步,初读文章,思考作者在文中就何种问题持何种态度;理清思路,全面把握文章大致脉络。 第二步,从局部的角度去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来印证初读对全文的感知是否正确,以及时调整方向。 一方面,抓中心句、重点段、关键词句。比如一些标志性词语“认为”“感到”“觉得”等,  以及判断性的句子。 另一方面,注意句、段、篇的联系。包括句与句、段与段、句与段、段与篇等之间的联系。第三步,研究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寻找文章中心,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四步,因体而异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文则从抓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入手,或分析论据提炼观点;记叙文和散文则从分析事件、形象、意境等入手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2.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首先考生要熟知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论证结构有:并列式、正反对比式、递进式、“总-分-总”式。论证方法有: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⑤归纳论证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⑦类比论证,⑧因果论证,⑨引用论证。本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用举例、比喻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有以下四种常见结构形式:

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2.正反对比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

3.递进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4.“总-分-总”式结构。这是文章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有的是先总说后分说,有的先分说后总说,或者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这就是“总-分-总”式结构方式。

13.题干问“文中第③段引《围城》中例句,简析其作用。”这是考查事实论证的作用的。其主要作用是:用《围城》的语言实例,证明“五诀”运用要“讲究虚实互借”的观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借有形之物说无形之理的好处。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事实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作用: 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更加全面概括总体事实。

14.题干问“作者在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多处使用比喻,请摘出其中的一处,分析其作用”这是考查比喻论证的作用的。只要找到一处进行论述就可以了。但考生一定要熟知比喻论证的一般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内容分析就可以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1.指文章所写的景物或场面,因为说明文的主要任务通常是状物。

12.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用举例、比喻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开头用几句话概括说明“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然后用四个事例进行阐述、论证,最后用“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比喻进行总结,生动形象,让读者明白只用“五诀“中的一诀的弊端,从反面强调论点。

13.事实论证,用《围城》的语言实例,证明“五诀”运用要“讲究虚实互借”的观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借有形之物说无形之理的好处。

14.如:文章结尾处:如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如此设喻,既形象生动地解说了文章妙在五诀灵活运用,并无限制的道理,又不着痕迹地关合了善用五诀还有基于“提炼”“积累”的诸多问题。设喻说理,为文章增色。

【解析】

试题分析:

11.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形”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的第一节就有明确的解释,“五字中“形”、“事”为实”“比如,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但没有明确的说“形”具体指什么。可结合下文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如(1)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2)一连用了“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等九组十八个形象。(3)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稍加整合就可知道“形”指的是文章所写的景物或场面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第一步,初读文章,思考作者在文中就何种问题持何种态度;理清思路,全面把握文章大致脉络。 第二步,从局部的角度去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来印证初读对全文的感知是否正确,以及时调整方向。 一方面,抓中心句、重点段、关键词句。比如一些标志性词语“认为”“感到”“觉得”等,  以及判断性的句子。 另一方面,注意句、段、篇的联系。包括句与句、段与段、句与段、段与篇等之间的联系。第三步,研究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寻找文章中心,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四步,因体而异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文则从抓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入手,或分析论据提炼观点;记叙文和散文则从分析事件、形象、意境等入手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2.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首先考生要熟知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论证结构有:并列式、正反对比式、递进式、“总-分-总”式。论证方法有: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⑤归纳论证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⑦类比论证,⑧因果论证,⑨引用论证。本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用举例、比喻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有以下四种常见结构形式:

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2.正反对比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

3.递进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4.“总-分-总”式结构。这是文章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有的是先总说后分说,有的先分说后总说,或者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这就是“总-分-总”式结构方式。

13.题干问“文中第③段引《围城》中例句,简析其作用。”这是考查事实论证的作用的。其主要作用是:用《围城》的语言实例,证明“五诀”运用要“讲究虚实互借”的观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借有形之物说无形之理的好处。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事实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作用: 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更加全面概括总体事实。

14.题干问“作者在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多处使用比喻,请摘出其中的一处,分析其作用”这是考查比喻论证的作用的。只要找到一处进行论述就可以了。但考生一定要熟知比喻论证的一般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内容分析就可以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