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高一必修一历史问题应当怎样认识秦王朝车同轨的政策

2019-04-22

高一必修一历史问题应当怎样认识秦王朝车同轨的政策
优质解答
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传统史书上用来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一般论者都将这段话算在《史记》中的记载.不过近来也有人指出,这段话源出自《礼记��中庸》,说的是秦统一以前东周的社会状况,是形容理想中的西周王朝的大一统社会的情况.考《礼记》这部书是在秦始皇之前的东周时代的典籍,据说作者是孔子的儿子子思所作,那么其年代也大概在东周时代,距离秦始皇剿灭六国、统一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此而来,学者认为这笔帐不应该算在秦始皇头上.也就是说,并不是秦始皇才开始书同文,车同轨,更早的东周时代已经开始了这项统一中国的事业,这是很有见地的.
  但是本文无意就谁先提出“书同文,车同轨”的说法,而是想研究一下究竟“车同轨”同的是什么意思.因为长久以来,小学训诂学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学界,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所谓歧义纷呈,莫衷一是.但是一般人由于历史的偏见,没有联系具体实物进行考证,使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始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含义虽然在某论者中认为是清楚了,但是这些见解混杂在历代典籍中,不为世人所知.我想从小学训诂的角度,并结合目前还存在的周秦时代的历史实物来研究一下,“车同轨’的“轨”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后人要将“车同轨”作为统一中国的一项伟大功绩和一项标志?
  正如有的论者指出,“书同文”是很容易理解的,文就是文字,书是书写,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书写使用同一的或相同的文字”.联系到秦始皇年代的战国时代,六国文字的风格、笔画都有所不同,可以想见当时中国各地没有一种比较统一的文字,一般说来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统一文字的工作,后来就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小篆、隶书、正楷,这就为中国文字的统一打下基础,从此中国的文字就基本上是在统一的形体之下演变了.
  但是“车同轨”究竟是同什么?为什么后人也要将此作为一种统一中国的象征?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要解释“车同轨”这三个字的含义,关键是要理解“轨”的含义.
  考历来关于“轨”的典籍中的各种注解,有这么几种说法;1,轨是车的两轮之间的空档.这个见解是清朝训诂大家段玉裁提出来的.轨,《说文解字》;轨,车彻也.从车,九声.段玉裁注曰;彻者,通也.谓舆之下,两轮之间空中可通,故曰车彻,是谓之车轨.轨之名谓舆之下隋方空处.老子所谓当其无,有车之用.
  作者案:此处的“彻”,应该是写作繁体字的彻,这是说文的原文.段玉裁认为彻是车子的底部,位于两轮之间的空挡部位.
  2,同时代的另一位国学大师朱骏声不同意段玉裁的说法,他认为轨是两轮相距之间留下的痕迹.也就是留在道路上的痕迹.他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段氏玉裁欲据《国策��齐策》、《吕览��勿躬》、《淮南览冥》高诱三注,训彻谓两轮之间,车舆之下空处,殊误.”他认为,轨,应该解释为“迹”,也就是车轮留下的轨迹,引申为车道.朱骏声引《广雅��释诂》三:轨,迹也.释室:轨,道也.《考工��匠人》:经涂九轨.注:轨谓辙广.《齐策》车不得方轨.注:车两轮间为轨.
  作者案:朱骏声认为轨是谓两轮间相距之留在道路上的痕迹为轨也,也就是车辙之间的距离.
  3,按照今人一般的说法是,轨就是道路,“车同轨”,就是行车使用同一宽窄的道路.今天很多中小学教材和普及读物都是如此说.例如流传很广的《中华五千年》一书中说: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第三种讲法因为不了解轨字的真正含义,就把两个轮子的距离和道路综合起来解释,有点模棱两可.按照该书的作者的理解,两个轮子的距离相同,那么使用的道路的宽窄也就一定相同了.于是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顺便也就将中国各地道路的宽窄也统一了.轨就成了道路.这就是今人对于秦始皇车同轨功绩的解释.那么,车辆不同,道路的有宽有窄,对于统一国家有什么妨碍呢?秦始皇统一了道路的宽窄,就是统一中国的标志吗?
  综合上述三种不同说法,我们要问,究竟车同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将车同轨跟书同文并列而成为中国统一的象征?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道路的宽窄?四车道和两车道应该都可以同时存在的,道路有宽有窄,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修筑的,何必花大力气把道路给统一起来呢?道路一样宽窄就表明国家统一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各地的道路还是不一样宽窄的,难道就不统一了吗?可见道路宽窄并不是统一的标志.
