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安全要求
JB 8656-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 8656-1997

中文名称: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安全要求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7-12-16

实施日期:1998-05-01

作废日期:2001-12-01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安全 要求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18361-2001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部冷冻设备标委会

标准简介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8656-1997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安全要求
SafetyrequirementsofAbsorptionWater-Chilling(orHeating)Packages1997-12-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8-05-01实施
JB8656-1997免费标准vv99.net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危险一览表
5安全要求
6安全要求的判定
使用信息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海拨高度和当地大气压力燃油、燃气配管系统示例·
JB8656-1997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立、任金禄、糜华、黄远成。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AbsorptionWater-Chilling (or Heating)Packages本标准规定了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安全要求。JB 8656-1997
本标准适用于名义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86kW的蒸汽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热水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和直燃型(燃油、燃气)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以下简称机组或蒸汽机组、热水机组、直燃机组)。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J16—1987
GB50045—1995
GB 50052—1995
JB6917—1993
JB/T7247—1994
JB/T8055—1996
3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利用蒸气、高温热水作热源,采用吸收制冷循环的原理,在真空状态下制取冷水的设备。
3.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以水为制冷剂、漠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利用燃油、燃气的直接燃烧热作热源,采用吸收制冷循环的原理,在真空状态下分别或同时制取冷水和热水的设备。4危险一览表
机组可能产生的危险见表1。
机械工业部1997-12-16批准
1998-05-01实施
安全要求
机械危险
电气危险
由使用的燃料产生的危险
吸入有害气体导致的危险
火灾和爆炸危险
JB8656-1997
危险一览表
有关条款
5.1.3 5.1.55.1.6
5.2.3.3h)
由于安全措施错误或定位不当产生的危险5.1基本要求
机组本体
5.1.1.1机组在工作时,参予运行的主体部件制冷剂侧压力,应保持在当地大气压力以下。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海拔高度和当地大气压力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1.1.2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机内压力异常上升时,不应危及环境和人身安全。5.1.1.3
机组使用材料的强度及耐蚀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机组和机组辅助设备(包括直燃机组的燃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与维修注意要点(操作手册)应完整、明确,使用户能全面地掌握其规程。机组装有外罩时,应采用通风良好的结构,避免热空气或可燃性气体滞留在罩箱内。5. 1.1.5
