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罢。     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

2019-04-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罢。
     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正始元年,出为广平太守。公事征还,拜议郎。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肃论及时政,正色曰:“此辈即弘恭、石显之属,复称说邪!”爽闻之,戒何晏等曰:“当共慎之!公卿已比诸君前世恶人矣。”时有二鱼长尺,集于武库之屋,有司以为吉祥。肃曰:“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其后果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白气经天,大将军司马景王问肃其故,肃答曰:“此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明年春,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景王谓肃曰:“安国宁主,其术焉在?”肃曰:“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景王从之,遂破俭、钦。甘露元年薨,追赠卫将军,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宋忠:东汉末年大儒。②弘恭、石显:西汉奸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
B.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
C.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
D.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本纪” 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者,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B. “公卿” 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如晋国六卿。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
C. “武库”,是指是古代官名。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
D.“谥”,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王肃常有不同于他人的见解,且敢于直言。曹真征讨蜀国时,王肃认为粮草难以为继,不宜征讨;鱼出现在武库的屋顶上,王肃认为是边将有弃甲之变的凶兆。
B.王肃不随意附和皇帝的心意。皇帝认为李云应该被处死,但王肃认为李云忠心进谏,不宜被杀;针对汉武帝和司马迁谁是谁非的问题,王肃也持有和皇帝不同的观点。
C.王肃为人正直,令奸臣畏惧。曹爽专权,任用何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认为何晏等人就是弘恭、石显那一类的奸臣,这使曹爽告诫何晏等人要小心谨慎。
D.王肃主张为政者修德以治国。他认为,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就会前来归附;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②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之志。
优质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前志有之”是说以前史书有记载,接着引述记载的内容,因此“之”后面应断开,排除A项;根据“此谓…也”的搭配,可排除D项;而“深入险阻”是说深入险阻之地,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句子译文为:以前史书有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更何况深入险阻之地,要开凿道路前进,那么一定会比平坦路途上的行军劳累百倍.故选B.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D、“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错,从原文王肃引用孙权、关羽一事可知,派军队守护是想用他们作人质,以瓦解淮南将士.故选D.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①:“故”--缘故;“隐切”--怨恨;“非”--指责. 译文为: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
②: “昔”--从前;“降”--使…投降;“志”--志向.译文为: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

答案:
(1)B
(2)C
(3)D
(4)①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
②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

【参考译文】
王肃字子雍.十八岁时,跟随宋忠读《太玄》,而另外为《太玄》作注.黄初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讨蜀国,王肃上奏折说:“以前史书有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更何况深入险阻之地,要开凿道路前进,那么一定会比平坦路途上的行军劳累百倍.现在又加上大雨持续不断,山坡陡峭、光滑,军队拥塞而无法行进,粮食还在遥远的地方,难以为继,确实是行军之大忌啊.”于是就停止征讨.
皇帝曾问王肃说:“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奏折说:‘帝,就是要谛听啊.但这个皇帝不想谛听.’当时李云为什么没被处死?”王肃回答说:“李云只是说错了话,失去了违逆和顺从皇上的分寸.推究他的本意,说这些话都是想尽忠心,想着对国家有益.而且皇帝之威,超过雷霆,杀掉一个普通百姓,和踩死蝼蚁没有什么不同.宽恕他,可以显示自己能够包容接受直谏之言,在天下推广皇帝的恩德.所以我以为杀掉李云不一定是对的.”皇帝又问:“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王肃回答说:“司马迁记史实,不凭空赞美,不隐瞒恶行.汉武帝听说他写《史记》,拿来写汉景帝以及自己的本纪看,于是大怒,削去简册上的字并把它们扔了.至今这两个本纪有目录没有文字.后来司马迁发生为李陵辩护的事情,于是汉武帝把司马迁送进蚕室施以宫刑.这表明心怀怨恨的是汉武帝,而不是司马迁.”
正始元年,王肃离开京城担任广平太守.因为朝廷之事被征召回京,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脸色凝重地说:“这些人就是弘恭、石显之类的人,还要说他们吗!”曹爽听说后,告诫何晏等人说:“你们都要小心谨慎!公卿已经把各位比作前代恶人了.”当时有两条一尺长的鱼,出现在兵器库的屋顶上,有官员认为是吉祥之兆.王肃说:“鱼生活在深渊中却高高地出现于屋顶上,这是鱼失去了居所啊.边将大概该有战败的变故了吧?”后来果真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一道白气穿越天空,大将军司马景王向王肃询问原因,王肃回答说:“这是蚩尤的旗帜,东南方大概有叛乱了吧?您如果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那么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都会归附于德政,发动叛乱的人就会先灭亡了.”第二年春天,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叛,景王对王肃说:“使国家安定、国君安宁,这种办法有吗?”王肃回答说:“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后来孙权突袭抓取了关羽将士的家人,关羽的军队立即土崩瓦解.如今淮南将士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在内地各州,只要派军队急速前往守卫,使敌人不能靠近,那么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有关羽的军队那样土崩瓦解的趋势.”景王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击破了毌丘俭、文钦的军队.甘露元年王肃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谥号景侯.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前志有之”是说以前史书有记载,接着引述记载的内容,因此“之”后面应断开,排除A项;根据“此谓…也”的搭配,可排除D项;而“深入险阻”是说深入险阻之地,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句子译文为:以前史书有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更何况深入险阻之地,要开凿道路前进,那么一定会比平坦路途上的行军劳累百倍.故选B.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D、“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错,从原文王肃引用孙权、关羽一事可知,派军队守护是想用他们作人质,以瓦解淮南将士.故选D.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①:“故”--缘故;“隐切”--怨恨;“非”--指责. 译文为: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
②: “昔”--从前;“降”--使…投降;“志”--志向.译文为: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

