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语文教师课堂如何点评

2019-04-11

语文教师课堂如何点评
优质解答
    一、评判式点评.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师采取评判式点评时,首先要做到语言多样、态度真诚、评判有针对性.湖北的熊芳芳老师教学《春》时,教师精彩的点评贯穿整堂课.如:“说得真好!你对春天里的大自然有一种独特的体验.”“你充满想象力的解说把我们也带进了那美丽而神秘的境界之中,谢谢你!”“太好了!你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全方位地感受春天,感受作品.同学们是不是应该给他掌声?”“听了你的解说,连老师都对那片草地无限神往了!”“说得真是太好了,充满了想象与联想,老师相信,像你这样用心的孩子是不会辜负春天的.”“你真是慧眼独具!竟然发现了这么美丽的一处!是的,疏密结合,动静结合,使画面平添了许多魅力.”(见《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3年第6期)这样的点评,教师态度诚恳,语言丰富、生动,极具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效果十分明显.其次要注重实事求是,既不能简单否决也不能一味迁就.新课程倡导要对文本多元解读,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理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误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如熊芳芳老师在教《春》时,有以下片断:一学生给雨中的人命名为“雨中的静默”,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于是反问:“雨中的人是静默的吗?”学生回答:“只有房屋是静默的.”熊老师点评:“对,雨中的房屋是静默的,雨中的人可忙着呢!我们可以说:雨夜春忙.大家说行吗?”这一点评,教师就十分注重纠误纠偏,并不一味叫好.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点评时,当学生思维有偏差,要在肯定学生敢想敢说的同时,大胆巧妙地说“不”,同时纠误纠偏,拨正航向,从而引导学生会想会说.那种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动不动就鼓掌喝彩的做法不仅仅不能给学生积极的鼓励,持续下去,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多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点拨式点评.课堂点评不仅要重“评”,评得客观、评得准确,而且要注重“点”,做到点拨得法.点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起到点拨、点化的作用.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我们语文教师点评时,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找准问题的症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由具体到抽象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一些零散的或表象的东西进行升格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点拨时,教师要点拨得精彩,点拨得生动,点拨得精当,点拨得明白,点拨得科学,含英咀华,要挥洒教师的个性和才气.要随机应变,相机诱导,使点拨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从而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如四川的吴明平老师执教的《说美》一课,有学生提问:“我不理解这句话:‘我们一定会看得见有些脸面,如果你把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观察,你是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各部分在一起,那些脸面就很好看了.’”教师随即问:“有同学能理解吗?”无人回答.于是教师点拨:“听老师举个例子吧.外面有一块草坪,单独看不怎么美,这个草坪外面有一条小河,单独看也不怎么美,但你把这块草坪和小河放一块来看,碧水映着绿草,哇,太美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学生回答:“和谐.”教师归纳:“对了呀!和谐是美.同样的,文中这句话所揭示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正是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9期).浙江的陈万勇老师进行《智取生辰纲》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讨论武艺高强、精明能干的杨志失败的原因.有学生提出了“部下无能说”,有学生提出了“对手强大说”,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等等,学生的这些分析虽有其合理处,却未能触及本质——从杨志自身去挖掘,而这恰恰是理解杨志这个人物的关键.为此教师进行了点拨、引导:“刚才的发言都很有见地,但我认为大家探讨问题的视角还有待全面和深入.不可否认,‘作者安排说’有其合理性,但这只是一种背离了文学本质的合理,如果按这种观点推论,既然作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人物,为什么曹雪芹不把林黛玉嫁给焦大?我以为,作家固然有权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进行设计,但这种设计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必须符合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再来看看‘天意弄人说’,大家还记得学过的《伶官传序》吗?文章开篇这样写道:‘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天意固然有弄人之处,但我们是否更应该从‘人事’的角度去寻找一下杨志失败的深层原因呢?”通过教师的这一点拨,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提出了“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等等(《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作为发展中人,不完善是极正常的.但勿庸置疑,学生的聪明才智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教师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在关键处、在思辨中能适时又巧妙地加以点化,点拨学生走向完善,他们就会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三、归要式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或对话交流时,由于年龄、学识水平等原因,往往词不达意,语言啰嗦,条理性不强.教师点评时便要对学生的话进行归纳、整理,这就是归要式点评.如某位教师教《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讲到课文第六自然段时,教师问:“第六自然段作者选择了哪些平凡的事例来表现母亲俭朴的美德?”有一个学生回答时,因不知如何归纳,仅仅将课文的一些语句读出来,教师是这样点评的:“刚才这位同学都找对了,但是归纳不够简练,比如‘我们用桐子榨油点灯’这句就可以缩减为‘点桐油灯’”.教师的这一归要式点评,启发了那位同学,她马上将其他事例概括出来了:“吃杂粮饭、穿家织布”.……此外,当师生共同探讨某一问题,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思维活跃、群情感奋的新境界时,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各展其才后,要进行归要式点评,从而使学生理清思绪,形成能力.山东的高凌云老师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有这样一个学生提问答问比赛的环节——生1:为什么“远远的”用得好?生2:因为远远望去,街灯与明星极为相似.师:能不能换个词语来分析呢?生3:换成“遥远的”好不好?生4:不好,太远了,看不清了.生5:换成“身边的”行吗?生6:不行,太近了,就不像了.生7:“远远的”是叠词,听起来富有美感.师点评:很好,“远远的”准确说明了诗人与街灯的距离,并且“远远的”是叠词,富有音韵美(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这一个教学片断,教师的点评就是采取归要式,归纳了几位同学的答题要点,让学生明白了“远远的”这个词语的用词之妙.还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学完《乡愁》后,让学生总结一首好诗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生1答:要有真挚的情感;生2答:要有鲜明的意象;生3答:要有优美的韵律.教师点评:同学们概括得很对,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美,即情感美、意象美、音韵美.这位教师的归纳十分完整、到位.总而言之,采取归要式点评,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倾听,尤其在面对表达不畅、话说不清楚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听完学生的发言,切不可粗暴打断或中止学生的发言.其次必须善于归纳,要准确完整概括出学生交流表达时的要点.惟其如此,学生才会学会归纳、学会概括、收获知识、增长智慧.
