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材料二 康有为的“两考”在
2019-04-08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 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材料三 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优质解答
(1)根据材料一“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可以从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保教等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二“吴汝纶…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可以从康有为中学学养不足以担当重构儒学之大任的角度组织答案.
(3)根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并结合所学,可以从群众基础、文化特征、领导经验等角度思考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中“经验、领导、文化、学养”等主要信息,可以从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群众基础、斗争意志、学识水平等角度归纳.
故答案为:
(1)表现: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原因: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3)缺少群众基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不彻底;领导者缺乏政治经验.
(4)成熟的领导力量;完善的理论指导;坚实的群众基础等.
(1)根据材料一“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可以从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保教等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二“吴汝纶…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可以从康有为中学学养不足以担当重构儒学之大任的角度组织答案.
(3)根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并结合所学,可以从群众基础、文化特征、领导经验等角度思考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中“经验、领导、文化、学养”等主要信息,可以从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群众基础、斗争意志、学识水平等角度归纳.
故答案为:
(1)表现: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原因: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3)缺少群众基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不彻底;领导者缺乏政治经验.
(4)成熟的领导力量;完善的理论指导;坚实的群众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