  要了解车同轨的真正意思还是要从实物上去做了解,田野考察是不可少的.
  实际上“轨”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铁轨的轨的含义,是可以将车轮套进去的两条“轨”,这个轨字,保留了古代的含义,而且这一轨字几乎无法用其他文字来解释,也就是说轨的这种道路装置的含义无可代替.
  那么为什么争论了那么长时间,就不知道轨的含义了呢?主要是清朝到现代争论的学者没有或者已经无法看到古代道路上的真正的“轨”,而且,按照今天铁轨的含义去理解轨,我们也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根本没有铁轨,也没有在轨道上跑的车,我们怎么会用轨来指轨道呢?
  这就必须要从中国当时的制造车的规则说起.
  古代的车是用木制成的,车轮也是木制,为了使车轮耐用,必须在木轮的外周箍上一层铁,为的是让车轮经得起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这样的车轮与泥地或石板路的长时间摩擦之后,会在泥路上或者石板路上磨出一道深深的沟痕,这就是车辙,这种车辙的痕沟越来越深,使得后来的车,只要将两个车轮压在这两条车辙里,走得就非常快,反之,如果车轮套不进这两条车辙,就会崎岖不平.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国家,尤其是战国时代的七个国家在制造车子的时候都用自己的一套车轮,并有意将自己国家的车轮之间的距离与他国不同,为的是在运送辎重尤其是在运送军用物资的时候,不会被其他国家有侵略的方便.而车轮距离的不同,车辙宽度的不同,其他国家侵略进来,就会碰到一个运送的麻烦,车辙距离不同,轮子在路上运动受到阻碍,成为抵抗其他国家入侵的一个有效工具,他国军队的车子就不便于在本国行驶.这种车辙,这种可以将车轮套进去行驶的车辙,就是轨.
  《韩诗外传》卷二有一段话颇可玩味:
  楚狂接舆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赉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妻从市而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轶,何其深也!”
  作者案:此处的车轶,同车辙,也就是古代车轮子压出来的两道深深的车辙印.楚狂接舆不愿与楚王合作,所以躬耕于家乡.他的妻子到集市中,回来后发现地上的车辙印很深,于是就问接舆,先生年轻的时候不是为了义而不与官府交往吗?怎么到了老了却要忘义了呢?门外车辙印如此之深.言下之意就是有过承载很重的车子来过了.
  可见当时车子经过路面都会留下车辙印痕.那么,古道上是否会由于车辙印很深而形成轨?我们就必须看到实物.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电影在海内外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在那部电影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在青石板道路上古代车子运输的镜头,车轮就在很深的车辙里行走.这一段电影就在今天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井径秦皇古道上拍摄,这条古道保存了秦始皇年代道路的原貌,也可以用来证实先秦时代留下古代的道路原貌.
  在这条秦始皇时期使用过的道路上,有着两条深深的车辙痕,又长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试想一下,当年的交通使用的道路,道路上如果有着两条深深的车辙痕,其他车子如果车轮距离不一样,在这条路上跑就有点困难的,如果相同的车轮距离,就可以将轮子镶嵌在这种车辙中行进,其情况就像今天的火车在铁轨中行走一样,这样才会更快.铁路轨道只是提供了一种轮子借以滚动的外沿边框.而不同尺寸的车辙就很难镶嵌在这两道车辙痕中行路,只有与这两个轮子的距离一样的车,才能够在车辙中快速行驶.这也就是“车不方轨”的意思,车的轨道无法两条重叠.而古人也将轨来作为衡量道路宽窄的标准.经涂九轨,就是说道路宽达九条轨道那样.就像我们今天说的四车道、六车道那样的意思.
  由于车同轨之后,整个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交通运输便利的国家,四通八达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统一的标志.
  公元前220年,始皇帝六国平,而四海一;然后颁布国昭:“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以便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统一以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其中“车同轨”即规定了车轮子的大小尺寸,还规定了道路的建设标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朝统一中国后,即下令修建从秦都咸阳到连接原六国都城的道路,把六国牢牢的和秦国联系在一起,这种道路时称“驰道“,即“大道”的意思,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国道,除此之外,秦始皇还规定,驰道上每隔五丈要种一棵松柏.
  万没有想到,不仅中国之国道源自始皇帝始,而且中国道路之绿化也自始皇帝始.