答案:
(1)B
(2)C
(3)D
(4)①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
②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

【参考译文】
王肃字子雍.十八岁时,跟随宋忠读《太玄》,而另外为《太玄》作注.黄初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讨蜀国,王肃上奏折说:“以前史书有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更何况深入险阻之地,要开凿道路前进,那么一定会比平坦路途上的行军劳累百倍.现在又加上大雨持续不断,山坡陡峭、光滑,军队拥塞而无法行进,粮食还在遥远的地方,难以为继,确实是行军之大忌啊.”于是就停止征讨.
皇帝曾问王肃说:“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奏折说:‘帝,就是要谛听啊.但这个皇帝不想谛听.’当时李云为什么没被处死?”王肃回答说:“李云只是说错了话,失去了违逆和顺从皇上的分寸.推究他的本意,说这些话都是想尽忠心,想着对国家有益.而且皇帝之威,超过雷霆,杀掉一个普通百姓,和踩死蝼蚁没有什么不同.宽恕他,可以显示自己能够包容接受直谏之言,在天下推广皇帝的恩德.所以我以为杀掉李云不一定是对的.”皇帝又问:“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王肃回答说:“司马迁记史实,不凭空赞美,不隐瞒恶行.汉武帝听说他写《史记》,拿来写汉景帝以及自己的本纪看,于是大怒,削去简册上的字并把它们扔了.至今这两个本纪有目录没有文字.后来司马迁发生为李陵辩护的事情,于是汉武帝把司马迁送进蚕室施以宫刑.这表明心怀怨恨的是汉武帝,而不是司马迁.”
正始元年,王肃离开京城担任广平太守.因为朝廷之事被征召回京,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脸色凝重地说:“这些人就是弘恭、石显之类的人,还要说他们吗!”曹爽听说后,告诫何晏等人说:“你们都要小心谨慎!公卿已经把各位比作前代恶人了.”当时有两条一尺长的鱼,出现在兵器库的屋顶上,有官员认为是吉祥之兆.王肃说:“鱼生活在深渊中却高高地出现于屋顶上,这是鱼失去了居所啊.边将大概该有战败的变故了吧?”后来果真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一道白气穿越天空,大将军司马景王向王肃询问原因,王肃回答说:“这是蚩尤的旗帜,东南方大概有叛乱了吧?您如果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那么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都会归附于德政,发动叛乱的人就会先灭亡了.”第二年春天,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叛,景王对王肃说:“使国家安定、国君安宁,这种办法有吗?”王肃回答说:“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后来孙权突袭抓取了关羽将士的家人,关羽的军队立即土崩瓦解.如今淮南将士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在内地各州,只要派军队急速前往守卫,使敌人不能靠近,那么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有关羽的军队那样土崩瓦解的趋势.”景王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击破了毌丘俭、文钦的军队.甘露元年王肃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谥号景侯.
相关标签: 阅读 文言文 完成 各题 初中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