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①,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故虽《书》云“无偏无党”,《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司马法》之励戎士,周后稷之劝农业,无以易此。此所以并诸侯也

2020-01-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故虽《书》云“无偏无党”,《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司马法》之励戎士,周后稷之劝农业,无以易此。此所以并诸侯也。故孙卿曰:“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无信,诸侯畏而不亲。
    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舅犯谋也。今商君倍公子卬之旧恩,弃交魏之明信,诈取三军之众,故诸侯畏其强而不亲信也。藉使孝公遇齐桓、晋文,得诸侯之统,将合诸侯之君,驱天下之兵以伐秦,秦则亡矣。天下无桓、文之君,故秦得以兼诸侯。卫鞅始自以为知霸王之德,原其事不谕也。昔周召施善政,及其死也,后世思之,“蔽芾甘棠”之诗是也。尝舍于树下,后世思其德不忍伐其树,况害其身乎!管仲夺伯氏邑三百户无怨言。今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斧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比于丘山。所逃莫之隐,所归莫之容,身死车裂,灭族无姓,其去霸王之佐亦远矣。
    然惠王杀之,亦非也;可辅而用也。使卫鞅施宽平之法,加之以恩,申之以信,庶几霸者之佐哉!
(选自《新序•商君论》)
【注】①籍:据《史记索隐》是“胙”之误。周室衰微,把祭祖先的胙肉都馈赠给秦孝公了。②舅犯:狐偃,字子犯。是晋文公的舅舅,又称舅犯。③“蔽芾甘棠”:出自《诗经•召南•甘棠》,该诗颂召公之德。④舍:休息。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秦孝公保崤函之 固:险固。
B.外重战伐之赏以戎士 劝:劝勉。
C.今商君公子之旧恩 倍:同“背”,背弃。
D.其霸王之佐亦远矣 去:距离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所逃莫之隐,归莫之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B.故诸侯畏其强不亲信也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使民内急耕织之业富国 作《师说》贻之
D.使卫鞅施宽平 安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本文是一篇历史人物论,作者采用优缺点并举的论述方式,对人物作中肯评价,且引经据典,使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B.第二段论述商鞅的功绩,其功绩主要表现为推行法治及鼓励“耕、战”。对“法”的作用和功效作了详论,“耕、战”只略述。
C.第三段,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从正面论述商鞅“无信”的缺点,指出其失败原因主要在于诸侯对秦的“畏而不亲”。
D.作者在文中充分肯定了商鞅实施法治的积极作用,也批判了他的背信弃义,提出了“施宽平之法,加之以恩,申之以信”的看法。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舅犯之谋也
B.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舅犯之谋也
C.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舅犯之谋也
D.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舅犯之谋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
②尝舍于树下,后世思其德不忍伐其树,况害其身乎!
优质解答
(1)A句译为: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固:险固的地方.
(2)C连词,表目的关系.A.助词,“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C 第三段未使用比喻论证.
(4)B句译为:那些像齐桓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如果一直不背弃柯地的盟约,不背负原来的约定,而诸侯们就会害怕他的强大,亲信仍然在周日,四方之人都来归顺他,这就是管仲的谋略.根据句意“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为第一句,排除D.“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结构对称,在中间停顿,故选B.
(5)①“内、外”,在内、在外;“私、偏”,偏爱.译为: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②“思”, 追思;“害”,伤害.译为: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答案:
(1)A
(2)C
(3)C
(4)B
(5)①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②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1)A句译为: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固:险固的地方.
(2)C连词,表目的关系.A.助词,“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C 第三段未使用比喻论证.
(4)B句译为:那些像齐桓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如果一直不背弃柯地的盟约,不背负原来的约定,而诸侯们就会害怕他的强大,亲信仍然在周日,四方之人都来归顺他,这就是管仲的谋略.根据句意“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为第一句,排除D.“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结构对称,在中间停顿,故选B.
(5)①“内、外”,在内、在外;“私、偏”,偏爱.译为: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②“思”, 追思;“害”,伤害.译为: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答案:
(1)A
(2)C
(3)C
(4)B
(5)①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②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