    四、补充式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比较片面时,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式点评,既真诚地接纳,尊重他们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发现,又恰到好处地进行补充.如熊芳芳老师执教《春》时,学生王薪懿的发言是:“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是‘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让人感觉到了春所特有的气息.”熊老师点评:“你很善于发现美.这两个词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小草的美丽,还通过叠音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喜爱的真情.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叠词.”教师的这一补充式点评,让学生准确、完整地明白了词语的妙用.此外,当学生答问时提到了一些特有事物、现象、专业术语,教师也可进行补充式点评,予以解释、说明.如江苏的王锦起老师执教《桃花源记》时,老师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有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不存在.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幻想的‘乌托邦’,他之所以写真实的年号、真实的人,只是为了增加真实感.”这个学生在答问时提到了“乌托邦”,显然这个词许多学生不明白,于是教师进行补充式点评:“他提到了‘乌托邦’这个词,我解释一下.1516年,英国人莫尔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岛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跟桃花源差不多.你的知识真丰富!”(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5期).这种补充式点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临时生成,但如果教师平时没有丰富的积累,是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彩生成的.
  当然,教师课堂点评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提到的点评方法还可融合在一起使用.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语文教师点评时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是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点评语言要做到生动、有文味,不能干巴巴的.教师丰富形象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其次,点评时要注重情感性.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储满情感的海洋,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寄予厚望,凝聚厚爱,做到感情真挚,饱含爱生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多一份轻松,添一份喜悦,增一份成功.
    一、评判式点评.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师采取评判式点评时,首先要做到语言多样、态度真诚、评判有针对性.湖北的熊芳芳老师教学《春》时,教师精彩的点评贯穿整堂课.如:“说得真好!你对春天里的大自然有一种独特的体验.”“你充满想象力的解说把我们也带进了那美丽而神秘的境界之中,谢谢你!”“太好了!你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全方位地感受春天,感受作品.同学们是不是应该给他掌声?”“听了你的解说,连老师都对那片草地无限神往了!”“说得真是太好了,充满了想象与联想,老师相信,像你这样用心的孩子是不会辜负春天的.”“你真是慧眼独具!竟然发现了这么美丽的一处!是的,疏密结合,动静结合,使画面平添了许多魅力.”(见《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3年第6期)这样的点评,教师态度诚恳,语言丰富、生动,极具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效果十分明显.其次要注重实事求是,既不能简单否决也不能一味迁就.新课程倡导要对文本多元解读,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理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误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如熊芳芳老师在教《春》时,有以下片断:一学生给雨中的人命名为“雨中的静默”,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于是反问:“雨中的人是静默的吗?”学生回答:“只有房屋是静默的.”熊老师点评:“对,雨中的房屋是静默的,雨中的人可忙着呢!我们可以说:雨夜春忙.大家说行吗?”这一点评,教师就十分注重纠误纠偏,并不一味叫好.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点评时,当学生思维有偏差,要在肯定学生敢想敢说的同时,大胆巧妙地说“不”,同时纠误纠偏,拨正航向,从而引导学生会想会说.那种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动不动就鼓掌喝彩的做法不仅仅不能给学生积极的鼓励,持续下去,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多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点拨式点评.课堂点评不仅要重“评”,评得客观、评得准确,而且要注重“点”,做到点拨得法.点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起到点拨、点化的作用.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我们语文教师点评时,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找准问题的症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由具体到抽象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一些零散的或表象的东西进行升格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点拨时,教师要点拨得精彩,点拨得生动,点拨得精当,点拨得明白,点拨得科学,含英咀华,要挥洒教师的个性和才气.要随机应变,相机诱导,使点拨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从而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如四川的吴明平老师执教的《说美》一课,有学生提问:“我不理解这句话:‘我们一定会看得见有些脸面,如果你把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观察,你是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各部分在一起,那些脸面就很好看了.’”教师随即问:“有同学能理解吗?”无人回答.于是教师点拨:“听老师举个例子吧.外面有一块草坪,单独看不怎么美,这个草坪外面有一条小河,单独看也不怎么美,但你把这块草坪和小河放一块来看,碧水映着绿草,哇,太美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学生回答:“和谐.”教师归纳:“对了呀!和谐是美.同样的,文中这句话所揭示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正是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9期).浙江的陈万勇老师进行《智取生辰纲》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讨论武艺高强、精明能干的杨志失败的原因.