  可见,所谓伟烈丰功往往建立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小事上“
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传统史书上用来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一般论者都将这段话算在《史记》中的记载.不过近来也有人指出,这段话源出自《礼记��中庸》,说的是秦统一以前东周的社会状况,是形容理想中的西周王朝的大一统社会的情况.考《礼记》这部书是在秦始皇之前的东周时代的典籍,据说作者是孔子的儿子子思所作,那么其年代也大概在东周时代,距离秦始皇剿灭六国、统一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此而来,学者认为这笔帐不应该算在秦始皇头上.也就是说,并不是秦始皇才开始书同文,车同轨,更早的东周时代已经开始了这项统一中国的事业,这是很有见地的.
  但是本文无意就谁先提出“书同文,车同轨”的说法,而是想研究一下究竟“车同轨”同的是什么意思.因为长久以来,小学训诂学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学界,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所谓歧义纷呈,莫衷一是.但是一般人由于历史的偏见,没有联系具体实物进行考证,使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始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含义虽然在某论者中认为是清楚了,但是这些见解混杂在历代典籍中,不为世人所知.我想从小学训诂的角度,并结合目前还存在的周秦时代的历史实物来研究一下,“车同轨’的“轨”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后人要将“车同轨”作为统一中国的一项伟大功绩和一项标志?
  正如有的论者指出,“书同文”是很容易理解的,文就是文字,书是书写,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书写使用同一的或相同的文字”.联系到秦始皇年代的战国时代,六国文字的风格、笔画都有所不同,可以想见当时中国各地没有一种比较统一的文字,一般说来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统一文字的工作,后来就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小篆、隶书、正楷,这就为中国文字的统一打下基础,从此中国的文字就基本上是在统一的形体之下演变了.
  但是“车同轨”究竟是同什么?为什么后人也要将此作为一种统一中国的象征?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要解释“车同轨”这三个字的含义,关键是要理解“轨”的含义.
  考历来关于“轨”的典籍中的各种注解,有这么几种说法;1,轨是车的两轮之间的空档.这个见解是清朝训诂大家段玉裁提出来的.轨,《说文解字》;轨,车彻也.从车,九声.段玉裁注曰;彻者,通也.谓舆之下,两轮之间空中可通,故曰车彻,是谓之车轨.轨之名谓舆之下隋方空处.老子所谓当其无,有车之用.
  作者案:此处的“彻”,应该是写作繁体字的彻,这是说文的原文.段玉裁认为彻是车子的底部,位于两轮之间的空挡部位.
  2,同时代的另一位国学大师朱骏声不同意段玉裁的说法,他认为轨是两轮相距之间留下的痕迹.也就是留在道路上的痕迹.他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段氏玉裁欲据《国策��齐策》、《吕览��勿躬》、《淮南览冥》高诱三注,训彻谓两轮之间,车舆之下空处,殊误.”他认为,轨,应该解释为“迹”,也就是车轮留下的轨迹,引申为车道.朱骏声引《广雅��释诂》三:轨,迹也.释室:轨,道也.《考工��匠人》:经涂九轨.注:轨谓辙广.《齐策》车不得方轨.注:车两轮间为轨.
  作者案:朱骏声认为轨是谓两轮间相距之留在道路上的痕迹为轨也,也就是车辙之间的距离.
  3,按照今人一般的说法是,轨就是道路,“车同轨”,就是行车使用同一宽窄的道路.今天很多中小学教材和普及读物都是如此说.例如流传很广的《中华五千年》一书中说: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第三种讲法因为不了解轨字的真正含义,就把两个轮子的距离和道路综合起来解释,有点模棱两可.按照该书的作者的理解,两个轮子的距离相同,那么使用的道路的宽窄也就一定相同了.于是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顺便也就将中国各地道路的宽窄也统一了.轨就成了道路.这就是今人对于秦始皇车同轨功绩的解释.那么,车辆不同,道路的有宽有窄,对于统一国家有什么妨碍呢?秦始皇统一了道路的宽窄,就是统一中国的标志吗?
  综合上述三种不同说法,我们要问,究竟车同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将车同轨跟书同文并列而成为中国统一的象征?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道路的宽窄?四车道和两车道应该都可以同时存在的,道路有宽有窄,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修筑的,何必花大力气把道路给统一起来呢?道路一样宽窄就表明国家统一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各地的道路还是不一样宽窄的,难道就不统一了吗?可见道路宽窄并不是统一的标志.