电气设备
机组带电部位与有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金属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1M?以上。机组带电部位与有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金属之间应承受耐电压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5.1.2.3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应有机组本体安全保护元器件异常时的声、光报警和显示部位接线柱。5.1.2.4
发生器承受热源压力部分
蒸汽型和热水型机组发生器管程承受热源压力部分应符合JB/T7274的规定。5.1.4燃烧设备系统
燃料配管、燃料截止阀【包括燃油截止阀和燃气(安全)截止阀]等不应漏油或漏气。燃烧器应与所使用的燃料相适应,在整个燃烧范围内稳定燃烧。炉内不应泄漏未燃燃料。
紧急时应能迅速切断燃料的供给。燃烧器的点火
a)燃油型:燃烧器应能可靠、准确的被点火;b)燃气型:辅助燃烧器的点火以及辅助燃烧器给主燃烧器的点火应可靠、准确。热水
名义热水出口温度
a)制取热水时,机组运行工作侧应处于当地大气压力之下,即图1中A曲线以下。b)采用蒸发器侧或附加热水换热器侧等方法制取热水时,名义热水出口温度应处于图1中B区域。2
JB 8656-1997
A曲线:水沸点与海拔高度、大气压力的关系曲线B区域:热水出口温度第一区域
C区城+热水出口温度第二区域
B区城
大气压力—
海拔高度m
lookPa
750760(mmHgh)
JB8656-1997
c)采用蒸发器侧或附加热水器侧等方法制取热水时,若名义热水出口温度处于图1中C区域,则在高压发生器上应至少设置两种以上的安全保护器件,以确保机组运行工作侧压力处于当地大气压力以下,即图1中A曲线以下。但建议热水出口温度最高不超过90℃(在标准大气压力下,其它压力类推)。5.1.5.2生活热水
具有制取生活热水的机组,提供的生活热水的水质应符合有关卫生和安全标准。5.1.6隔热
5.1.6.1制造厂应在有关资料中规定机组进行隔热的部位和提出隔热技术要求。5.1.6.2机组本体的隔热部位应有施行隔热的结构或措施5.1.6.3机组高温管道(高于60℃)应有防止烫伤的明显标志。5.2燃烧设备概述
5.2.1总体结构
5.2.1.1结构应能承受由于冲击、振动、载荷、热等产生的各种应力。5.2.1.2燃烧器及其附件在本体或机座上安装时,不应因扭转、滑移而偏离正确位置,并且不应因振动、辐射热而影响其工作性能。5.2.1.3整体结构应便于目测观察燃烧器的燃烧状态。5.2.1.4烟道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设置应使爆炸气流向安全方向扩散,不应危及人身安全。5.2.1.5在保证机组本体和燃烧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应采用易于维护的结构,特别是燃烧控制调节器件应容易维修和更换。
5.2.1.6紫外线式火焰检测器安设位置应防止有害光线照射而产生误动作。5.2.2电气系统
5.2.2.1燃料截止阀的控制器件和燃烧设备的限位控制器与电源之间的接线应正确,并检查确认。5.2.2.2各种继电器的触点容量应有足够的余量。5.2.2.3各种电气元器件在额定电压的90%~110%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5.2.2.4在电压异常降低时,应有确保安全的控制程序。设置在风机上的过负荷保护器动作时:机组应停止运转5.2.2.5
5.2.3配管系统
5.2.3.1燃油配管系统
a)燃油管路
在燃油油泵的上游应设置易于检查、维护的油过滤器;一油泵排出管上,应串联装设两个燃油截止阀:一一在满足设计、制造和操作条件下,应缩短燃油截止阀与燃烧器之间的管路长度;一应设置监测油泵排出压力的压力表;一应减少油过滤器和油泵吸入管路上的阻力;一在供油箱上有回油管时,从油泵至油箱的回油管上不应设置旋塞阀及其它阀类;一设有燃油加热器时,应对油温进行控制。b)空气管路:应设置测量空气压力的接头。c)燃油配管系统示例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图B1。4
5.2.3.2燃气配管系统
a)燃气管路
JB8656-1997
主燃气管路及点火分支燃气管路应分别串联装设两个燃气(安全)截止阀;在满足设计、制造和操作条件下,应缩短燃烧器与燃气(安全)截止阀之间的管路长度;一点火管路应从主管路的所有阀门之前引出。当点火管路从主管路的水平部位引出时,引出口应设置在主管路的上侧或侧面;
使用内部混合式(大气式或无焰式)燃烧器时,应设置防止逆流的止回阀件等:在燃气(安全)截止阀和压力调节器的上游应设置易于检查、维护的过滤器;应减小和减少燃烧器与燃气(安全)截止阀之间产生的阻力及元器件,如弯头等:燃气压力调节器应按表2设置,调节器原则上应设置在燃气(安全)截止阀的下游。另外,点火管路及主管路的燃气压力调节器应分别设置:燃气压力控制器应按表2设置,当燃气压力异常下降和上升时,应能迅速切断燃气:表2燃气压力调节器和上、下限压力控制器燃气压力