有学生提出了“部下无能说”,有学生提出了“对手强大说”,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等等,学生的这些分析虽有其合理处,却未能触及本质——从杨志自身去挖掘,而这恰恰是理解杨志这个人物的关键.为此教师进行了点拨、引导:“刚才的发言都很有见地,但我认为大家探讨问题的视角还有待全面和深入.不可否认,‘作者安排说’有其合理性,但这只是一种背离了文学本质的合理,如果按这种观点推论,既然作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人物,为什么曹雪芹不把林黛玉嫁给焦大?我以为,作家固然有权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进行设计,但这种设计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必须符合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再来看看‘天意弄人说’,大家还记得学过的《伶官传序》吗?文章开篇这样写道:‘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天意固然有弄人之处,但我们是否更应该从‘人事’的角度去寻找一下杨志失败的深层原因呢?”通过教师的这一点拨,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提出了“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等等(《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作为发展中人,不完善是极正常的.但勿庸置疑,学生的聪明才智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教师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在关键处、在思辨中能适时又巧妙地加以点化,点拨学生走向完善,他们就会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三、归要式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或对话交流时,由于年龄、学识水平等原因,往往词不达意,语言啰嗦,条理性不强.教师点评时便要对学生的话进行归纳、整理,这就是归要式点评.如某位教师教《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讲到课文第六自然段时,教师问:“第六自然段作者选择了哪些平凡的事例来表现母亲俭朴的美德?”有一个学生回答时,因不知如何归纳,仅仅将课文的一些语句读出来,教师是这样点评的:“刚才这位同学都找对了,但是归纳不够简练,比如‘我们用桐子榨油点灯’这句就可以缩减为‘点桐油灯’”.教师的这一归要式点评,启发了那位同学,她马上将其他事例概括出来了:“吃杂粮饭、穿家织布”.……此外,当师生共同探讨某一问题,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思维活跃、群情感奋的新境界时,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各展其才后,要进行归要式点评,从而使学生理清思绪,形成能力.山东的高凌云老师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有这样一个学生提问答问比赛的环节——生1:为什么“远远的”用得好?生2:因为远远望去,街灯与明星极为相似.师:能不能换个词语来分析呢?生3:换成“遥远的”好不好?生4:不好,太远了,看不清了.生5:换成“身边的”行吗?生6:不行,太近了,就不像了.生7:“远远的”是叠词,听起来富有美感.师点评:很好,“远远的”准确说明了诗人与街灯的距离,并且“远远的”是叠词,富有音韵美(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这一个教学片断,教师的点评就是采取归要式,归纳了几位同学的答题要点,让学生明白了“远远的”这个词语的用词之妙.还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学完《乡愁》后,让学生总结一首好诗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生1答:要有真挚的情感;生2答:要有鲜明的意象;生3答:要有优美的韵律.教师点评:同学们概括得很对,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美,即情感美、意象美、音韵美.这位教师的归纳十分完整、到位.总而言之,采取归要式点评,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倾听,尤其在面对表达不畅、话说不清楚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听完学生的发言,切不可粗暴打断或中止学生的发言.其次必须善于归纳,要准确完整概括出学生交流表达时的要点.惟其如此,学生才会学会归纳、学会概括、收获知识、增长智慧.
    四、补充式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比较片面时,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式点评,既真诚地接纳,尊重他们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发现,又恰到好处地进行补充.如熊芳芳老师执教《春》时,学生王薪懿的发言是:“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是‘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让人感觉到了春所特有的气息.”熊老师点评:“你很善于发现美.这两个词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小草的美丽,还通过叠音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喜爱的真情.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叠词.”教师的这一补充式点评,让学生准确、完整地明白了词语的妙用.此外,当学生答问时提到了一些特有事物、现象、专业术语,教师也可进行补充式点评,予以解释、说明.如江苏的王锦起老师执教《桃花源记》时,老师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有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不存在.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幻想的‘乌托邦’,他之所以写真实的年号、真实的人,只是为了增加真实感.”这个学生在答问时提到了“乌托邦”,显然这个词许多学生不明白,于是教师进行补充式点评:“他提到了‘乌托邦’这个词,我解释一下.1516年,英国人莫尔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岛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跟桃花源差不多.你的知识真丰富!”(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5期).这种补充式点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临时生成,但如果教师平时没有丰富的积累,是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彩生成的.
  当然,教师课堂点评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提到的点评方法还可融合在一起使用.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语文教师点评时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是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点评语言要做到生动、有文味,不能干巴巴的.教师丰富形象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其次,点评时要注重情感性.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储满情感的海洋,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寄予厚望,凝聚厚爱,做到感情真挚,饱含爱生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多一份轻松,添一份喜悦,增一份成功.
相关标签: 语文 教师 课堂 点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