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答
精锐教育温习提示
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
A.晏子出,遭之涂 B.而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答案:D,(A.“凃”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D.“延”,延请.)
9.下列各项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C(例句的“御”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驾车的人”,C项的“死”亦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死去的人”,A项的“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低于”,B项的“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弱”,D项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良的行为”.)
10.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妾是以求去也
A.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主人何为言少钱
答案:D(例句中的“是以”与D项中的“何为”一样,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11.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5分)
答案:晏子在朝廷上,如果国君问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国君没有问到他,就正直地去办事.(给分要点:“其”“及”“危”的准确翻译各1分,全句通顺2分)
12.【乙】文二、三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晏子之“贤德”的?(4分)
答案:一是通过对贤者越石父的重用,表现了晏子尊重贤才的美德(2分);二是通过御者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为人谦逊的美德(2分).
13.用“/”给下面这段文言断句(限8处).(4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
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刘开《问说》)
答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共8处,一处0.5分,计4分)》
精锐教育温习提示
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
A.晏子出,遭之涂 B.而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答案:D,(A.“凃”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D.“延”,延请.)
9.下列各项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C(例句的“御”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驾车的人”,C项的“死”亦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死去的人”,A项的“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低于”,B项的“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弱”,D项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良的行为”.)
10.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妾是以求去也
A.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主人何为言少钱
答案:D(例句中的“是以”与D项中的“何为”一样,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11.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5分)
答案:晏子在朝廷上,如果国君问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国君没有问到他,就正直地去办事.(给分要点:“其”“及”“危”的准确翻译各1分,全句通顺2分)
12.【乙】文二、三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晏子之“贤德”的?(4分)
答案:一是通过对贤者越石父的重用,表现了晏子尊重贤才的美德(2分);二是通过御者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为人谦逊的美德(2分).
13.用“/”给下面这段文言断句(限8处).(4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
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刘开《问说》)
答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共8处,一处0.5分,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