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弟弟的来信 (于心亮 / 文) ⑴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 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 ⑵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⑶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式的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 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 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 ⑷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 ⑸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 ⑹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来一些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哪儿显眼贴哪儿!” ⑺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⑻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谁谁考了满分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⑼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⑽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⑾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⑿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阿呀——是爹!” ⒀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⒁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⒂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 小题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泉乡各方面条件很差?请至少答出3点。 小题2: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我”“爹”“弟弟”,为什么“弟弟”是文中的“主人公”? 小题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弟弟”的形象。 小题4:有人说,第⑴段“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和第⑶段“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玷污了弟弟的形象,应该删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5:结尾“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浪漫而富有诗意。你怎么来理解赏析文末这句话? |
小题1:A. 弟弟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B. 没有电,没有水。C. 没有像样的教具、粉笔。D. 连爹都是哭着回来的,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E. 吃的肉竟是耗子肉、蛇肉。(答出3点给全分) 小题2:(2分)因为文章通过“弟弟的来信”来表现弟弟由一个畏苦怕难的中师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一个为理想、事业、信念而奋斗的有志者的过程。从表达主题上来看,主人公是“弟弟”。 小题3:(3分)弟弟的形象:心地善良,甘于奉献,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教师形象。 小题4:(3分)不能删去。(1分)这些文字,恰恰说明了“弟弟”有畏苦怕难的情绪,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符合“中师毕业生”的性格特点。因而很真实。这些文字又恰恰与后文“弟弟决定不回来了”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弟弟还能够为乡亲为学生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更不容易。因而很感人。(2分) 小题5:(4分)A. 穷困、贫瘠那种糟糕的印象已经逝去,取而代之的事如此美丽的景致,可见弟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舍不得离开了。B. “春天”“花开蝶舞”这些美好的意象预示着美好而光明的未来,弟弟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做出自己的成绩来。C. 这样的描写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之成理即可,写出2点给全分) |
点评:主人公的判断应与人物和中心关系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在哪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深刻的社会主题,就被认为是小说的主人公,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刻画和描写人物所使用的笔墨多少来进行判断,学生了解有关判断依据,对此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小题3: 试题分析:从弟弟“坚守在清泉乡小学”看出心地善良,甘于奉献,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教师。 点评: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队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文章的情节来看,这里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可从对比衬托手法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看法合理即可。 点评:学生应了解文本情节的内容,明确部分情节在文章中对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的表达作用,在文章中个别语句常常有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作用,学生学会结合语境做具体分析和回答。 小题5: 试题分析:学生可以从内容,也可从主题上进行赏析,即“弟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舍不得离开了”“光明的美好的未来”等等角度和方面,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
小题1:A. 弟弟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B. 没有电,没有水。C. 没有像样的教具、粉笔。D. 连爹都是哭着回来的,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E. 吃的肉竟是耗子肉、蛇肉。(答出3点给全分) 小题2:(2分)因为文章通过“弟弟的来信”来表现弟弟由一个畏苦怕难的中师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一个为理想、事业、信念而奋斗的有志者的过程。从表达主题上来看,主人公是“弟弟”。 小题3:(3分)弟弟的形象:心地善良,甘于奉献,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教师形象。 小题4:(3分)不能删去。(1分)这些文字,恰恰说明了“弟弟”有畏苦怕难的情绪,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符合“中师毕业生”的性格特点。因而很真实。这些文字又恰恰与后文“弟弟决定不回来了”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弟弟还能够为乡亲为学生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更不容易。因而很感人。(2分) 小题5:(4分)A. 穷困、贫瘠那种糟糕的印象已经逝去,取而代之的事如此美丽的景致,可见弟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舍不得离开了。B. “春天”“花开蝶舞”这些美好的意象预示着美好而光明的未来,弟弟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做出自己的成绩来。C. 这样的描写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之成理即可,写出2点给全分) |
点评:主人公的判断应与人物和中心关系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在哪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深刻的社会主题,就被认为是小说的主人公,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刻画和描写人物所使用的笔墨多少来进行判断,学生了解有关判断依据,对此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小题3: 试题分析:从弟弟“坚守在清泉乡小学”看出心地善良,甘于奉献,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教师。 点评: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队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文章的情节来看,这里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可从对比衬托手法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看法合理即可。 点评:学生应了解文本情节的内容,明确部分情节在文章中对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的表达作用,在文章中个别语句常常有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作用,学生学会结合语境做具体分析和回答。 小题5: 试题分析:学生可以从内容,也可从主题上进行赏析,即“弟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舍不得离开了”“光明的美好的未来”等等角度和方面,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