  要了解车同轨的真正意思还是要从实物上去做了解,田野考察是不可少的.
  实际上“轨”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铁轨的轨的含义,是可以将车轮套进去的两条“轨”,这个轨字,保留了古代的含义,而且这一轨字几乎无法用其他文字来解释,也就是说轨的这种道路装置的含义无可代替.
  那么为什么争论了那么长时间,就不知道轨的含义了呢?主要是清朝到现代争论的学者没有或者已经无法看到古代道路上的真正的“轨”,而且,按照今天铁轨的含义去理解轨,我们也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根本没有铁轨,也没有在轨道上跑的车,我们怎么会用轨来指轨道呢?
  这就必须要从中国当时的制造车的规则说起.
  古代的车是用木制成的,车轮也是木制,为了使车轮耐用,必须在木轮的外周箍上一层铁,为的是让车轮经得起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这样的车轮与泥地或石板路的长时间摩擦之后,会在泥路上或者石板路上磨出一道深深的沟痕,这就是车辙,这种车辙的痕沟越来越深,使得后来的车,只要将两个车轮压在这两条车辙里,走得就非常快,反之,如果车轮套不进这两条车辙,就会崎岖不平.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国家,尤其是战国时代的七个国家在制造车子的时候都用自己的一套车轮,并有意将自己国家的车轮之间的距离与他国不同,为的是在运送辎重尤其是在运送军用物资的时候,不会被其他国家有侵略的方便.而车轮距离的不同,车辙宽度的不同,其他国家侵略进来,就会碰到一个运送的麻烦,车辙距离不同,轮子在路上运动受到阻碍,成为抵抗其他国家入侵的一个有效工具,他国军队的车子就不便于在本国行驶.这种车辙,这种可以将车轮套进去行驶的车辙,就是轨.
  《韩诗外传》卷二有一段话颇可玩味:
  楚狂接舆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赉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妻从市而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轶,何其深也!”
  作者案:此处的车轶,同车辙,也就是古代车轮子压出来的两道深深的车辙印.楚狂接舆不愿与楚王合作,所以躬耕于家乡.他的妻子到集市中,回来后发现地上的车辙印很深,于是就问接舆,先生年轻的时候不是为了义而不与官府交往吗?怎么到了老了却要忘义了呢?门外车辙印如此之深.言下之意就是有过承载很重的车子来过了.
  可见当时车子经过路面都会留下车辙印痕.那么,古道上是否会由于车辙印很深而形成轨?我们就必须看到实物.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电影在海内外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在那部电影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在青石板道路上古代车子运输的镜头,车轮就在很深的车辙里行走.这一段电影就在今天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井径秦皇古道上拍摄,这条古道保存了秦始皇年代道路的原貌,也可以用来证实先秦时代留下古代的道路原貌.
  在这条秦始皇时期使用过的道路上,有着两条深深的车辙痕,又长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试想一下,当年的交通使用的道路,道路上如果有着两条深深的车辙痕,其他车子如果车轮距离不一样,在这条路上跑就有点困难的,如果相同的车轮距离,就可以将轮子镶嵌在这种车辙中行进,其情况就像今天的火车在铁轨中行走一样,这样才会更快.铁路轨道只是提供了一种轮子借以滚动的外沿边框.而不同尺寸的车辙就很难镶嵌在这两道车辙痕中行路,只有与这两个轮子的距离一样的车,才能够在车辙中快速行驶.这也就是“车不方轨”的意思,车的轨道无法两条重叠.而古人也将轨来作为衡量道路宽窄的标准.经涂九轨,就是说道路宽达九条轨道那样.就像我们今天说的四车道、六车道那样的意思.
  由于车同轨之后,整个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交通运输便利的国家,四通八达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统一的标志.
  公元前220年,始皇帝六国平,而四海一;然后颁布国昭:“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以便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统一以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其中“车同轨”即规定了车轮子的大小尺寸,还规定了道路的建设标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朝统一中国后,即下令修建从秦都咸阳到连接原六国都城的道路,把六国牢牢的和秦国联系在一起,这种道路时称“驰道“,即“大道”的意思,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国道,除此之外,秦始皇还规定,驰道上每隔五丈要种一棵松柏.
  万没有想到,不仅中国之国道源自始皇帝始,而且中国道路之绿化也自始皇帝始.
  可见,所谓伟烈丰功往往建立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小事上“
相关标签: 高一 必修 历史 认识 政策
相关问答