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我需要专业答案……①.意识的本质是什么?② 我国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③ 对马克思主义即坚持有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④ 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什么?⑤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⑥人的本质是什么?⑦ “人民群众既属于剧中人又属于剧作者”属于什么观点?⑧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什么?⑨ 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⑩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各属于什么观点?⑾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什么?⑿ 对立统一、质量互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什

2019-04-22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我需要专业答案……
①.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② 我国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
③ 对马克思主义即坚持有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④ 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⑤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
⑥人的本质是什么?
⑦ “人民群众既属于剧中人又属于剧作者”属于什么观点?
⑧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什么?
⑨ 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
⑩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各属于什么观点?
⑾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什么?
⑿ 对立统一、质量互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什么内容?
⒀ “手推磨产生以封建者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揭示了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纲领】)
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
三个理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哲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定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和这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1.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根据对2.的回答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发展历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分成一种或几种物质,如木、水、气、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的某些物理性质,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不可分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义(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结合,把辩证唯物主义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历史唯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3.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种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一去不复返.空间: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
7.实践定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定义: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应用: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9.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0.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他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他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不可战胜.
1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再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分析法: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14.度的定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15.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6.意识的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7.规律定义: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3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3.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4.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5.两次飞跃: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6.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7.真理与谬论的关系: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即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即服务的方向、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效果)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纲领】)
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
三个理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哲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定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和这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1.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根据对2.的回答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发展历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分成一种或几种物质,如木、水、气、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的某些物理性质,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不可分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义(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结合,把辩证唯物主义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历史唯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3.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种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一去不复返.空间: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
7.实践定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定义: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应用: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9.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0.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他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他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不可战胜.
1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再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分析法: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14.度的定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15.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6.意识的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7.规律定义: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3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3.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4.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5.两次飞跃: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6.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7.真理与谬论的关系: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即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即服务的方向、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效果)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