注:0
应设置;△
燃气压力调节器
主燃气管路
根据需要设置。
点火分支管路
燃气压力
上限控制器
燃气压力
下限控制器
在主管路上应设置监测供气压力和燃气压力调节器(零调节除外)工作压力的压力表或压力表接头;
在紧接燃烧器之前的管路上应设置在全开状态下阻力小的旋塞或阀门等,另外,在旋塞或阀门之前还应设置进行漏泄检验和测量燃烧器压力的接头,示例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图B2;燃气(安全)截止阀不应设置旁通阀。b)空气管路
-在调节风门的上游应设置风压控制器;点火燃烧器空气管路应从调节风门之前引出;应设置测量空气压力的接头。
c)燃气配管系统示例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图B2。5.2.3.3燃料配管的材料、设计和制造a)配管、法兰、法兰用螺栓、螺母、垫片接头等的材料和型式规格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b)燃料管路可采用焊接钢管、无缝钢管或铜管。但燃气压力大于10kPa,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燃气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燃气管路采用铜管时,仅应用于点火分支管路和辅助管路;燃气压力大于3.5kPa时,只应用于压力调节器的下游。c)配管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按表3、表4的规定。配
焊接、法兰或螺纹连接
燃气压力
主管路
焊接或法
兰连接
焊接或法
兰连接
JB8656-1997
燃油管路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阀
焊接、法兰或螺纹连接
燃气管路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管
点火管路
焊接、法兰或螺纹连接,燃
气截止阀下游,公称直径小于
20mm可采用螺纹连接
焊接或法兰连接
应采用法兰连接.但公称
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可
采用螺纹连接
采用法兰连接
压力表等附件
公称直径小于25mm时,
可采用螺纹连接
压力表等附件
压力表、安装部位、燃气截
止阀等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时可采用螺纹连接
d)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方法、焊条、焊缝的检查应按照JB/T6917的有关规定。e)采用法兰连接时,配管和法兰的焊接方法应符合相应法兰标准的规定。f)采用螺纹连接时,应采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燃气压力大于10kPa的燃气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的管件等。
g)采用设置支架和/或在主干管路与主管路之间设置金属波纹管(需要时)等,以消除由于载荷、热膨胀、振动等产生的外力以及可能引起的配管系统接头渗漏。h)配管系统的检查:燃料配管系统的压力和气密性试验除应符合JB/T8055的规定外,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验。
燃油配管系统在运转时,应确认没有油的渗漏,燃油截止阀在安装前后均应进行渗漏检查,确认无渗漏;
燃气配管系统无论在工厂内组装或现场组装,均应按JB/T8055一96中6.10.1的表9进行压力和气密性试验,并符合试验要求。但试验时应注意燃气压力调节器和压力控制器等的耐压等级。5.2.4燃烧器控制程序
5.2.4.1预扫气时,设有烟道风门的应在开启状态。a)燃油型:点火前,应用4倍以上燃烧室(包括炉膛和本体烟道)容积的风量进行清理;b)燃气型:点火前应用风压控制器等确认风机处于运转状态,且满足燃烧所需最大风量后,应用5倍以上燃烧室容积的风量进行清理。5.2.4.2点火应可靠且容易着火,灭火时缓慢且稳定。a)燃油型:点火试验时间要在7s以内,但最大燃烧量小于348kW时,其时间应在15s以内,并采用低燃烧档点火。
b)燃气型:
点火应采用辅助点火方式,并用低燃烧档点火;-点火延时应在10s以内;
确认辅助火焰及启动火焰后,才应使主管路燃气(安全)截止阀通电;当主管路燃气(安全)截止阀通电后,应在10s内自动关闭燃气(安全)截止阀;6
一采用低燃烧档火;
JB8656-1997
一除紧急故障动作外,包括调节温度停止时的过程在内,应采用最低燃烧档灭火。5.2.4.3空燃比:在整个燃烧范围内,应能维持稳定燃烧的空燃比。5.2.4.4紧急安全措施:紧急状态[见a)、b)],应迅速切断燃料供应,同时声、光报警。另外,在点火失败或故障灭火时,应在4s内切断燃料供应,并声、光报警。再启动时,应重新进行包括预扫气在内的点火程序。
a)燃油型:紧急状态应是燃烧安全器件动作,风机过负荷保护器动作等;b)燃气型:紧急状态应是燃气压力异常、风压异常、风机过负荷保护器动作等。5.2.4.5后扫气:根据需要进行后扫气。5.2.5燃烧机
