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
阅读理解。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不易理解。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的,往往是后者,也就是那些能够启人心智、起到“磨脑子”作用的好书。
对于不同的人,“磨脑子”的标准当然是不同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去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也没有必要让一般读者去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头脑中平庸见解泛滥、空洞思想舞蹈、信息垃圾肆虐,如果你还想让自己跟上时代、保持精神生活的优势,起码为了有所长进、不甘居人后,也一定要读那些“磨脑子”的书。
什么是“磨脑子”的书?就是那种看上去比较难懂、不是驾轻就熟的书,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需反复思考依然还有许多地方读不大懂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只有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让自己感到阅读起来略感困难的书,才能激活你的感性,磨炼你的理性。而那些轻松阅读便可一览无余的书,那些总让你有居高临下、产生心理优势的书,那些看着好玩想起来没用的书,虽然也能在“开卷有益”的意义上使人受益,但对于注重效率、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便不啻是浪费时间了。
“磨脑子”的书之所以能够“磨脑子”,在于它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思想内涵。它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能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益。读这种书表面上很慢,其实很快;表面上读得较少,实际上却获得很多。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好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吧。
读“磨脑子”的书一定是伴随着排除杂念的精读。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于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好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有时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的、充满生存竞争的环境中。对于许多为生计奔忙的人而言,浮躁的心态是生存压力的表现,精心阅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奢侈。
夜晚的孤灯下精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是一次难得的与智者对话的愉悦体验,它使人暂别白天的琐碎与凡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就要学会适当的拒绝。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夜宴的浮华、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叶朗老师曾经建议他的学生精读十本专业书。在他看来,各个专业的名篇巨制虽然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够代表那个专业的经典著作不会太多。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真正读懂十本专业书。那将成为每个学子一生的财富。我想,叶老师所说的十本专业书,应该成为我们“磨脑子”的书。
李墉先生从不看电视,夜晚的时光全部贡献给阅读,而他之所读,全是“十年以上的老书”。这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也有资格成为我们“磨脑子”的书。
(1)从第1段来看,“磨脑子”的书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第3段写读“磨脑子”的书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提到黑格尔的《逻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阐述的“磨脑子”的书之所以能够磨脑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磨脑子”的书需要怎样去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举例谈谈你对“真正的好书有时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的体会。(如果你对另外某一句话或文章的某一方面感受很深,也可以谈。)(要求:120~150字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