5.2.5.1燃烧监视控制器
a)在点火失败和异常熄灭时,燃料截止阀具有灭焰后3s内断开电源的结构,或者灭焰后应在4s内关断所有燃料截止阀的机能;b)异常熄灭时应查明故障原因,确认安全后方能重新启动:c)点火时,应采用自动检测内部电路的程序,防止由于模拟信号等引起的误动作,并应有元器件出现故障时能确保安全的保险机能:d)为了保证燃烧的安全可靠,燃烧程序应采用不易变更的结构方式:e)点火失败或异常熄灭时,应立即停止再点火程序,并应采用不手动复位就不能再启动点火的结构;f)燃烧监视控制器本体应有承受由于电源或者内部电路中产生的短时冲击电压的保护机能;g)燃气型在点火时,应采用检测出辅助火焰或启动火焰后才能输出开启主管路燃气(安全)截止阀电信号的机能。
5.2.5.2火焰检测器
a)检测器应为硫化镉光电池(cds)式、紫外线式或利用有整流作用的火焰引导棒式,检测应灵敏、可靠,且无误动作;
b)检测器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能准确地监测所有火焰;c)安装应容易维护、检查;
d)应正确、详细地掌握检测器的性能、使用程序、使用条件及维护检查方法,并应在其规定的环境温度和安装条件下使用,以避免炉膛的热影响及安装应力而导致其损坏和变形。5.2.5.3点火器
a)点火燃烧器、点火电极和火焰检测器相互间的位置应准确配置和安装;b)点火电火花,应对燃料具有迅速、顺利并准确无误的点火能力;c)点火用电极及绝缘接线柱等应具有承受冲击、振动及受热等不易产生弯曲、变形、裂纹、龟裂和降低绝缘性能的材质及结构;d)点火器应采用不易积碳和粘附其它杂物的结构:e)点火器用电线应具有耐热性和热绝缘性,以及绝缘不易老化的性能,且接线应有防止松动和挠曲的措施:
f)点火器应容易检修、清理和拆装。5.2.5.4燃烧器
a)燃烧器应具有良好的火焰稳定能力,在整个燃烧范围内稳定燃烧(没有忽上、忽下、振动等现象),并应容易点火与着火,选型时应与机组能力和燃烧室型式相适应;b)燃烧器的结构应容易清洁、检查、维修和更换;c)燃烧器的材料应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和坚固性;7
JB8656-1997
d)燃烧器的结构应容易对喷嘴和火焰口部分进行清洁和更换;e)点火器应设置在能安全可靠着火的位置;燃油型:点火用电极应设置在距燃烧器能安全、准确着火的位置处:燃气型:辅助燃烧器应具备使主燃烧器安全可靠点火的位置和容量,并注意使辅助燃烧器的空气管路应从风量调节阀的下游引出;确认控制主燃烧器“开机一停机”试验合格;f)燃烧器在运行时不应有影响其性能的振动;g)燃烧器进行名义燃烧量试验时,烟气分析值应符合以下规定:燃油型:烟浓度(用比色滤纸法)不大于3级,CO≤300ppm;—燃气型:co≤300ppm。
5.2.5.5燃料截止阀
a)燃料截止阀应能在最大压差下可靠工作,并具有优良的性能;b)通电停止时,在1s内应能可靠地关断燃料:c)通电停止时,应不易用手动开启。另外,截止的结构在关闭时应采用弹簧力而不需电磁力,在开启位置应不需固定;
d)电触点,接线柱和易损的工作部位,应设置罩壳保护;e)承压部分应能承受最高工作压力(燃气为1.5倍最高工作压力),不应产生外漏和变形;f)应采用容易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结构;在阀体上应设有指示燃料流动方向的标志;g)
h)燃气(安全)截止阀还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主燃烧器用截止阀至少一个应有限位控制器,以防误操作;用限位控制器监测开、关信号时,其结构应准确无误;-限位控制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截止阀用电磁阀的内漏应符合燃气(安全)截止阀的规定。5.2.5.6燃料调整机构和空气调节风门a)燃料调节阀应容易控制和调节,为使燃烧器在其范围内能保持合适的空燃比,应与燃烧空气量同时进行调整;
b)采用连杆传动机构驱动燃料调节阀和空气调节风门时,应有容易调整空燃比的结构:c)燃料调节阀不应向外漏泄燃料:d)燃料调节阀和空气调节风门之间的连杆机构,除应有保持适当空燃比的可靠结构外,还应有防止脱落和防止由外部因素引起故障的可靠措施;e)燃料调节阀应容易拆卸和组装,在最高工作压差下动作应可靠、准确;f)其它
燃油型:燃油调整机构的阀类应选择合适的流通直径;燃气型:确认低燃烧档的控制器应设置在燃气调节阀上,但是,若该控制器设置在调节阀的传动机构上时,则应在燃气调节阀和传动机构上分别标出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的位置:另外,燃气调节阀应选择合适的流通直径,且阀应选择大的回转角度。5.2.5.7其它阀类
a)主管路上的其它阀类应有识别开一关的结构;b)应使用工作可靠且不外漏燃料的阀门;c)有流动方向要求的阀,应将燃料流动方向标明在阀体上。5.2.5.8燃油型用油泵和油过滤器a)油泵
一油泵应易进行压力调节;
一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以排出泵油管中的空气。b)油过滤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